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呼和浩特市校企协园联动发展“跨境电商+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暨创新发展战略对话会在呼职院隆重召开
首届呼和浩特市校企协园联动发展“跨境电商+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暨创新发展战略对话会,于2018年10月17日上午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隆重召开。
本届高峰论坛由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呼和浩特市经济学会,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内蒙古通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呼和浩特市四众职业培训学校、内蒙古电子商务促进会、呼和浩特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协办。
本届高峰论坛邀请了中央组织部“一带一路”专家咨询团成员,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曙光;政府跨境电商智库专家,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跨境电商考试项目首席专家王德力;四川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一带一路(澳门)电子商务联盟副主任刘轶华三位专家到会。
参会人员有内蒙古通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付长青先生、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代表、中小企业代表、呼市地区部分高校代表、呼和浩特市经济学会会员以及呼职院经法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领导和相关专业教师。
本届论坛首先由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红致辞。曹院长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给予本届论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表示感谢。
曹院长谈到,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借助通讯技术的最便捷、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在全球方兴未艾。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跨境电商校企协园联动发展”的格局,并已初步辐射到了各产业领域,正在助力地方中小微企业走出去战略。
2018年7月13日,呼和浩特市被国务院列为22个“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之一。发起和主办本届“高峰论坛”的目的,在于探索呼和浩特地区高校、企业、协会、园区联动发展跨境电商的新模式,探究各自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分工,建立促进该产业顺利发展的联动机制,引入专家、服务商为中小微企业的走出去战略铺路搭桥。
作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要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学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物流、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都能和本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对接,形成“校企协园”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今后,在专业调整、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要更加积极地配合政府参与联动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服务中小微企业走出去战略。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的内蒙古通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付长青先生致词。王德力、刘轶华两位智库专家分别做了题为《跨境电商国际国内环境分析》和《人工智能+跨境电商将为呼市带来什么》的发言。
学院与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举行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签约仪式,曹红院长与通研董事长付长青先生出席签约仪式。还举行了“跨境电商创业实践基地”和“跨境电商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的揭牌交接仪式,呼职院经法学院院长嘎日迪与通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丽为仪式揭牌。本届论坛由呼和浩特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廖飒主持。
下午召开了《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专业建设研讨会,三位智库专家与经济学会部分会员,经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领导、教师、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对话与交流。
本届论坛为呼和浩特市校企协园联动发展“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成果颇丰,达成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上的难题,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为推动呼和浩特市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代表们建议,今后要不断壮大论坛规模,吸纳更多相关领域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争取把论坛办成首府的品牌论坛,为呼和浩特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做大做强建言献策,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相关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证。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市经济学会
2018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