常卫萍,女,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教授。曾经担任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院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大学英语混合课堂作为研究领域,成功进行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发表论文12篇,参与建设国家级以及其它省部级课题21项,主编与参编教材7本。
2012年主持完成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的阶梯式培养路径研究》。
2014年主编完成《新航标职业英语 实用英语核心语法》,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主持完成2015-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转型研究——听说课程体系建设》。
2017年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外语教育研究2017年度专项重点课题《高职公共英语听说课程生态化体系探索》。
2017年主持院级教学团队通过学院验收。
2018年荣获院级“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荣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外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酒店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试点研究》
2021年荣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英语学科专项课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行业英语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究-以酒店英语为例 》。
2023年主编完成《新航标职业英语 实用英语核心语法》(修订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褚菁玉,女,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现担任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院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大学英语混合课堂作为研究领域,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发表论文6篇,参与建设省部级、地市级课题课题17项,主编与参编教材七本。
2012年12月参与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的阶梯式培养路径研究》。
2014年8月参与编写教材《新航标职业英语 实用英语核心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年8月,编写教材《英语》,副主编,北京出版社。
2015年6月主持院级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立体化自主学习教学管理模式探究》,已结题。
2015年7月,编写教材《外贸英语函电》,副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发表论文《英语教师科研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评《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北大核心,《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9月,主持编写《实用商务英语写作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年6月,发表论文《从《名利场》看英国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北大核心论文,《语文建设》。
2018年6月主持院级课《“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职业本科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已结题。
2019年10月,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首府地区高职高专英语立体化自主学习教学管理模式探究》,已结题。
2021年2月,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下职业院校大学英语“三教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已结题。
2023年,主持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已结题。
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内蒙古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1年获“2021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作品二等奖。
2024年“外研社 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演讲赛内蒙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
唐敏,女,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获得英语和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语言学(翻译方向)硕士学位。现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师,至今已从事公共英语教学十五年。
分别于2013年、2014年、2015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英语周报杯”英语作文大赛最佳指导奖;
2016年至今多次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2016年至今公开发表省级期刊论文十篇;
2018年发表北大核心论文“浅谈功能主义视角下茶文化的翻译策略”;
2019年出版专著《信息化时代下英语教学与自主学习研究》;
2020年获得“英语口语测评大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0年获得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2021年辅导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决赛三等奖;
2022年辅导学生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 ”职场英语挑战赛演讲大赛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
2022年参加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省级特等奖;
2022年参加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全国二等奖;
2024年辅导学生参加“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英语组高职综合能力赛项银奖。
王莹洁,女,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骨干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大学英语混合课堂作为研究领域,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建设省部级、地市级课题15项,主编与参编教材三部,专著两部。
2014年9月参与编写教材《英语》,北京出版社出版;
2015年6月参与编写著作《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译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年7月参与编写教材《实用商务英语写作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年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2018年11月主持市社科联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跨境电商语言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2018年获院级“骨干教师”称号;
2018年12月参与编写著作《互联网技术与英语教学研究》,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2019年11月主持市社科联课题《呼和浩特地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听 说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外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3+2”本科职业教育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1年申请并立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大数据时代高职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1年8月参与编写教材《新航标职业英语 实用英语核心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怡琼,女,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骨干教师。曾经担任外国语学院学生科副科长兼团总支书记、学团科科长。从事俄语教学的过程中,以翻转课堂、语言文化对比作为研究领域,进行了大学俄语、二外俄语语言文化教学;发表论文13篇,参与建设课题6项,主编与参编专著2本。
2010年获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第二届外语类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1年、2013年、2016年、2022年、2024年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6年获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2018年9月主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二外俄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已结题。
2018年11月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本土文化导入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研究》,已结题。
2019年获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9年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2019年10月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首府地区汉族大学生三语(俄语)语音习得机制研究》,已结题。
2022年获院级“骨干教师”称号。
2024年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薛先,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专业,2017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基于“新媒体”以大学英语立体化课堂作为研究领域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两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主持及参与建设省部级以及其它课题14项,参编教材两本。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才杯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高教社杯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等竞赛并多次获奖。
2013年、2015年、2019年荣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2016年主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公共英语听说课程与职场环境相结合的改革研究”;
2019年主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图式理论视角下公共英语听说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
2019年主持呼和浩特市社科联课题“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机制研究 ”;
2019年主持呼和浩特市社科联课题“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机制研究 ”;
2019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外语教育专项课题“全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堂优化研究”;
2020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英语学科专项课题“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升公共英语听说应用能力研究”;
2024年主持横向课题“建筑工程行业英语文献翻译技巧研究”。
耿燕,女,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任教以来,发表论文7篇,主持课题2项,参与建设国家级以及其它省部级课题5项,参编教材3本。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014年8月参编完成《新航标职业英语 实用英语核心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7年11月主持完成校级课题《基于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2017和2019年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9年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12月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英语学科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酒店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年荣获2021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外语微课大赛内蒙古自治区二等奖;
2022年和2024年分别获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周华,女,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同年八月就职于呼市教育学院外语系。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曾经担任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科长、办公室主任。从事多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参与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发表论文3篇,参与建设省部级、市级、校级课题五项项,参与修订教材一本。
2007年9月获呼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荣誉,2008年6月获学院第三届教学竞赛优秀奖荣誉,2009、2010年获学院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2010年6月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2018年6月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2021年1月参与修订《新航标职业英语 实用英语核心语法》第二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赵莹,女,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1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应用语言学。发表论文7篇,主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1项,参与建设省部级课题6项,院级课题1项。出版独著一本,参编教材一本。参与学院重点建设项目3项。
2010年获全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评一等奖;
2012年获全国第八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课例选评一等奖;
2012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020年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内蒙古赛区复赛指导教师二等奖;
2020年获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内蒙古赛区复赛公共英语组指导教师二等奖;
2021年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外语微课优秀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作品一等奖;
2021年获“2021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交流活动”全国优秀作品二等奖;
2022年获“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写作大赛,内蒙古自治区指导教师三等奖;获“批改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指导教师优秀奖;
2022年8月主编《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研究》一书,独著,吉林摄影出版社;
2024年指导学生获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英语组高职 综合能力赛项银奖。
沈洁,女,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专业。2019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取MPA学位。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曾经担任外国语学院19级英语教育专业班主任,院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学,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建设国家级以及其它省部级课题,参编教材2本。
2018年9月发表论文于青年时代 《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的应用》;
2019年主持校本课题: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的研究。同年,参与内 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
2020年参与校本课题《直线与曲线翻译》;
2020年10月发表论文于山海经教育前沿论文《英语自然拼读在高职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2020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三等奖;
2021年获得全国翻译大赛二等奖。
谢牡丹,女,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从事大学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发表论文6篇。
2017年9月发表论文《日语教学网络资源建设探析》《黑龙江科学》第八卷、第十八期;
2018年12月发表论文《试析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教育》;
2019年7月发表论文《翻转课堂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科研》;
2020年3月发表论文《试论网络资源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人物画报》;
2021年7月发表论文《思政教育在高职日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合探索》《中文信息》;2022年11月发表论文《从茶文化视觉分析日本茶道文化的审美》《教学与研究》;
2024年主持参与学校横向课题《液压油管性能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研究》;
2021年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24年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王彬,女,内蒙古通辽市人,2006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专业,本科。2011年获得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助教。
2016和2019年分别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8年参与了“十三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已结题;
2020年7月发表论文《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年10月发表论文《“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1年参与外语专项课题《基于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研究》已立项。
董亚红,女,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助教。
2018年和2021年分别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
2021年发表论文《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应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已结题)。
范国莉,女,中共党员,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英语教师,讲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从事高校教育多年,承担过《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英语听力》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英语教学及学生管理的经验。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主持或参与建设省部级、地市级及校本课题共11项。参编图书1本。
《交际教学法与英语教学》2008年12月发表于《语文学刊》
《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作用》2008年12月发表于《文苑》
《网络环境下提高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4月发表于《课程教育与研究》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口语现状及对策研究》2018年9月发表于《校园英语》
主持或参与建设省部级、地市级及校本课题及参编图书:
2022至2023年市社科联项目课题主持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首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编号:2022SK-08
2019至2020年市社科联项目课题主持人:《创新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编号:2019SK-110
2018至2019年市社科联项目课题主持人:《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宣传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地区高校为例 》 编号:2018SK-107
2014年校本课题主持人:《网络环境下提高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2021年自治区级课题组成员之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升公共英语听说应用能力研究》编号:WY2020030-C
2021至2022年市社科联项目课题组成员之一:《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及实践——以呼和浩特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编号:2021SK-21
2021至2022年市社科联项目课题组成员之一:《提升呼和浩特城市人口规模对策研究》编号:2021SK-08
2018年 校本课题组成员之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研究》
2018年校本课题组成员之一:《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5年 校本课题组成员之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2014年校本课题组成员之一:《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英语教师的调查》
《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翻译写作教程》 2015年8月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编者
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翻译赛(英译汉组)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竞赛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第四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第二届“中外传播杯”大学生英语翻译汉译英组大赛全国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第二届“中外传播杯”大学生英语翻译汉译英组大赛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第三届“中外传播杯”大学生英语翻译英译汉组大赛全国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第三届“中外传播杯”大学生英语翻译汉译英组大赛全国二等奖指导教师。
郭俊英,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双师型教师。先后讲授《大学英语》、《商务综合英语》、《航空服务英语》、《英语翻译》等课程。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高职英语教学作为研究领域,进行了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
撰写教材《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翻译与写作教材》,专著《英汉互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专著《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多维解读》;
主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英语教师的调查”2018(已结题);
主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研究”2019(已结题);
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2020(已结题);
参与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2021-2022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已结题);
参与校本课题《网络环境下提高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结题);
发表论文《借助线上平台的POA理论在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研究》;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器》)一项。
云雅娟,女,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人,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主要承担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学工作。
科研论文:
2015年12月发表论文《浅谈<蝇王>中的女性缺席现象》,《语文学刊》。
2020年11月发表论文《微课模式在大学英语四级教学中的应用》,《海外英语》。
2021年3月发表论文《语篇分析模式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运用——散文《落花生》英译语篇的质量评估》,《教育与实践》。
2022年12月发表论文《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宣传英译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教育与实践》。
2023年1月发表论文《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中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
2024年4月发表论文《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新核心高职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科学新生活》。
大赛获奖:
2020年在首届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非翻译专业组)中荣获全国决赛二等奖。
2021-2022年第一学期“就业创业指导课微课大赛”二等奖。
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翻译赛(汉译英组)三等奖指导教师奖。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中获得高职高专组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奖。
2024年第三届“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奖。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奖。
杨晓丽,女,中共党员,新疆哈密人,2006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领域,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发表北大核心论文2篇,专著1部,参与建设省部级、地市级课题10余项。
教学风采:
2015年7月,独立发表论文Difference in General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amous Dramatists during English Renaissance,《校园英语》。
2015年6月,参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文化体验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
2016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 第七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获“公共英语组”三等奖。
2017年4月,指导学生参加“京师杯”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内蒙古地区复赛,获“三等奖”。
2017年6月,主持院级项目《全纳性合作学习服务于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研究—以空乘专业为例》,已结题。
2017年11月,发表北大核心论文《基于网络多媒体茶叶英语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福建茶叶。
2018年2月,发表北大核心论文《大数据背景下茶文化思维对英语课堂词汇记忆与学习效率分析》,福建茶叶。
2018年2月,参与省部级项目《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已结题。
2018年4月,发表专著《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与创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发表论文《全纳性合作学习服务于高职空乘专业英语培养目标的策略》,并获得“优秀论文”称号。
2018年9月,参与省部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途径研究》,已结题。
2018年11月,主持市级课题《内蒙古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全纳性合作学习研究》,已结题。
2019年11月,主持市级课题《内蒙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与提升方法研究》,已结题。
2020年6月,发表论文《内蒙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与提升方法研究》。
2021年9月,获“2021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作品二等奖。
2022年10月,获“2022年外语课程思政省级优秀教学案例”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
李靖,女,中共党员,呼和浩特武川县人,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大学英语混合课堂作为研究领域,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发表论文9篇,参与建设省部级、地市级课题课题3项,主编教材二本。
教学风采:
2015年6主持院级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已结题。
2015年8月,编写教材《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翻译写作教程》上、下册,第一编者,北京出版社。
2015年11月辅导学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英语周报杯”英语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18年9月主持院级课题《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已结题。
2019年11月,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探究及实践—呼和浩特地区高校为例》,已结题。
2021年5月发表《农业科技英语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书评,北大核心,《食品工业》。
2021年12月,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及实践—以呼和浩特地区高职院校为例》,已结题。
2022年10月发表《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书评,北大核心,《语文建设》。
2023年6月教师业务能力比赛获优秀奖。
2023年7月被评为优秀教师。
2023年8月获“2023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作品三等奖(个人赛)
2023年9月主持自治区课题《数字化及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专业英语实践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究》,已结题。
李艳茹,女,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笔译硕士学位。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双师型教师,200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英语笔译二级证书,2022获得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
2020-2021年带领团队获得首届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非翻译专业组)东北大区赛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
2020年9月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自治区二等奖;
获得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20、2022年度优秀教师;
2016年获得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第八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2009-今共发表《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笔译课程设计与开发》等6篇论文,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共5项,其中2018-11-2至2019-6-30完成的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18SK-125)获评"优秀课题";
2019年-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包括2022年第一届、2023年第二届“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二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竞赛英译汉组省级一等奖、2022年第二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三等奖、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决赛(内蒙古自治区赛区)三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英语专业组省级二等奖等。
鲍砚春,女,蒙古族,199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曾经担任英语教育教研室主任,从事英语教育专业综合英语、写作、教学法等课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以英语教育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改革作为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并获奖。
主持并参与的课题:
2012年参与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的阶梯式培养路径研究》
2014年主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的阶梯式培养路径研究》
2015年参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立体化自主学习教学管理模式探究》
2017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课改 《基于MOOC的高职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
2018年参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关于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2019年参与课题《“互联网+”背景下“3+2”本科职业教育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9年参与课题《全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堂优化研究》
教材编写:
副主编 《新航标职业英语实用英语核心语法》,2013年8月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 《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辅导大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2024年“中国教育电视台 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演讲大赛全国决赛指导教师三等奖
2024“外研社 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英语组高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金奖
2023“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演讲大赛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辅导教师一等奖
2006年,2007年第三、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内蒙古赛区均获得辅导教师一等奖
2007年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总决赛 辅导教师三等奖
胡文艳,女,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发表论文12篇,主持并参与建设地市级、院级课题三项,参与编写教材专著等共三部。
2016年6月,参与编写教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6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级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7年5月起,参与建设院级优质网络课程《综合英语》,已通过验收;
2017年6月,发表论文《地理常识在英美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北大核心论文,《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年7月,参与编写专著《当代高校英语教育方法与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9年5月起,参与建设《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已通过验收;
2019年9月主持院级课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已结题;
2019年10月,主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功能对等视角下公共标识英译的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已结题;
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0年8月,参与编写专著《现代英语教学法及其生态学视角探究》,中国商务出版社;
分别于2016、2018、2020年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闫瑾,女,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专业,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讲师。从教以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1篇收录于SCI高水平学术论文。主持及参与多项市级和省部级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多次获奖。
2015年3月发表论文《浅谈商务英语互动式口语教学》于《快乐阅读》杂志
2015年5月发表论文《高职院校酒店情景英语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于《亚太教育》杂志
2018年9月发表论文《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于《求知导刊》杂志
2018年参与课题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已结题。
2019年10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创新路径探析》,已结题。
2019年12月发表论文《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于《教育前言》杂志
2020年主持市级课题《内蒙古地区大学英语教育与培训学校效果比较研究》,已结题
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2023年参与自治区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期高职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已结题
2024年发表论文《Clinical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Model CombinedwithShuyishan in the Treatment of Students with Depressive Sleep Disorder》于《Indi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收录于SCI。
赵丽娟,女,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十余年,教学效果显著。发表论文8篇,主持和参与多项自治区级课题。
教学风采:
2017年获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内蒙古赛区特等奖,全国三等奖。
2020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2020年12月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全国二等奖。
202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
2019年11月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服务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23年9月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期高职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王勇,男,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1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现任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助教。
2016,2023年获得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2020年获得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翻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3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一等奖;
2024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