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校政企聚力,创新合作机制

2019年03月14日 15:33  点击:[]

完善校企合作体制建设。2015年,经呼和浩特市政府批准,由行业协会、企业和社团及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等单位共同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定《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章程》。理事会以推进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和行业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企业效益,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等成果共享,互利共赢。健全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组织,坚持“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制。

校政企合作同商共建。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发挥政府协调主导作用,联系多家政府、企业,促成合作共建。与中车株机、西门子、呼市交投、中电物流等150多家优势大中型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为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订单培养,推动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2017年5月,在呼和浩特市和湖南省株洲市两方政府牵头下,学院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三方确定在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订单培养、合作办学、顶岗实习及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成立了“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并在我院设立院士工作室,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为“特聘专家”;聘请了包括电气设计师、教授级高工罗京在内的企业经理、设计师、资深技能专家等11名专家为学院“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合作交流,实现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双向流通。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还为学院提供了价值600万的高速动车组、城轨机车、电力机车三结合的试验驾驶舱等实训设备,在学院设立15万元的“匠心奖”奖学金,加强对合作专业、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保障。

校政企合作助力扶贫攻坚。围绕我市重点扶贫项目,利用学院教育资源优势,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校政企合作,实施项目扶贫。完成了清水河县扶贫“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1400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普通话测试;选派精干的师资,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并推荐就业;组织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帮助扶贫点美化村容村貌。坚持教育扶贫,把“扶贫”同“扶智”相结合。与武川县政府合作,在我院成立了马铃薯食用菌研究院,为武川县培育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将学院国家专利项目《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引进到武川本地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转化,服务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上一条:以立德树人为本,构建一体化育人平台 下一条:强化社区教育,拓展社会培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