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阶段、定制式”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07月14日 00:54  点击:[]


        与华为技术第三方济南博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案例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也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市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的需求,我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依据各专业特点,对行业企业考察调研,选择市场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紧迫、薪资高的岗位进行定制合作,签订“定制式”校企合作协议。 

 2015年,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华为科技集团委托第三方服务企业“济南博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开展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规划与就业的专业建设方案。并在2013级、2014级、2015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班实施“定制式”教学管理,2015年至2017年制定了“双师素质”青年教师培养的新机制,取得很好效果。

制定“三阶段、定制式”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规划,重点是学生职业信念培育;这一阶段我们把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引入课堂教学,新生入学教育聘请合作企业的知名专家宣讲,把企业文化、行业需求、职业技能、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通过自身案例讲解,企业文化分享,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选择的专业,对将来要选择的职业进一步认知,建立职业信念。第二阶段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重点是学生职业知识技能训练;这一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由学院专任教师讲授,行业新知识新技能由企业工程师入学院课堂讲授,并通过课程集中实训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对行业企业需要的最新的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确定职业方向。第三阶段是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习惯养成教育;这一阶段参加“定制班”的学生通过在合作企业四个月的顶岗实习,全部获得华为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培育团队协作精神,了解企业文化,按照行业企业对职业需要培育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对口就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3级44人,定制生32人,2014级50人,定制生36人,2015级56人,定制生41人。定制生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100%,起薪在4800元以上,平均起薪达5158.33元,远高于同届毕业生,是全院毕业生平均起薪的2.4倍,同时他们的就业质量高,一毕业即进入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且能直接上手,无需二次培训,因此也得到企业的高度好评。

制定“双师素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依据“定制式”的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网络技术教研室的每个老师选定一门最新知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利用假期到合作企业进行1-4个月的学习或锻炼,参加企业培训与项目开发研究,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并考取华为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担任“定制班”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技能训练课程。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经验,掌握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学院的教学与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校企深度合作师资培养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1、深入企业学习、锻炼:2016年和2017年暑期7、8月与济南博赛网络公司合作派6名老师到企业参加培训,并获得华为数据通信和云计算技术中级认证(CCNP)。派1名老师到济南博赛网络公司挂职锻炼,考取华为数据通信高级认证(CCIE)。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与锻炼,提供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依据课程教学需要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编写核心课程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2、引进企业讲师入课堂讲授专业技能实训课:在第2、3、4学期都有30课时专业核心课程的集中实训课,邀请合作企业讲师授课,并组织校内专任老师听课学习。课堂管理和考核方式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并逐步制定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考核体系。

“定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也使教师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每年暑假或寒假都选派多名骨干教师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和挂职锻炼,使教师对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人才需求现状有了最直接的了解,使教师队伍结构逐步适应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要求,打造出了一支双师素质比例高、双师结构合理的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

高职高专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校期间要特别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的培养。而学生技能竞赛内容就是要选定对培养职业行为能力有关键作用的项目,从而使竞赛融入整个高职高专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理实一体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间实训、实训周、竞赛、考证、顶岗实习)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突出实施项目教学,紧密结合竞赛内容和评分细则,在日常教学中就为参加竞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又使竞赛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

职业技能竞赛能够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推进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院校积极寻求行业、企业在技术、设备、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实现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近距离”对接,努力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推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能言传又能身教,以自身高超的技艺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推动高职高专院校技能训练激励机制的形成,树立典型和榜样,能调动广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谋业、创业能力;推动学生的就业工作,展示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技能水平,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的成就,向企业用人单位宣传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状况,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专业学生参加2015、2016、2017年度自治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学生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赛项选拔赛,并获得:“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2015年度二等奖、2016年度一等奖、2017年度三等奖;“云计算技术应用”赛项2015年度一等奖、2016年度二等奖、2017年度三等奖;“信息安全与管理”赛项2015年度二等奖、2016年度二等奖。

 

 

                                   计算机信息学院

                                      201903

 

上一条:专业人才共育机制 下一条:校企合作协议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