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 |
经济管理与法学系 |
编号 |
2024年【11号】 |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是学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使用率、完好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科研正常开展。为了加强对精密贵重仪器及大型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根据国家教委有关规定和对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管理要求,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范围
1. 单价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为一般大型仪器设备;
2. 单价在10万元以上或全套设备总价超过10万元的成套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
3. 属于国外引进、属教育部明确规定为精密、稀缺的贵重仪器设备。
二、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验收
认真做好验收工作、保证仪器质量,是仪器设备日后正常运转和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
1. 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应成立验收小组,配备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主持验收工作,对仪器性能质量全面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员和操作员应参加验收工作。
2. 验收小组必须事先做好安装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阅读消化技术资料、制定严格周密的验收方案,准备好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场地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专用工具等。
3. 仪器设备到货后应立即开箱进行实物验收(由外商开箱安装的除外)。仔细检查和记录外部包装的情况及设备表观异常现象;
4. 根据合同和装箱单,认真进行品种和数量清点验收;严格按照合同或说明书逐项进行性能和指标的验收。注意技术指标数据的重视性和稳定性,必要时要连续运转,严格考机;
5. 安装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有数量或质量问题时,验收小组应在索赔前20天,以书面报告交学校,办理商检索赔手续;
6. 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写出验收纪要和验收登记表,详细记述安装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排除故障的措施,指标达到的情况,遗留问题及处理解决办法、保修期限等等,认真填写验收表;
7. 有关的原始资料,包括申请购置的审批件、合同、装箱单、验收纪要、备忘录、验收登记表等,都是大型仪器设备的档案资料。在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由仪器管理人员把上述有关资料整理成册;
8. 在保修期内,仪器设备应充分运转使用,以便及时发现故障,排除隐患;
9. 有培训项目的仪器,其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经过培训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
1.大型精密仪器要求配备有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或教师担任管理人员,人员应相对稳定,若有变动,要认真做好管理方面的交接工作。仪器管理人员职责是:
(1)解决技术问题,维持仪器正常运转。培训和指导上机人员,扩大使用范围;
(2)组织在仪器设备上的各项教学、科研、生产使用任务,不断开发新的功能,使仪器发挥最大效益;
(3)制定仪器管理的规章制度,模范带头执行并督促检查;
2.建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机,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未经考核的人员上机,应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如因违反上述规定而造成仪器损坏、影响性能的肇事者,根据《实训室仪器设备丢失损坏赔偿制度》严肃处理;
3.仪器管理人员要负责建立、保管大型仪器有关的技术档案资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仪器进行定期校验和标定;
4.使用单位要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管理人员要设立使用记录和维护、维修记录,详细记载有关内容。
5.大型仪器设备一律不准拆改或解体使用,确有必要时,须经系报校主管部门审批;
6.大型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组织尽快修复。对较大的事故,负责人(或当事人)要及时写出详细事故报告,由院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查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向学校通报有关情况;
7.确因技术落后等原因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可填写《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处置申请表》,经专家小组鉴定,主管校领导批准,报省教委审批后,予以处置;
8. 经办理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在海关监管期内,不能挪作它用或转移到非教学、科研单位;
9.大精仪器设备要及时建立使用、维护记录制度,填制由设备主管部门统一要求的《精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实训室每学期至少检查和考核一次使用机时数和使用状况。
四、奖励与惩罚
1. 对于能使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率、完好率、出成果、出人才等多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系部将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表扬和奖励。
2.在大型仪器的专管共用、开放使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获得系部内外用户一致好评的个人,将给以表扬和奖励。
3.对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专管共用率差的人员,将进行批评,对一贯不执行专管共用、仪器不发挥效益,造成恶劣后果的,对当事人进行批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