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及课标

《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课程标准

2019年03月23日 12:29  点击:[]


1.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35696〕        承担单位〔人文与旅游学院〕

制 定〔刘春玲〕            制定日期〔2018年7月 〕

审 核〔学术委员会 〕       审核日期〔2018年9月 〕

批 准〔李萍〕              批准日期〔2018年10月〕

(1)课程性质:《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专业必修课、核心课,也是职业资格证考试——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之一。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导游人员、讲解人员等岗位开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讲解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导游服务、讲解服务等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讲解知识与技能,形成规范的讲解服务标准、良好的讲解服务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的应试能力。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行业认知》、《旅游地理》、《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等;平行课程有《导游实务》、《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后续课程有《旅游职业体验与岗位见习》、《旅游行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

2.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淀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形成规范的旅游岗位服务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从事导游员、讲解员等工作岗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打下良好基础,能够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旅游人才。

(1)知识目标:掌握导游讲解服务的基本知识,掌握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知识,掌握蒙古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节庆风俗、马文化等专题知识,掌握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景区)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导游讲解的技能技巧,熟练讲解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熟练讲解蒙古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节庆风俗、马文化等专题内容;熟练讲解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景区);能够具备导游员、讲解员等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服务规范;形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旅游事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旅游服务意识;具有高尚的旅游职业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恪尽职守的良好品质。

3.课程设计

(1)本课程以导游讲解基本能力训练、蒙古族专题讲解能力训练、内蒙古旅游商品讲解与销售能力训练等三个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14个典型任务作为学习情境,即导游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导游词编写与创作能力训练、致欢迎词与致欢送词能力训练、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讲解能力训练、沿途讲解能力训练、景区景点讲解能力训练、蒙古族简史讲解能力训练、蒙古族生活习俗讲解能力训练、蒙古族文化艺术讲解能力训练、蒙古族节庆习俗讲解能力训练、蒙古族宗教信仰讲解能力训练、蒙古族礼仪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蒙古族与马文化讲解能力训练、内蒙古特色旅游商品讲解与销售能力训练。

(2)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编排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使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相关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依据各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单元学习内容(教学情境)的课时数。

(3)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调动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各个器官,并通过采用教师或景点讲解员的讲解示范法、课堂的情景模拟法、景点现场的讲解法和角色扮演法、视频及图像资料欣赏法等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仿真的场景或直观的接触下,认识、理解和掌握导游讲解的技能技巧、内蒙古精品线路代表性及核心景区景点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其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4)在课程考核上强调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

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或单元

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或任务)

参考学时

1

一、导游讲解基本能力训练

任务1.1导游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2

任务1.2导游词编写与创作能力训练

2

任务1.3致欢迎词与致欢送词能力训练

2

2

任务1.4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讲解能力训练

4

任务1.5沿途讲解能力训练

4

任务1.6景区景点讲解能力训练

14

二、蒙古族专题讲解能力训练

任务2.1蒙古族简史讲解能力训练

2

任务2.2蒙古族生活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2

任务2.3蒙古族节庆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2

任务2.4蒙古族宗教信仰讲解能力训练

2

任务2.5蒙古族礼仪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4

任务2.6 蒙古族与马文化讲解能力训练

2

任务2.7蒙古族文化艺术讲解能力训练

2

3

三、内蒙古旅游商品讲解与销售能力训练

任务3.1内蒙古特色旅游商品讲解与销售能力训练

 

4

合计

48

 

表2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名称

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

授课班级

旅游管理

总学

时数

48

讲授

12

实训

24

自学

10

习题

2

           

  

  

   

自编讲义

刘春玲

 

 

内蒙古现场导游考试指南及讲解范例

内蒙古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组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7

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选介与讲解示例

内蒙古旅游局

内部资料

2007

内蒙古实用导游词精选

马志洋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

导游内蒙古之中部旅游

精讲60

丛晓明、苏鹏飞

远方出版社

2009

1. 旅游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2.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

 

1.知识与能力:掌握导游讲解服务的基本知识,掌握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知识,掌握蒙古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节庆风俗、马文化等专题知识,掌握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景区)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导游讲解的技能技巧,熟练讲解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熟练讲解蒙古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节庆风俗、马文化等专题内容;熟练讲解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景区);能够具备导游员、讲解员等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服务规范;形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调动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各个器官,并通过采用教师或景点讲解员的讲解示范法、课堂的情景模拟法、景点现场的讲解法和角色扮演法、视频及图像资料欣赏法等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仿真的场景或直观的接触下,认识、理解和掌握导游讲解的技能技巧、内蒙古精品线路代表性及核心景区景点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其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演员、评价员;教师成为导演、顾问、组织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主要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组织、指导、监督、评价和提供信息咨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旅游事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旅游服务意识;具有高尚的旅游职业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恪尽职守的良好品质。

学习对象主要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其以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导游、景区景点讲解员、旅行社计调、旅行社外联等,这些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是理论知识基础差、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且个别学生普通话水平较差,但是其突出优点是实际动手能力强,即学习专业操作技能上掌握很快。

4. 教学设计

表3学习情境设计

知识、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

思维导图

 

 

周次

项目名称

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或任务)

学习目标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要求)

教学建议

拓展学习

参考学时

1

导游讲解基本能力训练

任务1.1导游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1.能够掌握导游讲解的作用、特点和基本要求

2.能够熟练运用导游讲解的语言表达技巧、导游讲解方法

3.能够不断提高导游讲解质量

丰富和开发视频、动画、微课等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

导游讲解八法

2

任务1.2导游词编写与创作能力训练

1.能够掌握导游词的基本结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2.能够根据已有材料编写导游词;能够通过搜集资料编写和创新导游词

案例教学

导游词的创作

2

2

任务1.3致欢迎词与致欢送词能力训练

1.能够学会欢迎词、欢送词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2.能够针对不同游客群体致欢迎词和欢送词

开发教学资源;

采用案例教学;

个性化欢迎词和欢送词

2

任务1.4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掌握概况讲解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等知识

2.复述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知识

3.能够为游客讲解内蒙古及各盟市概况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课堂实训

各盟市历史文化

2

3

任务1.5沿途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掌握沿途讲解的特点、内容、要求、方法等相关知识

2.能够对给定的线路进行沿途讲解的导游词创作

3.能够根据自己编写的沿途讲解导游词进行沿途导游讲解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案例教学;

课堂实训;

线路开发与设计

4

4

 

5

任务1.6景区景点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对呼包鄂代表性旅游景点进行导游讲解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景点实地讲解;

案例教学

 

各盟市旅游景点(景区)拓展学习

 

 

 

 

16

2.能够对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表性旅游景点进行导游讲解

6

3.能够对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表性旅游景点进行导游讲解

7

4.能够对阿拉善盟、乌海市表性旅游景点进行导游讲解

8

蒙古族专题讲解能力训练

任务2.1蒙古族简史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复述蒙古族简史知识

2.能够为游客讲解蒙古族简史

3.能够为游客讲解成吉思汗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北方民族史》

《成吉思汗传》

2

任务2.2蒙古族生活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复述蒙古族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相关知识

2.能够为游客讲解蒙古族生活习俗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蒙古族服饰

2

 

 

 

 

 

9

 

 

 

 

 

 

 

 

 

 

 

 

10

任务2.3蒙古族节庆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复述那达慕、祭敖包、白节等蒙古族节庆习俗知识

2.能够为游客讲解那达慕、祭敖包、白节等蒙古族节庆习俗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蒙古族其他节日习俗

2

任务2.4蒙古族宗教信仰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复述蒙古族宗教信仰——萨满教、喇嘛教(藏传佛教)知识

2.能够为游客讲解那蒙古族宗教信仰——萨满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景点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教派

2

任务2.5蒙古族礼仪习俗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复述敬酒习俗与下马酒礼节、献哈达、敬鼻烟壶等蒙古族礼仪习俗知识

2.能够为游客讲解敬酒习俗与下马酒礼节、献哈达、敬鼻烟壶等礼仪知识,并能够正确引导游客参与和体验这些礼仪活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微课播放

蒙古族其他礼仪学习

4

11

任务2.6 蒙古族与马文化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讲解蒙古族的马文化

2.能够正确引导游客参与和体验骑马活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微课或动画观看

蒙古马精神

2

任务2.7蒙古族文化艺术讲解能力训练

1.能够复述蒙古族语言文字、文学、文艺知识

2.能够为游客讲解蒙古族语言文字、文学(三大历史著作)、文艺(代表性舞蹈、呼麦、长调、马头琴等)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微课或动画观看

蒙古族语言的演变

2

12

内蒙古旅游商品讲解与销售能力训练

任务3.1内蒙古特色旅游商品讲解与销售能力训练

 

1.能够运用旅游商品讲解技能技巧

2.能够为游客讲解内蒙古主要旅游商品,如驼绒以及驼绒被、蒙古族刀具、皮画、牛角梳、银饰品、羊绒产品、肉苁蓉、牛肉干、奶制品、羊肉、烤全羊、诈马宴、马奶酒、山珍野菜等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堂实训;

旅游商店踩线

蒙古族及三少民族特色手工艺品

4

合计

48

5.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评价、阶段性评价、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模拟讲解与旅游景点实地讲解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采用专任教师评价、兼职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内容包括三方面,即总成绩=学习态度10%+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30%。学习态度包括日常出勤、课堂表现、课后自我学习情况等。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学习讨论、讲解和线上线下作业、测试、预习等,平时成绩累计不少于五次,以平均成绩作为平时考核的最后成绩。期末考试采用试卷形式,题、考点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现场考试大纲要求,目的在于综合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表4 考核方式设计表

考核

时段

考核形式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权重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平时

线上、课堂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

认真

端正

不端正

10%

平时

课堂

提问、讨论

80~100

70~79

60~69

0~59

10%

平时

实训室或旅游景点

虚拟场景讲解

实地导游讲解

80~100

70~79

60~69

0~59

30%

平时

线上线下

讲解作业、预习、在线学习

80~100

70~79

60~69

0~59

20%

期末

 

闭卷考试

课程综合知识

80~100

70~79

60~69

0~59

30%

备注

本门课程以百分计

表5实训室模拟讲解或景点实地讲解考核标准设计表

(教师评价用表、兼职教师用表、学生自评及互评用表)

 

项目

考核标准及要求

分值

评分

简评

欢迎词

表达欢迎之意、自我介绍、介绍行程等

5分

 

 

仪容、仪表、仪态和礼仪

衣着打扮端庄整齐,言行举止大方得体,符合导游人员礼仪礼貌规范;

表情生动丰富;

手势及其它身体语言应用适当。

5分

 

 

语言表达

普通话语音、语调、语速;

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严谨性。

25分

 

 

讲解内容

1.导游讲解符合规范程序;

2.讲解内容准确,无明显错误;

3.内容讲解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讲解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5.具有现场应变能力和讲解创新能力

50分

 

 

导游技巧

运用一定的讲解方法与技艺;

讲解方法与技巧运用自然、适当、合理

10分

 

 

 

欢送词

表达欢送之意、离别之情、简单总结

5分

 

 

合计100分

 

 

 

6.课程资源

(1)硬件要求:多媒体设备、校内多功能旅游实训室、旅游管理专业仿真模拟教学软件等。

(2)师资队伍:主讲教师需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多年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工作,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企业挂职锻炼实践经验,具有曾经参与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笔试和现场考试阅卷、出卷工作的经验或经历,具有曾经承担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各盟市导游大赛评委工作的经验或经历。

(3)课程教材:课程主要使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现场导游考试指南及讲解范例》和自编讲义,同时参考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景区景点导游词精选》和《内蒙古实用导游词精选》、内蒙古旅游局出版的《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选介与讲解示例》、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导游内蒙古之中部旅游精讲60篇》等。

(4)教学资源:第一,校园网络资源。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混合课程、优质核心课程《内蒙古景区景点讲解训练》,提供了课程所需的部分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教学录像、试题库等等。第二,相关网站资源。清华大学优慕课等。第三,专业公众号或网络资源。亮丽内蒙古、蒙古小战、吃遍倾城、东联旅游、鄂尔多斯旅游、内蒙古旅发委、内蒙古旅游报等旅游公众号资源;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将军衙署、成吉思汗陵网络服务平台、额济纳胡杨林等旅游景点公众号资源。

7.编写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旅游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上一条:《电力机车制动机》课程标准 下一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