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追寻榜样足迹,共绘北疆新篇”文化传承实践团在“行走的思政课”引领下,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开启第二天的边关研学。此次实践以“青春筑梦边疆行”为脉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卫国戍边教育和送文艺下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接受精神洗礼,为边疆群众送去文化温暖。
边关历史课堂:队史馆里铭记峥嵘岁月
实践团首站来到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队史馆。支队民警阿尔汗为实践团师生讲解。一踏入馆内,泛黄的老照片、布满风霜的巡逻装备以及承载荣誉的证书,仿佛无声的讲述者,诉说着边境管理支队抵御外敌、守护边疆、服务群众的峥嵘岁月。在“零下40℃边境巡防”“暴风雪中救援牧民”等纪实展板前,队员们久久驻足,神情肃穆。张子晨同学眼眶湿润地感叹:“原来每一寸国土的安宁,都凝结着戍边战士的血汗!”这些震撼人心的事迹,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所谓的“岁月静好”,是无数戍边英雄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卫国戍边的精神。


文艺下乡演出:文化盛宴凝聚民族情谊
夜幕降临,“青年戍边情 民族团结颂”文艺演出在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阳山生态广场热闹开演。巴彦淖尔市团委和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公安局相关领导与700余名群众共同观看了演出。学院乌兰牧骑艺术团携手乌拉特后旗委宣传部、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乌拉特后旗公安局以及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共同为边疆群众带来了一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文化盛宴。歌曲《歌颂父母》深情动人,诗朗诵《致敬宝音德力格尔》饱含敬意,合唱《草原上的赛音察戈答》旋律悠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过程中,推普与反诈宣传环节同样亮点纷呈。实践团成员通过互动问答,在欢声笑语中向现场观众推广普通话,有效增强了当地民众的普通话使用意识,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反诈宣传,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反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守护自身财产安全,为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行走的思政课”在边疆的生动实践。呼职学子在卫国戍边教育中筑牢精神根基,在送文艺下乡中传递温暖与关爱,在推普和反诈宣传中提升民众综合素质。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行走的思政课”在边疆大地绽放更绚烂的育人之花。
团 委
202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