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资源库建设实施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

2019年03月25日 12:43  点击:[]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机械基础

适用班级

 

任课教师

 

 

 

教务处编制


课程教学设计审批单

  

编制教学设计

简要说明

 

本课程是铁道机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主笔教师

签名

 

合作团队成员

签名

 

公共课教研组长审核签名

 

公共课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专业负责人

审核签名

 

系主任审核

签名

 

教务处

审批意见

 

 

 

盖章:

 

日期:

主管院长

批复意见

 

 

 

盖章:

 

日期:


               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机械基础

英文名称

Mechanical Foundation

课程代码

 

使用班级

 

授课时间

1学期          第1学期

学 时 数

课程总时数:     180           已完成时数:0

本学期

计划课时数及课时分配

本学期教学课时数                 

180

教学周数

 

周课时数

 

考试考查

考查

对机械的

初步认识

常用工程

材料

常用机构

机械零件

机械传动

 

 

 

 

18课时

39课时

26课时

39课时

40课时

 

 

 

 

10%

21.6%

14.4%

21.6%

22.2%

 

 

 

 

课程类型

选项划(√)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    专业核心课(     )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所选教材名称

 

对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措施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教材编写者需充分领会和掌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要求,并整体反映在教材之中:

1.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为方便组织教学,学生的阶段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内容可独立编册;

3.关于内容的选择:应采用国家最新颁布的机械类相关技术标准,力求反映机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恰当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相融合;

4.关于教材的呈现形式:教材的呈现形式应当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中职学生具有吸引力。需要从中职学生的角度、自主学习的角度和机械基础实际生产的举例方式来表述,而不是沿用成人的方式、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和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来表述,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内容载体要实现陈述、分析、提问的综合运用,文字与插图、实验与练习相互配合,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环境。设计贴近生活的导人和互动性训练等,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编写与主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在习题集中,不但要有计算题,还应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问答题、作图题等多种形式的题目,这些习题应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适应,与主教材对应部分紧密相联,难度不应太大;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后,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出版社及作者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目标

 

本课程是铁道机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分目标

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

5.初步具有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具有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并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适应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

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其它目标

 

 


 

三、授课计划表

课次

学时

单元标题与内容简述

课堂教学模式及上课地点

是否使用多媒体

作业安排

主要知识点、能力点

1

1

18

对机械的初步认识

 

理论课 教室

 

1.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特征及异同点,能描述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之间的关系

2.掌握机器的组成,能区分机器与机构的不同

3.理解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能够区分低副、高副

 

2

2

39

常用工程材料

理论课 教室

 

1.掌握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

力学及工艺性能

2.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

性能及应用,并能根据条件合理选用常用工程材料

3.了解钢铁材料的生产过程

4.掌握热处理的目的、种类及应用,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改善材料的性能

5.了解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应用及特点

6.了解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3

3

26

常用机构

理论课 教室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

本类型及应用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

判定方法,能准确判定铰链四杆机

构的类型

3.掌握凸轮机构,能区分凸轮机

构的类型

4.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

歇性运动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

及应用

4

4

39

机械零件

理论课 教室

 

1.了解轴的分类和应用特点:掌

握轴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

2.掌握轴承的类型和功用,能够

区分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了解各

类轴承的结构组成、类型及特点,

能解决轴承使用中的安装、维护和

润滑的问题,能区别常用的滚动轴

承类型,会解释滚动轴承代号的

含义

3.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

应用

4.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

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应用

5.掌握螺纹及螺纹连接的基本类

型和特点,能正确装配螺纹连接,

能对其进行预紧和防松

 

5

5

40

机械传动

理论课 教室

 

1.理解带传动的原理、类型、特

点及应用,会分析带传动的运动特

性;能识别V带和带轮结构,会查

阅有关资料选用普通V带,掌握V带

传动的张紧及安装方法,能解决带

传动的安装及维护保养相关问题

2.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

型、特点和应用,了解滚子链的结

构,会分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3.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

型、特点和应用及渐开线齿轮正确

啮合条件,能够对直齿圆柱齿轮、

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主要参数

及几何尺寸进行计算,了解齿轮的

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和预防措施

4.了解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类

型、特点和应用

5.了解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类

型、特点和应用,会判断螺旋传动

的相对运动关系

6.掌握轮系的类型,能够计算定

轴轮系的传动比,了解减速器的组

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正确使用

和维护减速器

 

1:“序号”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3.“教学模式”是指“理论课、实验实习、理实一体、参观调查、复习、平时测验、考试考查、机动或其它等“

上一条:《客车电气装置》教学设计 下一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学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