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校企合作办到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报告

2019年07月13日 22:58  点击:[]

 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际间工作交流与合作,近日,院校企合作办积极联系内蒙古机电学院,与对方校企合作部多次沟通,并组织机电学院、建工学院,专赴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校企合作工作进行考察交流。现就考察体会向院领导汇报。

一、内蒙机电学院校企合作情况

内蒙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骨干建设三年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内实习实训室建设,同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组建校企合作发展理会,成立了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委员会牵头、行业协会、学院和相关大型能源、冶金企业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理事会共有151个成员单位,组建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水利5个二级专业分会,5个二级专业分会下设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学院内建立)和校企合作工作站(在合作企业内建立),建立了例会制度,组织召开理事会年度会议,形成了良好的 “理事会—二级专业分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站)”的理事会运行模式。

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运行模式突出优势是建立与市场需求联动的专业优化调整机,以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为平台,与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公司共建“高铝资源学院”,与阿拉善左旗政府、腾格里工业园区企业共建政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在理事会的指导和推动下,与理事合作大型企业,共建3 个“校中厂”和9个“厂中校”,

校企合作发展理会建立与运行,提升了校企合作层次,使内蒙机电院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区内大型能源、冶金企业相互青睐,相互寻求合作。并在理事会基础上今年成立了机电职教集团,带动区内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典型特点为:政府牵头,企业广泛参与,校方积极行动。该院的实习实训车间在实实在在地为众环机床厂、河西公司生产加工产品,由教师指导学生做,且为有偿服务。向“以训养训”方向发展。

欣喜看到兄弟学院取得成绩的同时,对我们自身工作有极强的紧迫感、责任感。

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学校找企业、企业找学校、学校引领企业。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目前我院还处于较初级水平。据我们考察,邻居已经处于中级层面。我们在积极寻找企业,与企业紧密联系,使合作项目向深度发展方面二级学院做得还远远不够。

二、我院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目前我院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企业理论上约有140多家,实际每年运作者不多。校企合作内容主要是学生实习实训和半年顶岗实习、及学生就业方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双师建设、订单培养、技术咨询、员工培训、科研开发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合作。

我院已经建立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有:1、机电工程学院引进内蒙北祥橡塑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景煜汽车修理厂,建立“校中企”生产性实训基地。2、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与内蒙古禾源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共建科研基地(马铃薯组培实验室),联合申报科研课题。3、铁道学院与呼和浩特铁路局长期稳定合作,共同培养铁路运输高技能人才。4、计算机信息学院与前沿IT企业联手组建“定制班”,实现高质量就业。5、学院与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在东校区合作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中可精英创业园”。 6、其他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的形式还有:人文与旅游学院与知名酒店、旅行社的合作,在2012年组织召开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主题报告会;师范学院与呼市各幼儿园、小学校的师资培养方面合作;美术传媒与拍卖公司的合作等等。

我院校企合作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研合作、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还很薄弱。校企合作总体水平不高,还处在合作不稳定、不连续、浅层次水平,缺乏机制体制制度保证和约束。有的甚至是为评估凑数字。每年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合作开发课程、开发教材、技术服务、科研合作、员工培训、双师建设等具体项目数据有限,为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方面开展较少。

三、改进建议

 校企合作办成立以来出台了管理办法,带队走访内蒙古二机集团(北方重工)、航空航天六院、大唐托电、蒙草抗旱等大型企业;与托县、如意、鸿盛等工业园区、内蒙工信委、呼市发改委等部门建立了联系,引进中可创业园。分别两次到各二级学院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这次到内蒙机电院的考察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组建呼职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会,充分发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多年办学的良好声誉、优秀的校园文化、以及专业面覆盖广、地区影响力大的优势,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邀请呼市委办局、或内蒙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成立呼职院校企发展理事会,邀请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学校等参加组成。

2、建立专业类别发展理事分会,选取具有组建优势的

专业群先行组建,例如机电设备类、生物化工类、建筑类、旅游管理类等组建专业发展理事分会,特别是师范教育类可直接组建职教集团。建立例会制度,切实发挥校企组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

3、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切实贯彻学院2008年3月发

布的《关于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其附属的相关制度,将校企合作纳入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增设一套符合学院实际情况可运行、可操作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对各二级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目标考核。

4、体制机制上改革,一方面加强机构建设,目前校企

合作办挂靠高职研究所,有一名兼职主任,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人手不够,力量不足。建议增设专门负责领导,增加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工作激励约束制度建设,使此项工作真正有人做,乐意做、必须做。

5、适度增加资金投入,在调研中各二级学院普遍反映,

开展校企合作缺乏资金,在联系企业、开展合作项目都需要资金支持。

6、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提供合作企业介绍、合作项目管理、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信息。

以上是我们考察体会的粗浅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职高专研究所 2014-06-12

 

上一条:校企合作考察报告 下一条:2016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实训情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