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
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管理 > 正文

计算机信息学院毕业设计章程

2009年06月17日 00:00  点击:[]

 

计算机信息学院毕业设计章程

 一、毕业设计的任务

1、毕业设计的意义。

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运用所学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的科学研究基本训练。通过此项活动,可以巩固、加深和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中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观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会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向工作岗位过渡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也是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毕业设计的要求

    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解决生产技术(或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查阅文献等)的能力,实验研究的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明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③收集加工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④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3、毕业设计工作由系根据本系的特点自行组织安排

    4、毕业设计主要任务

    ①制订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②成立系毕业设计指导组;

    ③选派指导教师;

    ④审定设计选题;

    ⑤组织学生、指导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

    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⑦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毕业设计答辩;

    ⑧评选优秀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组织召开毕业设计报告会;

    ⑨审定毕业设计成绩。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及工作程序管理

    1、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点和教学、科研、应用实践三结合的原则,选题要有综合性、前瞻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简单重复。题目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设计选题由系提出目录,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统一审定。

    2、选题内容一般不超过专业教学大纲,做到一人一题。题目的大小和难以程度要适当,工作量要饱和,能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对于大的课题可以分解为若干子题目,由若干学生去完成,但要有阶段性成果。

    3、对于选择历届重复题目,应在往届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对于选择横向重复的题目,应要求不同学生在内容、思想、方案或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差异。

    4、毕业设计题目应当经系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题目的深度和广度、工作量的合理性及题目结果的预测性。选题必须经系主任同意审批后执行,并报教务处备案。

    5、应在第5学期17周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的题目(含题目说明、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简介),由学生、指导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各系综合学生、指导教师选择结果,进行协商后,18周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课题内容,课题任务要求,主要参考文献,工作计划表。毕业设计任务书由分管教学院领导签发,并报教务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修改,特殊情况需变动题目、指导教师,按调整教学任务方法办理。

    6、毕业设计需要使用系机房或实验仪器设备的,指导教师应事先提出申请计划。

7、毕业生在第6学期5周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开题报告,在认真完成了开题报告以后,才能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1、毕业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由业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系主任聘任。

    2、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5人。

    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①认真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6学期4周前);

    ②指导学生做好设计或实验的准备、查阅文献和收集、分析资料,写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③指导学生认真写出开题报告(第5周前);

    ④审定毕业设计总体方案;

    ⑤指导学生设计或实验;

    ⑥检查进展情况和进度。

    4、指导方法

    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采用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但每周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启发引导,因才施教,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要认真掌握进度,经常检查协调。

    ②在指导过程中要坚持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认真评阅设计论文或文档,认真书写指导教师评语,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③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

    ④要求学生尊重教师,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自觉遵守和维护技术规程,爱护公物。

    ⑤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因特殊原因必须请假者,1天以内由指导教师批准,1至3天由指导教师领导小组批准,3天以上应报分管教学系领导批准,无故旷课3天以上或设计耽误时间超过毕业设计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能参加毕业答辩或成绩以零分计。

    6、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期完成毕业设计的所有工作,指导教师审查后写出的评语一般应包括:

    ①毕业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及份量是否符合要求;

    ②对所学知识运用情况及独立工作能力的评价;

    ③有所创新的内容;

    ④工作学习的态度;

    ⑤指导教师在评阅后应给出综合成绩。

    四、对毕业设计撰写格式的规范化要求及装订排列顺序

    撰写毕业设计文档(论文),应简明扼要,论证严谨,层次分明,文句通顺,图表清晰准确,工程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字体工整,使用术语要统一。提倡使用计算机绘制各种图形、图表。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书写内容及格式要求(必须按下列次序,用钢笔书写或计算机打印)

    ①目录

    ②内容摘要(200左右的汉字,用中、外文书写,外文在前,中文在后)

    ③正文(应含引言、结论等)

    ④参考文献(或资料)

    ⑤附录

    2、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3、文字、图表要求

    ①文字通顺,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②所有图表用计算机绘制,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③软件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软磁盘)

    ④装订顺序,论文在前,文献综述在后。

    4、文献翻译

    ①外文翻译必须使用钢笔,书写工整。

    ②译文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联系,并需注明详细出处。

    ③译文原文(或复印件)应附在译文后备查。

    ④译文评阅教师对学生译文翻译的准确性、翻译数量以及译文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五、毕业设计评阅

    1、指导教师评阅后的毕业设计在答辩前三天送答辩小组的教师评阅,评阅教师也要认真负责地写出评阅意见和给出评阅成绩。

    2、指导与评阅成绩均及格才能参加毕业答辩。

    3、评阅教师与指导教师意见分歧由答辩委员会主任仲裁。

    六、毕业设计答辩

    1、系设立答辩委员会,由系主任担任答辩委员会主任。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设组长一人。

    2、答辩时间—律安排在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周,系内将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及日程安排向学生公布。

    3、答辩小组应要求学生在答辩前写好自述提纲,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的任务、目的与意义、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成果结论及评价、参考文献及原始资料来源、演示软件等(不超过10分钟)。

    4、答辩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提问内容一般包括: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原理,以鉴别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和评阅意见,综合评定出其毕业设计总成绩,并报答辩委员会,经答辩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同意后方可向学生公布。

    6、若毕业设计答辩不及格,答辩小组应及时通知学生准备补答辩,补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正式通知学生后三天内进行。

    七、毕业设计评分标准

    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分制,其评分标准分别为:

    ①优秀(85分以上):能全面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完成质量较高,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清楚。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独立工作能力较强。书面资料正确、合理、字迹整洁清楚,并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独立见解。能顺利地阅读外。文资料。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简炼,对问题理解较深。

    ②良好(70~84分):能全面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清楚。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书面资料正确、合理、清楚。尚能顺利地阅读外文资料。

    ③及格(60~69分):能完成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不甚清楚或有错误。毕业设计过程中反映出独立工作能力较弱。书面资料没有重大原则性错误。阅读外文资料困难。

   ④不及格(59分以下):未达到“及格”标准者。

   ⑤最后总成绩由指导(权重0.4)、评阅(权重0.3)、答辩(权重0.3)综合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