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信息管理中心立足职责和岗位,聚焦学院师生的信息化服务、管理、教学方面的需求,结合申报国家级数字标杆校工作,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有机融入学院数字化转型工作中,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满意的信息化服务。
一、聚焦民生事项,小事见温度
围绕师生的所需所求所盼,信息管理中心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服务工作做细做实,以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设备运维助教学。主题教育整改整治的落脚点放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信息管理中心结合实际,针对学生座谈会中提及的部分教学楼多媒体损坏的问题,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学院多媒体教室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历时一周的全面排查,共发现57处多媒体设备问题,对严重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更换。到目前为止,所有多媒体设备和电脑白板能够正常使用,满足了师生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信息管理中心定期对多媒体设备故障摸底排查,完善多媒体报修流程,提前备足配件,缩短维修周期,提高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学院信息化教学设备正常使用。本学期新增多媒体教室设备43套,其中22间阶梯教室新增智慧黑板,提高阶梯教室的使用率,进一步提升了学院信息化教学水平。
刷脸考勤解问题。本学期学院开展护学安全模式,对校园内部分道路进行交通管制,部分教职工反映个别教学楼考勤机配置不足,上下班打卡成为难题。信息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对学院内各楼宇考勤机进行全面排查,充分考量各处考勤机的使用率,最终确定在艺术中心和南教学楼新增两台考勤机,已于2023年10月1日开始使用,满足了教职工上下班打卡使用的需求。
闸门开放暖人心。学院家属区与教学区距离较远,随着天气的转冷,教职工上下班步行通行不便的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在小南门(位于10号11号学生公寓之间)安装滚闸门,并与学院安防系统数据同步,师生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出小南门,在解决教职工通行的同时确保学院校园安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信息管理中心从广大师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于在调研中出现的涉及信息化服务方面的问题,逐个落实、逐项整改,切实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信息化的获得感。
二、紧扣信息化建设,落实见力度
主题教育整治整改工作紧扣学院信息化建设实际,才能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流程优化助力业务管理再升级。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服务大厅流程再造业务,根据各处室提出的申请,经过不断沟通,优化设计,今年共更新服务大厅流程77项,新增“码”上监督、美术馆艺术工坊线上预约等9项新业务流程,提升了师生的办事效率,实现大多数业务在服务大厅审批,《软件运维全过程管理体系实践》还获得了教育部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典型案例,自治区共有三家单位入选,我院是高职唯一入选案例。目前所有业务流程建设已全部按时完成,且正常使用,为各部门的数字化办公做好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巧借培训助推教师信息化素养再提升。为了进一步推进学院信息化赋能教学工作,充分提高教学效果,2023年春季学期,学院新建智慧教室6间,并于本学期正式使用。为了让教师快速掌握利用智慧教室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方法,信息管理中心本年度组织了四次多媒体设备和智慧教室设备的使用培训,并于2023年10月18日将智慧教室多媒体设备及平台使用教程发布在学院信息管理中心网站,方便教师随时学习。2023年12月初,邀请清华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周潜博士,为老师们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征与对策》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宣传教育助力网络安全意识再增强。目前,高校师生普遍存在网络安全防护的意识不足的问题,对个人信息的安全和校园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信息管理中心认真制定活动方案,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标语、电子屏循环播放网络安全知识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学院师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重点就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预防个人信息泄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讲解,同时联合呼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进行网络安全和反诈骗宣传,拍摄的反诈骗宣传片《反诈三句半》获得了教育厅全区校园安全教育作品二等奖,进一步营造全院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监督电话
信息管理中心:3822272
整改整治组:52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