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2019年01月23日 16:04  点击:[]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专业建设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教师队伍现状

学院始终把内涵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强化师德教风建设、努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大力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截止到2015年底,学院共内设32个机构,其中教学部门16个,教辅部门3个;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988名,其中专任教师694名,占学院教职工总人数的70%。全日制高职高专在校生12694人,生师比1:18.5;专业带头人 25人,教学名师24人(其中自治区级5人),自治区教学团队12个。教坛新秀24人(其中自治区级4人)。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 3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7%,其中博士27人;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2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43%,其中教授 42人。双师型教师38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意见》为指导,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大力培养培训“双师”素质教育、加快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干、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三、具体目标

在未来的几年内,学院将保持现有人员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增加,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向学院的紧缺专业人才靠拢,力争使学院的师资力量无论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趋于合理。

1、基本目标

2016-2017年底,专任教师总数要达到730左右(以13000学生数为基数),生师比稳定在18:1。

2018-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要达到760左右(以13000学生数为基数),生师比达到17:1。

2、结构目标

2016-2017年,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达到62%,“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5%,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稳定在43%左右。

2018-2020年,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达到6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70%,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稳定在45%左右。

3、学术梯队建设

围绕专业建设,整合资源,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到2017年,重点专业形成以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到2020年,各专业基本形成以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梯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按照《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施教师考核、晋升、评优等工作中,要具体体现教师敬业爱岗,锐意创新,关爱学生,教书育人,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依法执教,恪尽职守等师德要求。通过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二)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1、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根据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有计划引进博士、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以及紧缺专业的青年教师;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或聘用学历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人才引进与学院专业设置相适应,与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相协调。

2、实施学历提升工程,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完善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支持和鼓励在职教师以各种形式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从企业及社会上聘请一些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或实践课的教学。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结构与学校专业设置相适应、数量合理、业务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制订切实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力争到2020年,使每个专业都有1名专业带头人和2~3名骨干教师,同时大力培养教学名师。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建立起创新团队,使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团队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学术思想活跃、发展态势良好的具有品牌、特色优势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

(四)要切实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院校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鼓励教师敢于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尝试。因此,在今后的时间中我们要立足于学院自身实际情况,鼓励教师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积极去探索创业的新途径,学院也要在制度上保证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进修,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肯定,吸引学有专长的技术骨干加入学院的教师队伍。对于坚持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研发和实习培训的教师,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于应用开发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其所研发的创新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重视。

(五)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1、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重点高校或研究机构参加短期课程进修、业务培训或做访问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

2、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践;采取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形式,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实践锻炼;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参加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的作用,组织教学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组织“公开课”、“说专业”、“说课”“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1、 继续推行以聘任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聘任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继续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公开聘任的岗位聘任制度,强化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建立适应高职院校发展要求的教师管理体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有效的人才绩效评价体系。

2、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注重向教学一线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加大对取得突出成果的人员奖励分配力度。完善年终考核奖励、科研奖励、优秀教师奖励、专项奖励等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五、加强领导,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改进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管理体制

1、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和责任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校院两级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充分发挥人才领导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二级学院人才建设工作的职责与任务。

2、建立校院两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学院加强宏观管理和目标管理,统筹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保障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建设计划,创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二级学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负责落实规划和计划的具体任务,制订本二级学院人才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加大师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努力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1、保障经费投入。加大人才建设经费投入,优化学校支出结构,把人才建设作为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明确投入重点,优化投入结构,整合多头投入,建立投入效应分析评估机制。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人才建设专项经费支持。

2、加强健康和谐的校园人才环境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人才环境建设,从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正确处理好教师队伍、教学保障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之间的关系。

切实关心和保障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利益,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上一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专业带头人选拔聘用与管理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