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及课标

《客车空调装置》课程标准

2019年03月23日 12:36  点击:[]


1.课程说明

《客车空调装置》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承担单位〔 铁道学院〕

制 定〔 高爽 〕            制定日期〔2018年10月〕

审 核〔 铁道车辆专业指导委员会 〕审核日期〔2018年10月〕

批 准〔  张晓英  〕           批准日期〔2018年10月〕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铁道车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该课程主要讲授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循环特性、热力分析计算,制冷四大件及制冷辅助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等,空调电气控制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维修保养等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铁道概论》、《客车车辆构造与检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有《车辆运用与管理》、《车辆检测技术》等。

2.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制冷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设备运用维护等相关岗位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体目标分述如下: 

(1)能力目标

①  能够进行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计算

②  能够进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分析、工况调节

③  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现有制冷设备或产品在生产、使用、维护、维修等过程中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④  能够进行焓湿图及压焓图的应用分析

(2)知识目标

⑤  掌握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⑥  掌握制冷装置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及双级压缩制冷的原因及定义

⑦  掌握制冷剂的种类及代号

⑧  掌握制冷四大件及辅助设备的作用、分类、特点等

⑨  掌握空调装置电气控制系统

⑩  了解空调的通风和采暖系统

⑪  掌握空调的维修及保养

(3)素质目标

①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培养学生劳动组织能力和初步的管理能力

⑤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⑥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

⑦  培养阅读外文资料和设备说明书的能力。 

3.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依据的是铁道车辆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和岗位设计。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实训等教学辅助手段介绍,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内容分配

1 课程内容

序号

单元名称

子单元名称

模块1

制冷原理概述

项目1热力学基本定律

项目2湿空气

项目3 热量传递的基本知识

项目4 空调及制冷定义

模块2

制冷装置工作原理

项目1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项目2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项目3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项目4 双级压缩制冷

项目5 制冷剂及其他制冷方法

模块3

制冷装置四大件及辅助设备

项目1制冷压缩机

项目2冷凝器

项目3蒸发器

项目4制冷装置自动控制部件

项目5空调制冷的辅助设备

模块4

客车空调装置电气控制系统

项目1 25G型客车空调电气控制系统

项目2 25T型客车空调电气控制系统

项目3 BSP型客车空调电气控制系统

项目4 客车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的检修

模块5

空调与制冷装置的检修及常见故障处理

项目1 空调与制冷装置运行中的检查方法与常用仪表

项目2 日常维护与保养

项目3单元式空调装置故障处理

项目4 压缩机通风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模块6

客车空调采暖和通风系统

项目1通风系统

项目2采暖系统

2)课时分配

                               2 课时分配

学习情境

总课时

理论

实践 

制冷空调原理概述

16

12

4

制冷装置工作原理 

20

16

4

制冷装置四大件及辅助设备

16

12

4

客车空调电气控制系统

10

6

4

空调及制冷装置的检修及常见故障

10

6

4

空调采暖系统及通风系统

8

6

2

考核

2

 

 

合       计 

82

58

22


4.教学设计

本课程采用实物、教具、示教板、多媒体等形式辅助教学,突出感性认知,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客车空调发展趋势的介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表3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

课程内容

技能要求

知识要求

素质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1

制冷原理概述

能够应用焓湿图

能够判别出是不是制冷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掌握循环的概念分类特点、卡诺循环及逆卡诺循环

2.掌握湿空气的组成

3.了解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4.掌握制冷及空调的定义制冷的方法及空调分类

培养学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即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即交流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多媒体配动画演示

 

2

制冷装置工作原理

能够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学计算

1.掌握制冷装置工作原理

2.掌握制冷系统的理论循环及实际循环

3.理解双级压缩制冷的原因及概念

4.掌握制冷剂的分类及代号

现场情景演示加多媒体教学

3

制冷四大件及辅助设备

能够说出设备的安装位置

1.掌握压缩机的分类及常用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特点

2.掌握冷凝器的作用分类及影响因素

3.掌握蒸发器的作用分类及影响因素

4.掌握自动控制部件的分类作用及特点

5.掌握辅助设备包括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干燥过滤器、储液器等设备的作用及安装位置

实训加多媒体演示加动画

4

客车空调电气控制系统

能够说出电气控制系统的作用过程

1.掌握25G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2.掌握25T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3.掌握25K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实训加多媒体演示

5

空调及制冷装置的检修及常见故障

能对空调做简单维修保养

1.掌握制冷装置的检漏及气密性实验

2.了解制冷剂的充注

3.了解制冷系统中水分和空气的排除

4.掌握空调与制冷装置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5.了解单元式空调装置故障处理

6.了解压缩机常见故障处理

7.了解通风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

多媒体、实训

6

空调采暖系统及通风系统

能说出通风采暖系统组成

1.掌握空调的组成及作用

2.掌握通风系统的作用及工作过程

3.掌握采暖系统的作用

多媒体

5.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

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评定项目

评价方法

所    占    比    重

出勤

作业

课堂表现

平时测验

期末考试

小计

平时考核

5%

10%

5% 

10%

 

30%

期末考试

 

 

 

 

70%

70%

合    计

 

 

 

 

 

100%

 

(2)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应知、实作技能、平时成绩和作业课业四部分。理论知识涵盖本课程所涉及工作领域及岗位的基本原理、作业标准、技术和工艺标准等实作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故障处理技能等;作业课业包括书面作业、行为作业、随堂测试等。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堂表现。课堂表现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态度、问题回答情况,由教师酌情给出分数。迟到、早退、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课均属于学习态度不好。

6.课程资源

(1)硬件要求

(2)师资队伍

本课程的专任教师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有相关教学、学习经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讲授。

7.编写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上一条:《车辆制动装置》课程标准 下一条:《客车电气装置》课程标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