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2019年07月23日 17:33  点击:[]

项目组负责人:堵根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张红喜(呼和浩特豪派汽车修理厂厂长,高级技师)

项目组成员:刘  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专业带头人)

张世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殷小飞(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博士)

赵生虎(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教授)

郭建东(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

包海臣(机电工程学院教师,讲师)

 (起亚汽车4S店技术售后服务经理,工程师)

景万宝雷诺4S店技术总监,工程师)

 斌(长安福特汽车4S店技术服务经理,高级技师)

连海瑞(利丰集团上海大众4S店技术主管,高级技师)

郭福峰(利丰集团沃尔沃4S店技术主管,高级技师)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汽车工业作为工业化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其生产和消费关系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健康发展。在制造业领域,现在我国一半的数控机床都在为汽车企业服务;电子计算机领域中,最新型的软件都在为汽车工业提供装备;汽车设计和制造生产,更离不开计算机,汽车性能试验测试,也离不开信息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工业在整个制造业领域中的位置在不断提升。

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确保了保有量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售加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2015年1月12日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14全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72.28万辆和2349.19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产销量同比增长7.3%和6.9%,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我国小型载客汽车达1.17亿辆,其中私家车达1.05亿辆,占90.16%,与2013年相比增长19.89%。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25辆私家车,其中北京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超过40辆。中华汽车网校专家分析,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因此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实现连年丰产,牲畜存栏量稳定在了1亿头以上,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2012年,内蒙古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内蒙古迎来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一方面,对汽车运输业的物流形成了高标准的系统化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呼、包、鄂金三角地区汽车消费热持续升温,近两年,汽车保有量增长53%;私家车拥有量增长66%;据来自呼和浩特车管部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2月9日,呼和浩特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12万辆,私家车成为了机动车增长的主要“推手”。专家分析呼和浩特市2017年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

   (二)人才需求分析

汽车后市场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目前已远高于汽车制造产业。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技术服务(诊断维修、检测、美容、改装)、配件服务、营销与广告服务、二手车交易服务、故障救援与俱乐部服务、汽车运动与汽车文化服务、汽车驾驶培训等行业。可见汽车产业链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不断增加,对汽车后市场领域的车辆运用、维护和营销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根据国家人事部、交通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紧缺性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人员的预测需求量约为100万,而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近50万,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汽车制造与维修技能的行家能手。       

内蒙古自治区与呼和浩特市的汽车维修企业中,汽车维修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结构还不够合理,“医生”型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向四位一体“4S”发展时,那些具有销售、管理和维修经验的综合性汽车维修应用型人才最为紧缺。   

呼和浩特市拥有汽车维修企业2000余家。一类企业100多家,二类企业200多家,其余为三类企业,仅从业维修工人需求就得两万人。对培养技术比较全面,综合素质好,能迅速掌握新的汽车维修技术,适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三)专业建设基础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一个有着25年办学经验和历史的专业。1989年至2005年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一直开办此专业的中专班,后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合并,2005年8月开设此专业的高职班并开始招生。通过整合全校资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得到了学院高度重视,加大了投入力度。于2007年6月教育部评估过程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做为重点专业被评为优秀。2010年10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1年10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在校生430人。至今已培养出7届高职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1.教学团队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0名,同时聘请大众、起亚、沃尔沃 、雷诺4S店技术主管等6人,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此外还长期聘请了2名企业技术员为实习指导教师。目前本专业的教学团队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上形成阶梯式合理布局。

1-3-1-1现有师资队伍结构

 分类

人数

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初级

职称

博士

学位

硕士

学位

双素

质师

30-40岁

40-50岁

50-60岁

 专任教师

20

13

10

5

3

8

29

10

6

12

比例

 

46%

36%

18%

11%

29%

88%

36%

21%

43%

兼职教师

13

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2:1

本团队教师有较好的科研和专业技术背景。近五年来,本团队教师成果获奖8项;发表省部级以上论文6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实用新型技术专利5项,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业教材12部,校本实训教材6部;教师改制实训设备20台。近三年共派出12名老师参加国培和自治区培训。

1-3-1-2汽车专业教师明细表

姓名

姓别

年龄

职称

职业

资格

专业

领域

所任课程

备注

刘 红

42

副教授

工程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机械

动力

汽车构造、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电控技术理论和实训

硕士

双师型

 

郭建东

51

副教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机械

汽车底盘构造、制图理论和构造实训

双师型

赵生虎

58

教授

高工

机械

制造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机械制图

双师型

刘 莉

57

副教授

高级

考评员

物理

汽营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销售与服务

双师型

包海臣

54

讲师

评估师

考评员

汽修

数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实训

企业工作经验丰富

双师型

李文生

51

高级

实验师

高级

考评员

机械

汽修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理论和汽车拆装检测等实训

双师型

冯举文

59

高级

技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理论和实训

原汽车修理厂厂长

李东桥

59

实验师

考评员

物理

汽营

汽车文化、汽车零配件管理与采购等

双师型

崔立昆

41

讲师

考评员

 固体

 力学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理论和实训

博士

双师型

李培丽

42

助教

考评员

动力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维护与保养

硕士

双师型

殷晓飞

34

讲师

考评员

机电一体化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

自动变速器检修

博士

双师型

苏军

35

工程师

考评员

车辆

汽车底盘构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硕士

双师型

刘英

32

讲师

考评员

交通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硕士

双师型

尹瑞峰

42

讲师

考评员

机电一体化

汽车零部件识图

汽车机械基础

硕士

双师型

侯爱国

47

讲师

考评员

机械

材料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零部件识图

博士生

双师型

郄伟

37

讲师

考评员

机械

制造

汽车机械基础

硕士

双师型

乔峰

59

实验师

考评员

物理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双师型

刘杰

52

讲师

考评员

电子信息

汽车电工基础

双师型

张耀武

49

教授

工程师

 

考评员

 

机械

动力

汽车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训

双师型

硕士

云 子

52

高级

工程师

高级

考评员

机械

动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和实训

双师型

硕士

王月文

58

高级

技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车身修复、变速器理论和实训课

鼎杰汽修厂厂长

洪新平

53

工程师

工程师

经济师

汽修

汽车构造、检测理论和实训课

呼市炼油厂

张明星

28

助教

技师

考评员

汽修

交通

汽车构造与拆装

汽车检测实训课

实训教师

刘春

60

技师

考评员

机械

钳工实训

实训教师

薛永宽

54

高级

工程师

高级

考评员

机电

焊工、钳工实训

实训教师、汽修厂厂长

李云飞

56

技师

考评员

机修

汽车实训指导与管理

内蒙第三毛纺厂设备技术总监

张顺喜

56

高级

讲师

考评员

汽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理论和实训课

双师型

张红喜

50

高级

技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专业指导委员

锦煜汽车修理厂

贾杰

42

高级

技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专业指导委员

起亚汽车4S店技术售后服务经理

景万宝

42

高级

技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专业指导委员

雷诺4S店技术总监

郭福峰

49

高级

技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专业指导委员

利丰集团沃尔沃4S店技术主管

威润来

63

高极

工程师

高级

考评员

汽修

专业指导委员

内蒙古高速公路救援中心工程师

刘树民

57

教授

高级

考评员

车辆

交通

专业指导委员

内蒙农大

驾校校长

2.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1-3-2-1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名 称

数量

面积(m2

实训

位数

主 要 实 训 内 容

汽车实训中心

1

2000

150

汽车拆装、保养、检测、维修实训

汽修厂

1

500

40

汽车机电维修、车身修复与涂装实训

汽车驾校

1

500

40

汽车驾驶技术实训

汽车仿真实训室

1

120

40

汽车拆装、保养、检测、维修仿真

汽车电器实训室

1

120

20

汽车电器与电控检测与诊断

2)校外实训基地:

1-3-2-2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名 称

数量

面积(m2

实训

位数

主要实训内容

合作单位

4S店

5

40000

50

销售与技术服务

内蒙古利丰汽车(集团)

装配厂

1

3000

 30

汽车装配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总装厂

1

2500

30

发动机装配

内蒙古欧意德汽车有限公司

4S店

2

15000

20

销售与技术服务

包头华源众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装配厂

1

3000

20

汽车装配

内蒙古一汽亿阳汽车制造厂

汽修厂

1

2000

10

汽车维修

内蒙古海关汽车修理厂

4S店

2

20000

20

销售与技术服务

鄂尔多斯天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汽修厂

1

1000

10

汽车维修

内蒙古鼎杰汽车维修厂

(3)实训设备

 

 

 

 

 

1-3-2-3专业实训设备一览表       单位(万元)

 称

型号

数量

价格

主 要 实 训 功 用

发动机台架

上海大众桑塔纳AJR发动机

1台

5

发动机检测

发动机台架

丰田8A-FE

1台

4

发动机检测

长城柴油发动机实验台

长城柴油发动机

1台

3.5

发动机检测

拆装用发动机

丰田、大众、日产

8台

5

发动机拆装与调试

丰田卡罗拉 

2011款 1.6L 自动

1辆

11

整车检测与维护保养

整车

旧(日、德系)

6台

12

整车拆装、整车维护、整车故障诊断

自动变速器拆装总成

4T60E

6台

1

自动变速器拆装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验系统

4T65E

1套

6

自动变速器检测

手动变速器

手动

5台

2

手动变速器拆装

自动档变速器(带变矩器)

捷达01M拆装翻转台架

1台

1

自动变速器构造

汽车电子转向实验台

桑塔纳俊杰

1台

2.5

转向系统检测

汽车传动系统拆装实验台

一类底盘

1台

6

传动系统拆装

汽车电子点火与燃油喷射实验系统

STN-1/2

1套

6

点火与燃油喷射检测

汽车电器电路工况与工作原理实验台

桑塔纳俊杰12V

1套

2.5

电路分析

汽车电动门窗与中控锁实验台

大众汽车

1台

2.5

车身电控检测

汽车传感器与执行器综合实验箱

大众汽车

1套

2.75

传感器检测

ABS实验台

大众帕萨特

1台

2

制动防抱死检测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实训台(电机带动)

大众帕萨特B5

1台

2.5

空调检测

电子动力转向实验台

本田飞度

1台

1

转向系统检测

解码仪

A-2800、X431、K18

3台

5

故障诊断

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

金德KT600

1台

2

故障诊断

便携式发动机分析仪

VES-200

1台

0.5

故障诊断

仿真软件

上海景格

6模块

20

拆装、检测、故障诊断仿真

四轮定位仪专用举升机

GC-3.5MS

1台

3.84

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仪

YC3D-6002FX

1台

6.96

四轮定位

双柱举升机

FL-8224E   

4台

2

汽车检修、汽车保养与维护

汽车电控悬架实验台

大众捷达

1台

1.5

车身电控检测

车身校正仪

国产普通

1台

2.5

汽车整形

烤漆房

RK-II型

1台

3

汽车涂装

尾气分析仪

NHA506

1台

1.5

尾气检测

轮胎拆装机

U-201

1套

0.624

轮胎拆装

轮胎动平衡机

U-100

1套

0.494

轮胎动平衡

 3.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增加合作企业数量,联办了汽车修理厂、驾校,增加实习实训设备,基本上能够满足汽车专业群的实习实训教学要求,形成“前校后厂”的格局。教学运行上采用分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边学边练,形成了“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7年开始,学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对本专业核心课程按照项目导向组织教学。修订汽车专业群培养方案,三个专业实施一个教学大平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群核心课程为专业群共享),三个方向(体现三个专业特色的课程分为三个方向),每个专业必须选择两个选修方向,即三选二,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资源,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围绕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具体要求是:

    ①在教学中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组织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②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③推行项目教学法。精心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在每一项目中通过“项目引入——任务提出——分组设计——讨论方案——完成项目任务——教学评价——总结提高”,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仿真、动画、图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发挥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

对近5年的毕业生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普遍认为本专业毕业生思想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业务水平较高,纪律、作风过硬,团队精神强,工作有干劲,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一般都能在基层、生产第一线从事本职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以“能吃苦、能服务、会修车、懂管理、素质高、适应快、留得住”的特点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1-3-5-1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统计表

近五年毕业生数量

700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比例(%)

100

近五年学生平均就业率(%)

98

就业对口率(%)

92

近五年专业技能大赛获奖项数

10

用人单位总体评价优良率(%)

95   

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元)

3000

毕业两年后平均月薪(元)

4000

  6.社会服务

我院汽车专业的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学生技能训练、对外培训、车辆鉴定、车辆维修、汽车故障诊断六大功能。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和鉴定,形成“以训养训”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模式,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社会培训

依靠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培训功能,定期承办面向社会、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短期培训班和技能考核鉴定等服务,受到了合作单位和社会的好评。团队成员刘红、郭建东、冯举文、殷晓飞等教师长期为企业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完成技能鉴定、驾驶员培训达1000人次/年,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2)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学校对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当地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咨询与服务。团队成员刘红、李培丽、崔立坤老师以不同形式为中小企业进行设备维修、设备技术改造和升级,同时取得一定专利成果,促进了我院教师产学研积极性的提高。

3)对外交流

重点对口支援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同时扩大示范效应辐射周边地区兄弟院校,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培训呼和浩特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第七中等职业学校、托县中等职业学校、武川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各10名;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年培训合作企业的员工50人次。

7.存在的差距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保障制度有待规范与健全;

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有待深化,教学组织、课程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特色教材的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吸纳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力度不够;

4)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培养仍需加强;

5)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待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装备的更新与配套率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6)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比对国家高职院校一流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设自治区示范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入探索校企共建专业机制,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与互惠双赢;引入国内知名品牌汽车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模式;校企共同构建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融入专业课程中;通过企业顶岗、内部培训、实训室建设、国内外交流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实践能力,聘请汽车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依托学院汽车实训中心、汽车修理厂、教师工作站和企业专家工作站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科研水平;面向汽车维修企业设置的岗位,紧跟汽车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强化学生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的培养为目标,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改善校内外实训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新机制,不断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创业就业接轨。同时,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全面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以合作企业为基础,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相互融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汽车技术和职教理念,进一步完善“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继续改善教学与实训环境,校企共建集“专业教学、岗位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内培外聘,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带动专业群发展,提升专业群的办学条件与办学实力。通过三年建设,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成内蒙古地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使本专业在全区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发挥示范作用引领西北地区同类院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1-1 总体专业建设目标

项  目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构建平台

深化机制内涵

完善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续建“前校后厂、学训交替”

深化模式内涵

完善培养模式

学习领域标准建设

启动8门

完善8门

完成8门

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启动6门

完善6门

完成6门

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

启动2门

完善2门

完成2门

本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启动6门

完善6门

完成6门

专业群精品课程建设

启动2门

完善2门

完成2门

本专业教材建设

启动6门

完善6门

完成6门

专业群教材建设

启动2门

完善2门

完成2门

本专业资源库建设

启动6门

完善6门

完成6门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投入(万元)

2

2

2

教师队伍建设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6人、双师12人、兼职12人、青年教师4人

专业群

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8人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投入(万元)

358.6

154.4

68

社会服务能力投入

3

3

3

(三)具体目标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根据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实现汽车维修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双赢为出发点,吸引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指导下,成立汽车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决策,对专业建设过程进行指导、协调及督促。制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激励、调动全员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建立企业专家工作站和教师工作站,实现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使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2.完善“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合作企业、汽修厂、驾校为依托,深化“前校后厂”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手段,为实现“学训交替”的教学运行提供保障。继续优化“学训交替”运作方式,实施分段教学,解决好教学时间与企业生产时间矛盾的关系,完善“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得到转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3.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汽车后市场工作岗位的需要及汽车检测维修的实际操作技能,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涵盖专业必修课程与配置相应的选修课程,实行课程群模块化,有利于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需求进行方向选择,实现“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建设4大总成相关的8门学习领域标准、6门优质核心课程、6门精品课程、6种配套的特色教材和6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到2018年争取再建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2门院级精品课程。

积极推行“双证融通”,发挥我院国家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将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通。计划到2018年,毕业生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达到100%,获得高级技工证书率达到60%。

4.教学团队建设 

“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构建“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经过3年建设,专兼职教师的总人数达到35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23人,交替承担实训实习指导的兼职教师达到12人。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 9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达到60%以上,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达40%以上,使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规模相适应。强化教师行业背景培养, 鼓励教师教学创新,建立健全兼职教师选拔与聘用、培养与考核、测评与奖励等管理机制。

5.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扩建汽修厂1个、实训车间2个、打造7个实训室,使学生生产性实训数达到实训总课时数的50%以上。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基地在现有8家的基础上增加到17家,其中选3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使之具备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技术研发的综合功能,同时,校内实训基地向社会开放。校企共建,“以训养训”的运行机制,制定校企共管、全程监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校企双重管理机制。

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接受锻炼,开展实用型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培育创新创业的兴趣。

6.社会服务能力

分发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功能,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500人次/年,汽车驾驶培训500人次/年。为中小型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以不同形式为中小企业进行设备维修、设备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培训合作企业的员工30人次/年,培训兄弟院校教师10人次/年。

7.专业群建设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相关专业发展,三年内建设2门优质核心课程、2门精品课程、2种特色教材;培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汽车电子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骨干教师6名,引进骨干教师2名;形成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增加实训设备54万元。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1)成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的指导下,由机电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牵头,组建由汽车行业企业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知名校友、学生代表等组成的“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专家组、专业建设工作部、社会服务工作部,机构组成如图3-1-1所示。校企合作平台组成及主要职能见表3-1-1。

 

 

 

 

 

 

 

 

3-1-1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机构示意图

 

3-1-1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组成及主要职能一览表

机构

人员组成

主要职能

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人员组成:专业带头人、企业负责人、知名校友、学生代表。

负责人:刘红

1.制定年度计划,筹划与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引进“订单培养”项目。

2.制定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3.研究校企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运行模式等事宜。

4.研究和指导校企师资培养及培训相关事宜。

5研究和探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相关事宜。

专家组

人员组成: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等。

负责人:张红喜

1.校企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运行模式等事宜的论证。

2.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建设的论证。

3.评审专业技术研发课题。

办公室

人员组成:乔鑫、张惠敏、李培丽

负责人:张惠敏

1.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2.各合作项目的协调运作、师资、人员调配和企业联络等工作。

3.加强与合作企业的就业联系。

专业建设工作部

人员组成:汽车教研室成员。

负责人:刘红

1.制定年度计划,筹划专业建设内容。

2.进行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质量评价、教材及教学资源等。

3.实施校企师资培养及培训相关事宜,包括教师到企业锻炼、技术服务;兼职教师的培养,企业一线员工的岗位培训等。

4.实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等教学活动。

5.制定与实施技能竞赛方案和评分标准。

6.制定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相关管理办法及激励机制等。

专业社会服务部

人员组成:汽车教研室成员。

负责人:殷晓飞

1.制定技术服务及社会培训项目年度计划。

2.完成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对口支援、交流合作,承办技能竞赛

2)扩建“校中厂”和建立企业专家工作站

以校内豪派汽车修理厂为主体,扩建“校中厂”教学基地。

聘请合作企业1~2名专家和能工巧匠,在学院建立“企业专家工作站”,会同学院名师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对专业教师开展汽车新技术培训和参与学生的实训指导工作等活动。

3)建立“厂中校”和教师工作站

学院选派技术服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任务,指导青年教师实践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

“校中厂”和“厂中校”具体建设内容和资金分配在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项目中具体说明。

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

由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工作目标、权利与义务,使合作各方都能参与到专业建设之中。委员会每学期末召开会议,分析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岗位要求变化状况,对现行的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调整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措施;统筹规划,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向各工作部布置年度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并监督各工作部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2)建立校企人员交流机制

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兼职,赋予兼职人员具体工作职责和权限,并为兼职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共同制订校企兼职人员管理制度,互相委托对方对兼职人员在兼职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管理,并将对方的考核意见作为兼职人员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保证学院兼职教师来源和工作时间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依托合作企业,收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的信息,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3)建立技术服务校企双赢的机制

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师资优势,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成为合作企业的培训中心,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企业专家为师生开展新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4)建立顶岗就业的双方评价机制

以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同评价机制,实施“跨界”管理,加强实习管理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的配合。在技术指导上以企业为主,在管理工作上以学院为主,实现学院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课程考核与生产考核相结合,严格纪律,量化考核。

学生毕业后,由专业建设工作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的岗位任职情况及企业对学生工作表现的评价。将毕业生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3.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运行,二级学院与合作企业依据学院制定的有关制度,共同制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例会制度》、《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部管理细则》、《社会服务工作部管理细则》、《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共管细则》、《教师培训与企业锻炼实施细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细则》等相关制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计划安排见表3-1-2。

       3-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建设计划安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预期效果

经费

责任人

1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及下设机构

4

刘红

张红喜(企业)

2

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制度和实施办法。

3

包海臣

郭建东

3

制度建设

3

殷晓飞

赵生虎

  

10

    4.经费预算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资金预算见表3-1-3。

   3-1-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资金预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合  计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2

1

1

4

2

运行机制建设

1

1

1

3

3

制度建设

1

1

1

3

  

4

3

3

10

(二)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替,培养出职业素质、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全面发展,掌握汽车技术,特别是汽车电控技术的应用,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产服务过程的实际问题,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汽车检测诊断、维修保养、销售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续建“前校后厂,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由合作企业高管、技术骨干、本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对行业、汽车后市场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本专业“前校后厂,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

既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又要改善汽车修理厂设备,增加维修项目成为二级以上汽车维修企业,加强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建成“前校后厂”的生产性学院。“前校”是指完成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任务;“后厂”指所建的校内汽车实训中心、汽车修理厂、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与校外合作企业,校内合作企业主要为本专业群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校外合作企业作为实训实习定点场所,也是学生顶岗就业单位。

实行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即认知(含仿真)——理论基础——实践(校内实训、实习)---专业理论—专项实践——顶岗(校内外实习)环环相扣。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学生在校学习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55%以上,通过理论、实践交替循环进行,构建成“前校后厂,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2-1

 

 

 

 

 

 

 

 

 

 

 

 

 

 

 

 

 

 

 

 

 

 

 

 

3-2-1 “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2-1 “前校后厂,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进度及经费预算表

序号

建设内容

责任人

 

企业参与人员

经费预算及进度安排(万元)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小计

1

校企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共同深入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实施方案。

刘红

 

张红喜

贾杰

景万宝

郭福峰

 

2

4

 

6

2

完善“前校后厂,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专家对方案进行咨询、论证。

2

4

4

10

3

对比、完善、评审,形成成果。

 

2

2

4

合  计

 

4

10

6

20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构建

1)建设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线,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①职业关键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掌握语言沟通、计算机信息应用、数字应用、自我学习、创新等基本生存能力; 90%以上的学生达到了计算机应用的会操作、会用软件、会上网、会收集与处理信息的目标;

②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包括:汽车驾驶、汽车维护、简单的电器维修、汽车拆装;基本上能胜任汽车营销类工作岗位;

③职业核心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术能力,使之能够胜任以下工作岗位: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电气控制与维修、汽车车身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等汽车检测与维修核心工作岗位。同时融合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力争学生毕业拿到中级以上技能证书;

④拓展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服务能力,如二手车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电子烤漆调试等专项服务能力。

2)建设思路

在注重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基础上,根据汽车专业群的工作岗位,分析其对应的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职业基本能力到职业核心能力递进规律,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解构原有的课程体系,由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化,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建设内容

①典型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分析

针对汽车维修工的工作内容,通过企业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对实际工作任务中重要的、出现频率高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65项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中相近的工作任务进行集合,形成13项职业行动领域。见3-3-1所示。

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岗位以及典型的工作任务图3-3-1所示。

 

 

 

 

 

 

 

 

 

         3-3-1  汽车维修企业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汽车维修企业技术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见图3-3-2。

 

 

 

 

 

 

 

 

 

 

 

              3-3-2  汽车维修企业技术员工的能力要求

3-3-1-1 汽车维修职业行动领域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难度等级

1

汽车驾驶

1

车辆操控与使用

汽车使用与维护

初级工

水平

2

操控车辆控制装置

3

特殊条件下车辆的使用

4

汽车一级维护与保养

2

汽车维护

5

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

6

汽车三级维护与保养

7

检修电源系统故障

3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8

检修起动系统故障

9

检修仪表指示故障

10

检修照明系统故障

11

检修停车辅助系统故障

12

检修雨刮系统故障

13

检修发动机异响

4

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排除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中级工

水平

14

检修发动机进气系统故障

15

检修发动机水温过高故障

 

 

16

检修发动机机油压力报警故障

17

大修发动机装配与调整

18

燃油供给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

5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排除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19

点火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

20

发动机怠速不良诊断与排除

2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22

更换ATF油

6

传动系统故障排除

汽车传动系统检修

23

检修自动变速器无挡故障

24

检修自动变速器油温过高故障

 

25

检修自动变速器换档冲击故障

26

检修机械变速箱无法挂档故障

27

检修机械变速器脱档

28

检修传动轴故障

29

检修ABS灯亮故障

7

汽车行驶、制动和转向系统故障排除

汽车行驶、制动和转向系统检修

30

轮胎不正常磨损的检修

31

修理悬架工作不良

32

检修汽车跑偏故障

33

检修转向沉重故障

34

检修车辆行驶不稳

35

检修制动效果不良故障

36

检修制动跑偏故障

37

检修SRS灯亮故障

8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排除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高级工

水平

38

检修空调不工作

39

检修空调工作不良故障

40

检修车窗电动调节功能故障

41

检修天窗工作不良

42

检修中控锁故障

43

检修防盗系统故障

44

检修音响系统工作不良

45

检修动力CAN系统

9

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排除

车载网络系统的检测与修复

46

检修舒适CAN 系统

47

检修LIN总线系统

48

大众系列轿车中央电器板的检修

10

整车电路检测与修复

汽车整车电路检测与修复

49

丰田系列轿车中央电器板的检修

50

通用系列轿车中央电器板的检修

51

检修电控柴油机燃油系统油路故障

11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排除

电控柴油发动机检修

52

检修电控柴油机燃油系统电路故障

53

检修辅助控制系统

54

电控柴油机的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55

车身钣金修复

12

车身修复与涂装

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

56

车身整体变形矫正

57

车身附件维修

58

车身面漆调配

59

车身涂装与修补

60

汽车配置升级

13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

汽车检测与综合故障诊断

61

异响诊断与排除

62

车辆综合故障诊断

63

排放超标故障诊断

64

检修燃油消耗超标

65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②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通过企业技术骨干提出的行动领域主要任务,校内外教师归纳学习领域的课程,专业指导委员评议确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做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学习情景设计,选择汽车故障现象作为载体来设计学习情景。

按照上述要求完成《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路分析》共8门课程学习领域的开发。

 

 

 

 

 

 

3-3-3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4)课程标准开发

汽车故障为载体,以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和行业技术标准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等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通过实践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形成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标准。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为例阐述如下。

3-3-1-2《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总学时

44学时

任课教师

校内专任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定位

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特别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具备诊断、排除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能力;能够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使其具备汽修岗位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汽车维修企业典型故障检排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进程,以学生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序化教学任务、突出知识和技能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 突出课程内容的关联、教学团队的关联、教学资源的关联。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照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工作过程中的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学习单元,注重职业情景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用真实或模拟环境和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以真实现场情景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并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素质。

课程任务

课程目标

1.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故障的特点和规律。
  2.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故障分析的方法、技巧,能进行线路分析,理论与实践能紧密结合。
  4.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能正确使用各种检测仪器、设备,能针对不同车型进行故障检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功用与组成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电控单元结构与工作原理

3.熟练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故障诊断流程及检测方法

(二)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燃油供给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

2.熟练掌握点火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

3.熟练掌握怠速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

4.熟练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5.熟悉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使用方法

(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熟悉与客户交流方法与技巧

2.掌握故障检修计划制定方法

3.了解故障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4.了解故障检修质量检测方法

5.具备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6.具备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 新、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的职业品质。

7.具有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学习情景设计

教学方法

情景1.燃油供给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16课时)

情景2.点火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6课时)

情景3.怠速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8课时)

情景4.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14课时)

 

宏观:一体化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

微观:讲授法、分组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法、模拟演示、小组讨论

所有项目或工作任务全部来自于汽车维修企业的现场实际或维修作业的内容。在授课时,我们充分结合项目内容和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实例教学,尽量创造一个企业生产的现场氛围。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人为地设置一些故障,指导学生排除故障,满足岗位的能力需求。

课程内容

情景1:燃油供给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16课时)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实操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组成与基本原理

3  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4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实操 :电子燃油泵的检测

电子燃油系统的检测

5.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实操 : 空气流量计的检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喷油器的检测。

情景2.点火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6课时)

1.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2.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实操 : 爆震传感器的检测,点火开关性能的检测,点火模块的检测

情景3.怠速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8课时)

1.怠速控制系统

实操 : 怠速控制阀的检测,基本怠速设定

2.进气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

3.电子起动系统

4.排放控制系统

碳罐电磁阀的检测,氧传感器(带加热器)的检测

5.巡航控制及电控节气门系统、冷却风扇及发电机控制系统

6.故障自诊断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应急备用系统

情景4.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14课时)

1.汽油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注意事项、常用工具、常用仪器

2.故障诊断基本方法、电路及电控元件故障诊断

实操 :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3.常见车型故障码调取与清除

实操 : 常见车型故障码调取与清除

4.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程序

学生基础:

1.电工电子技术

2.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3.常用检测设备使用说明

4.安全操作知识

教师能力要求:

1.能根据“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并能组织实施

2.能进行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和检修的操作演示

3.能够正确、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产生的相关故障

教材要求: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编写教学内容

按照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工作过程中的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

(2)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情景为依托,设计教学实施。

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学习单元,注重职业情景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用真实或模拟环境和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以真实现场情景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使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媒体与工具:

1.故障车辆

2.专用工具

3.检测、诊断设备

4.多媒体教学设备

5.教学课件、软件

6.维修资料

7.视频教学资料

8.网络教学资源

9.任务工单

10.维修工单

考核与评价:

(一)评价内容

1.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方案

2.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方案研讨与汇报

3.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操作规范与操作方法步骤

(二)评价方式

1.校内采取汇报、填写任务工单、实际操作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

2.校外顶岗以实际操作评价为主,由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5)课程设计

①学习情景设计

依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实际工作任务,设计出4个学习情景。以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学习情景为例说明,学习领域情景设计见表3-3-1-3;

 

 

 

3—3-1-3《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学习领域情景设计

学习领域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总学时

44

学习情景

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

学  时

16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燃油供给系统功用及组成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3.熟悉燃油供给系统喷油正时、喷油脉宽控制原理

4.熟悉执行器结构与控制功能

5.熟练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检修流程和方法

(二)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燃油供给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

2、熟悉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使用方法

3、熟悉燃油供给系统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的更换方法

(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熟悉与客户交流方法与技巧

2.掌握故障检修计划制定方法

3.了解故障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4.了解故障检修质量检测方法

5.具备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6.具备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 新、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的职业品质。

7.具有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

1. 电控燃油供给系统分类、组成,各器件的结构和原理

2.燃油供给系统传感器的结构与检测

3.燃油供给系统的喷油正时,喷油脉宽控制

4.整体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检修

5.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6.故障检修常用诊断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及主要元件构造;部件测试与系统测试的方法。
难点: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实践技能: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元件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2.各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3.各执行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4.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媒体与工具:

1.故障车辆2.专用工具3.检测、诊断设备

4.多媒体教学设备5.教学课件、软件

6.维修资料7.视频教学资料

8.网络教学资源9.任务工单

10.维修工单

教学方法:

宏观:一体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

微观:讲授法、分组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法、模拟演示、小组讨论  

学生基础:

1.电工电子技术

2.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3.常用检测设备使用说明

4.安全操作知识

教师能力要求:

1.能根据六步进行教学设计并能组织实施

2.能进行燃油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检修的操作演示

3.能够正确、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产生的相关故障

 

考核与评价:

(一)评价内容

1.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方案

2.燃油供给不良故障

检修方案研讨与汇报

3.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故障检修操作规范与操作方法步骤

(二)评价方式

1.校内采取汇报、填写任务工单、实际操作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

2.校外顶岗以实际操作评价为主,由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进行评

学习情景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学习领域分解,设计出4个学习情景。以故障现象归纳教学单元。如燃油供给不良故障现象,可能出现的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检修为例,说明单元教学设计。如下表3—3-1-4所示。

 

3-3-1-4《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学习情景1--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单元教学设计(以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检修为例)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学习情景/学时

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16学时

工作任务

(学习型工作任务)

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4学时

适用年级

第三学期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分析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原因及故障产生部位的能力,完成本单元学习工作任务后,学生即可解决空气流量传感器实际故障排除任务。

二、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空气流量传感器类型及结构原理;2.能按照制定的检修计划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进行检查和测量;3.能正确记录检测数据;4.能根据检测数据分析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原因及故障产生部位;5.通过对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后,能排除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故障。

三、素质目标:具用安全操作、环保、质量意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查与测量

难点: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原因分析及故障部位判断

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内容

教学组织方式

媒体与工具

教学方法

时间/学时

掌握空气流量传感器类型及结构原理

空气流量传感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课堂教学

空气流量传感器总成、多媒体课件

讲授法、课件演示

45分钟

能按照故障现象制定检修计划

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方法及步骤

课堂教学、分组讨论

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操作演示录像、任务工单

讨论法

20分钟

会使用检测设备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进行检查和测量

检测设备使用技术规范、空气流量传感器技术参数

实训室分组现场教学

故障车辆、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空气流量传感器维修资料

现场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法

25分钟

能按照检测数据分析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原因及故障产生部位

空气流量传感器常见故障现象及部位分析

实训室现场教学及分组讨论

故障车辆、空气流量传感器维修资料

现场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法、

20分钟

能按照故障原因及部位排除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

空气流量传感器拆装、调整技术要求和标准

实训室现场教学

空气流量传感器拆装工具、空气流量传感器调试设备

现场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法

25分钟

现场考核、课堂总结

场地整理

故障原因及故障产生部位与故障排除

实训室现场教学

故障车辆、检测设备、空气流量传感器维修资料

现场考核

 

45分钟

多元性的评价方式

1.校内采取口试、填写任务工单、实际操作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

2.校外顶岗以实际操作评价为主,由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参考资料

学习资源

1.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检修学生手册

2.《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实训指导书

3. 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检修维修资料

4. 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检修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3-3-1-5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建设经费预算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设团队

经费预算及进度安排

(万元)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小计

1

汽车使用与维护

李培丽

  贾杰(企业)   陕路凯

1

1

1

3

2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殷晓飞

连海瑞(企业) 乔峰

1

1

1

3

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刘 红

郭福峰(企业) 包海臣

1

1

1

3

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刘 红

景万宝(企业)  张明星

1

1

1

3

5

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

苏 军

王月文 (企业)  冯举文

1

1

1

3

6

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

刘 英

岑玉(企业)  包海臣

1

1

1

3

7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郭建东

洪新平(企业)  苏军  

1

1

1

3

8

汽车电路分析

包海臣

张红喜(企业) 张明星

1

1

1

3

合    计

8

8

8

24

2.组织教学与实施

1)组织与运行

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节奏设置核心课程进度,分段安排教学和实训计划;实现“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和已建成的一体化教室实训车间、合作企业、校内汽修厂、驾校,增加一体化教学课程和项目教学课程,每一项目理论与集中实践1周相结合,教、学、练交替进行,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发挥企业在行业的优势,利用企业为教学搭建平台,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安排实训任务。

2)具体实施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3-3-2-1;

表:3-3-2-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计划学时

学分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共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1﹢3

12﹢3

11﹢4

11+4

15

13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1

计算机基础

52

52

 

2

4

 

 

 

 

 

 

2

大学英语

112

112

 

4

4

4

 

 

 

 

 

3

大学语文

60

60

 

2

 

4

 

 

 

 

 

4

体育

56

 

56

2

2

2

 

 

 

 

 

5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30

24

6

1

 

讲座

讲座

 

 

 

 

6

思想政治理论

196

116

80

9

2

2

2

2

 

 

 

小计(学时、学分)

506

364

142

20

12

12

2

2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16501

汽车零部件识图

66

33

33

5

6

 

 

 

 

 

 

16502

汽车机械知识

66

40

26

5

6

 

 

 

 

 

 

16503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66

40

26

5

6

 

 

 

 

 

 

16505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72

48

24

6

 

6

 

 

 

 

 

16506

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72

48

24

5

 

6

 

 

 

 

 

16507

底盘构造与拆装

66

33

33

5

 

 

6

 

 

 

 

16510

汽车使用与维护

44

22

22

4

 

 

 

4

 

 

 

小计(学时、学分)

452

264

188

35

18

12

6

6

 

 

 

 

 

 

技能训练课

16514

军训、入学教育

60

 

60

2

2W

 

 

 

 

 

 

16515

钳工实训

30

 

30

1

1W

 

 

 

 

 

 

16516

汽车电器检修实训

30

 

30

1

 

1W

 

 

 

 

 

16517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

30

 

30

1

 

1w

 

 

 

 

 

16518

焊接实训

30

 

30

1

 

1w

 

 

 

 

 

16519

汽车底盘拆装与维修实训

30

 

30

1

 

 

1w

 

 

 

 

16520

汽车使用与维护实训

30

 

30

1

 

 

 

1W

 

 

 

 

毕业设计+就业实习

390

 

390

13

 

 

 

 

 

13w

 

 

顶岗实习

 

 

 

 

 

 

 

 

15w

 

 

小计(周数、学时、学分)

630

 

630

21

 

 

 

 

 

 

 

合计(学时、学分)

1588

628

960

76

30

24

8

8

13W

15W

 

        选修课

限选课

检测方向(机修模块)

专业课

16508

发动机检测与维修

66

33

33

5

 

 

6

 

 

 

 

16509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44

22

22

5

 

 

 

4

 

 

 

16522

自动变速器检测与维修

66

33

33

5

 

 

6

 

 

 

 

16523

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

44

22

22

4

 

 

 

4

 

 

 

 

16525

自动变速器检测与维修实训

30

 

30

1

 

 

1W

 

 

 

 

16526

汽车车身修复实训

30

 

30

1

 

 

 

1W

 

 

 

16527

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实训

30

 

30

1

 

 

1W

 

 

 

 

小计(学时、学分)

310

110

200

22

 

 

12

8

 

 

 

电子方向(电工模块)

 

16528

汽车电路分析

66

33

33

6

 

 

6

 

 

 

 

16529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44

22

22

6

 

 

 

4

 

 

 

16530

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

44

22

22

6

 

 

 

4

 

 

 

 

16531

汽车整车电路分析实训

30

 

30

1

 

 

1W

 

 

 

 

 

16532

发动机电控检测实训

30

 

30

1

 

 

 

1W

 

 

 

 

16533

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检测实训

30

 

30

2

 

 

 

1W

 

 

 

小计(学时、学分)

244

77

167

22

 

 

6

8

 

 

 

营销方向(营销模块)

专  业  课

16534

汽车电子商务

66

33

33

5

 

 

6

 

 

 

 

16535

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

44

22

22

6

 

 

 

4

 

 

 

16536

汽车销售与服务

44

22

22

8

 

 

 

4

 

 

 

技  能  课

16538

汽车电子商务实训

30

 

30

1

 

 

1W

 

 

 

 

16539

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实训

30

 

30

1

 

 

 

1W

 

 

 

16540

汽车销售与服务实训

30

 

30

1

 

 

 

1W

 

 

 

小计(学时、学分)

244

77

167

22

 

 

6

8

 

 

 

任选课

 见全院《任选课(超市课)总表》

16504

汽车文化

26

26

 

2

 

2

 

 

 

 

 

16537

汽车保险与理陪

26

26

 

2

 

 

2

 

 

 

 

16541

二手车评估

26

26

 

2

 

 

 

2

 

 

 

16542

创新思维方法培养

26

26

 

2

 

 

 

2

 

 

 

 

体育3

26

 

26

2

 

 

选修2

 

 

 

必选

 

公共艺术类

26

16

10

2

 

选修2

 

 

 

 

必选

应选学时、学分

156

120

36

12

 

 

 

 

 

 

修够12分

合计(学时、学分)

2298

935

1363

132

30

28

30

28

 

 

 

备注:

1:此计划按一个专业三个岗位方向设置,三个方向中任选二个方向与必修课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                                                                                                                                                                                            2:公共艺术类课与体育3是任选课中的必选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够6门任选课。                                                                                     3:公共课开课按《公共课及超市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  

 

 

4.校企共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专业带头人牵头,企业技术人员协助,骨干教师参与,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标准,与企业联合开发(有:一汽大众利丰特约维修站、上海大众利丰特约维修站、上海通用别克特约维修站、内蒙古欧意德汽车有限公司等)。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资源库、实施办法、实施环境、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内容。

确立《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共6门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优质核心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实习实训项目,形成项目引领的课程结构。经费预算与建设完成时间见下表3-3-4-1。

3-3-4-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   单位:万元

 

课程名称

建设目标

负责人

建设团对

经费

(万元)

完成

时间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校企共同参与组成建设团队达到如下目标:

1.参照课程标准,依据工作过程总结典型任务;

2.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分析;

3.学习领域的设计

4.故障现象的情景选择

5.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

6. 电子课件建设

7.仿真系统建设

8.实习实训项目开发

9.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

10,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包括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刘红

景万宝(企业)  张明星

3

2018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郭建东

张红喜(企业)  苏军

3

2018

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

刘英

贾杰(企业)

包海臣

3

2018

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

苏军

王月文(企业)  冯举文

3

2018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殷晓飞

连海瑞(企业)

乔峰

3

201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刘红

郭福峰(企业)  包海臣

3

2018

总  计

18

备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师与行业技术人员联合,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共同进行行动领域分析, 依据教学规律与职业规律,共同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依据工作任务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共同设计学习情景。

 

5.精品课、微课和慕课建设

在原有的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汽车电子商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机械制图》,院级精品课程《汽车销售与服务》、《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的基础上,加快核心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并在精品课程的平台上积极开展微课和慕课的建设,经费预算与建设申报时间见下表3-3-5-1。

3-3-5-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单位:万元

序号

课程名称

校企共建内容

建设目标

负责人

建设团对

经费

(万元)

完成

时间

1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课程负责人牵头、骨干教师参与,与行业技术人员联合,基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标准,共同进行行动领域分析, 依据教学规律与职业规律,共同开发学习领域,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共同设计学习情景,按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

自治区级

殷晓飞

包海臣

冯举文

3

2018

2

机械制图

自治区级

赵生虎

杨志荣

张丽霞

3

2018

续建完

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自治区级

刘红

包海臣

崔立堃

3

2018

续建完

4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院级

郭建东

张红喜(企业)  苏军

3

2018

5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院级

殷晓飞

连海瑞(企业)

乔峰

3

2018

6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院级

刘红

景万宝(企业)  张明星

3

2018

合计

18

6. 实习实训课程教学

 (1)校内实训阶段 

及时吸收高科技和社会文化等最新成果,充实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环节的考核方法。校内实习主要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检验、修理和调试,从而掌握其结构、原理、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内实习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基础阶段,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 教师的示范操作 

在实习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做好示范操作。

②实习中的及时指导 

实习中对一些零部件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一些标记的对正,以及一些间隙的测量、调整等关键步骤,学生不可能看一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完全模仿,有的知识点并不是完全明白,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这是实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③实习中的技能考核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考核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当场进行测评,给出成绩,注重过程考核,执行教考分离制度。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升华,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

(2)校外实习阶段

在修理厂进行岗位实习,教师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实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学生进入汽修厂后要遵守汽修厂的一切规章制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一段时间后各实习小组再分别进行岗位轮换,实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与师傅一起修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每天实习前要向学生讲清注意事项,提出实习要求,实习结束后要进行总结,鼓励表现好的同学,教育表现差的同学,交流维修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7.教材建设

要求必修课使用教育部高职高专优秀(或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及讲义≥90%;自编教材或讲义内容的改革力度大,使用效果好。依据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标准、行业标准,把典型学习领域任务作为一个课题,优化学习情景,整理修改教案、讲义、电子课件以及实训项目,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发核心课程教材。编写出适合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融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网络教学和实用性的特色教材。

3-3-7-1 校企共建特色教材计划      单位:万元

序号

待建设特色教材名称

建设目标

负责人

建设团队

经费

完成

时间

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编写教学内容

按照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工作过程中的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

2.以汽车故障现象为情景设计学习情景;

3.每一个大的学习情景可以分成几个学习项目,每一学习项目按照项目教学设计;

 4.每一课题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和单元测试内容。

5.教材要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刘红

景万宝

(企业)

张明星

2

2018

2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郭建东

张红喜

(企业)

苏军   

2

2018

3

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

刘英

贾杰

(企业)

包海臣

2

2018

4

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

苏军

王月文(企业)   冯举文

2

2018

5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殷晓飞

连海瑞

(企业)乔峰

2

2018

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刘红

郭福峰  

(企业)

张明星

2

2018

合  计

12

8.教学资源库建设

专业图书藏量≥1万册,专业期刊≥20种。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专业群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电子教材,并完善网上答疑、互动等功能。在3年内完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等6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形成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资源系统,为专业群师生及其他院校所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见表3-3-8-1

3-3-8-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表单位:万元

 

课程名称

建设内容

负责人

建设团队

经费

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1.学习网络平台设计方法,收集现有的教学资源;

2.核心课程标准

2.学习领域的设计优化

3.故障现象的情景选择

4.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

5.电子课件制作完善

6.仿真系统制作

7.实习实训项目开发

8,试题库、手册、技术参数整理

9.考核标准完善。

刘红

景万宝

(企业)  

张明星

4

2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郭建东

张红喜

(企业)

 苏军

4

3

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

刘英

贾杰

(企业)

包海臣

4

4

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

苏军

王月文(企业)  

 冯举文

4

5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

殷晓飞

连海瑞

(企业)

乔峰

4

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刘红

郭福峰  

(企业)

张明星

4

合  计

24

9.教学方法与手段

围绕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具体要求是:

    (1)在教学中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组织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2)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3)推行项目教学法。精心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在每一项目中通过“项目引入——任务提出——分组设计——讨论方案——完成项目任务——教学评价——总结提高”,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仿真、动画、图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发挥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0.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1)完善校企共建的教学质量体系 

①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制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条件保障、专业设置与调整等进行系统化规划设计,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控制”,确保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目标的一致性。 

②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成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有机结合。建立由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检查等环节组成的全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规范和创新“生产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职业教育及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③实施“四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重点探索专业群、企业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作用,发挥专业群资源整合优势,成立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机构,由企业专业人士、生产一线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建立专业技能标准和技能考核题库、实训项目库等教学文件,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标准,考核评价有标准。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④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依托行业、企业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生产过程、教学组织、成绩评定、产品销售等共同管理,探索校企共管运行机制。成立校企成员岗位互聘的组织机构,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校企共管制度,岗位互聘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制度,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制度,专任教师下企业制度,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监控、分析、反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专、兼职教师教学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等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制度。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2)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①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把关。 

②建设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实时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为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 

③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建立由学生代表、毕业生、教师、系部、用人单位等组成的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及时反馈、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使信息反馈系统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 

④完善双指导教师制度。建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内校外双指导教师制度,校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不低于50%。 

⑤健全院系“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建立过程监控以系为主、结果监控以学院为主,企业参与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⑥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督导机构。校企合作教学督导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检查、督导。 

 (3)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面共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吸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学生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权,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密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请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人员讲授实践性课程,按照生产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学生,将生产标准、成本指标、安全标准等融入到教学质量标准中。改革传统以知识点为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探索生产型课程的课程管理、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4)发挥数据平台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利用数据平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估、自我评价,每年形成院、系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分析报告,成为学院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成为学院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成为学院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形成教学过程以数据平台为基础,学院评价以数据平台为基础,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分析报告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计划安排见表3-3-10-1。

 3-3-10-1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计划安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内容

预期成果

经费

责任人

合作企业

1

质量标准

1.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评价标准及运行管理制度;

2.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2

刘红

王昭辉

(企业)

内蒙古利丰汽车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呼和浩特雷诺4S店

2

质量监控

2

3

质量评价

2

小 计

6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在教师引进和培养过程中优化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强化专兼职教师职业教育的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和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和考核等管理办法。

 ①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遴选标准: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科研水平,主持过中型技术开发项目;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有过硬的专业建设能力;能指导课程开发,能熟练驾驭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培养:在现有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通过到国外进修、高校深造和企业锻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业内知名专家,重点带动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3-4-1  专业带头人建设目标

序号

姓名

完成时间

培养途径

培养目标及具备能力

1

刘红

2018年

国内外进修、高校深造和下企业锻炼,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带领本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1.具备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2.成为专业建设的龙头,主持专业建设各项工作。

3.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

4.牵头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建设。主持一门精品课程建设。

 

2

外聘

2018年

1.职业教育理论学习;

2.参与专业建设规划教学、课程改革;

3.引领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企业技术服务,参加横向课题研究;

4.指导青年教师实践锻炼。

1.能进行专业岗位能力调研分析;

2.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建设指导能力;

3.具有整合校企资源、开展一体化教学的能力;

4.指导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和专业建设;

5.具有将行业最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能力。

②骨干教师的培养

标准:具有扎实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改革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一门以上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教学并深受学生好评。

措施:在专业现有的教师中选拔6名能力强、表现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培养方向主要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自动变速器检测与维修、汽车车身维修。通过到国内外相关专业的高校学习交流,国内知名企业参观考察及挂职锻炼等方式,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引进:从其他高校或企业引进2名,调入或兼职。

3-4-2 骨干教师建设计划

序号

姓名

培训地点

培养后应具备技能素质与教研能力

1

苏军

一汽大众学习

成为本专业建设和课程研发的核心教师团队,主持开发打造本专业的精品课程,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专业水平,每人要承担两科以上专业课,并能指导专业实习项目,胜任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能指导学生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2

张明星

3

李文生

上海大众学习

掌握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参与企业的工程技术改造,能够编写专业教材,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篇,具备“双师”素质,在专业群其它专业胜任2门课程。

4

殷晓飞

5

李培丽

长安汽车学习

掌握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能够编写专业教材,具备“双师”素质,在专业群其它专业胜任2门课程。

6

刘英

③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鼓励教师进行科技开发、应用、生产或推广工作。努力达到参加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50%。要求教师5年内取得院校级以上科研成果不少于3项,取得优秀教学成果或高教研究成果不少于3项。5年内教师人均发表的论文不少于3篇。

选拔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学历提升、业务进修、拜企业技术专家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每年至少安排2名教师下厂学习锻炼;规定专任教师3年内必须有四到六个月时间在企业锻炼,以提高其新技术与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和汽车修理厂的优势,对所有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要求新教师三年内达到“双师”素质,现有专业教师中未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在两年内达到“双师”素质。

 

3-4-3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措施

序号

培养人员

培养内容

实践企业

1

赵生虎  郭建东

参加生产实践,主要岗位:一级、二级维护保养,发动机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变速器维修以及底盘大修、发动机大修、制动系统维修等以及生产管理。

利丰一汽大众4S店

2

刘红   李文生

上海大众4S店

3

乔峰  陕路凯

长安福特4S店

4

包海臣 张明星

参加生产实践,主要岗位:汽车车身电控技术维修、汽车钣金技术、电脑喷漆技术。

别克4S店

5

李培丽 刘英

汽车营销管理、汽车拆装一级、二级维护保养。

内蒙古环成汽贸公司

6

引进人员培训

发动机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变速器维修以及底盘大修、发动机大修、制动系统维修等。

汽车维修企业

④兼职教师的引进、聘用

高薪聘用12名在汽车生产业和汽车后市场知名的技术骨干和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把企业的工作过程、岗位能力要求等引入教学中,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参与实训课题和实训岗位制定,参与实用性教材编写和应用性课题研究,带动本专业专任教师提高双师素质。

3-4-4 兼职教师培养计划

序号

姓名及人数

所属企业

培养目标

1

2人

内蒙古利丰汽车行有限公司

1.汽车发动机维修

2.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

2

2人

东风瑞达起亚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3

2人

呼和浩特新城区环成汽修厂

4

2人

内蒙古众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1.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

2.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5

窛志平

呼市万事达汽车行

6

姚飞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7

张继峰

华泰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1.汽车钣金维修

2.汽车电路维修

3.教学方法

8

陈文杰

呼和浩特市际宏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注:三年内完成培养兼职教师12名。

⑤青年教师培养

要求: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达到“双师”素质要求。

措施:采用一对一帮带的方法,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到汽车维修企业实践锻炼等,逐步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综合能力。

 

表:3-4-5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序号

姓名

来源

培养目标

1

陕路凯

高校研究生

 

(共引进4人)

 

1.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

2.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技术(1人)

3.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1人);

4.汽车电路维修(2人)。

2

青年教师

表: 3-4-6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及经费预算

序号

项目

人数及姓名

经费预算及进度安排(万元)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合计

1

专业带头人

 内培 养

刘红

5

10

5

20

聘用

外聘

2

2

2

6

2

骨干教师

校内培 养

郭建东、包海臣、李文生、殷小飞、苏军

12

12

12

36

聘用

待定

4

4

4

12

3

双师素质队伍建设

教研室教师12人

7

7

6

20

4

兼职教师聘用

从合作企业选拔12名技术人员

12

12

12

36

5

青年教师培养

陕路凯等新教师4人

8

4

4

16

总 计

 

50

51

45

146

(五)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要求,建设和不断完善与专业学习领域相对应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中心,能完成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训练;继续扩建校内汽车修理厂,不断拓展业务,实现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与维修等校内顶岗实习,最终建成融教学、生产、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见表3-5-1-1。设备明细见(4)附表新增主要设备清单。

3-5-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室建设规划一览表

序号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主要功能

 

负责人

金费合计(万元)

金费预算及进度

2016

2017

2018

1

扩建钳工实训车间

钳台,台钻,立钻,工卡量具

钳工实习

郭建东

8

 

8

 

2

扩建焊接车间

亚狐焊机,交、直流焊机

焊接实习

郭建东

2

 

2

 

3

扩建发动机构造检修实训室

新增日系、大众、雪铁龙、通用和国产拆装用汽油发动机各5台(带翻转架),二手整车8台(与以上车系对应)柴油机2台,配套修理设备及工具8大套,多媒体设备,相关技术资料等

汽车专业群一体化教学,发动机拆装、检修实训、校内外培训与鉴定

刘红

24

24

 

 

4

扩建汽车底盘检修实训室

新增汽车底盘各总成解剖台3,传动及驱动系总成,制动系统实训台,电控动力(液体)转向实训台,麦弗逊悬架教学系统各2台,底盘拆装维修专用工具10套多媒体设备,相关技术资料等

汽车底盘拆装、检修、培训与鉴定

郭建东

25

25

 

 

5

扩建汽车变速器一体化实训室

手动变速器总成(各车系)5套,自动变速器总成(各车系)5套,发动机附自动变速器实验1台,工具、资料等

汽车底盘拆装、检修、调整,培训与鉴定

殷晓飞

24

13.6

10.4

 

6

扩建汽车电器检修实训室

新增各车系成套电路、电器总成20套,仿真电路实训台各车系共9台、汽车专用维修检测设备20套,技术资料等

汽车电器拆装、检修、培训与鉴定

张明星

36

36

 

 

7

新建汽车电子检修实训室

汽车音响设备,中控门锁、电动车窗,汽车导航系统及相关设备(国产),汽车防盗系统(红旗、别克、奥迪),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资料等

进行一体化教学;

学习汽车常见电子产品的检修和维护

海臣

23

 

23

 

8

扩建汽车空调检修实训室

新增自动空调试验台(带发动机),空调维修专用工具6套、冷媒加注机1台、电子检漏仪1个、荧光测漏成套件1套、拆装用空调各总成4套等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认识、检修、培训与鉴定

包海臣

16

 

16

 

9

新建电控发动机实训室

二手电喷车(红旗、捷达、别克、丰田)各1辆,教学考核台架(丰田、捷达、别克系列);汽车电控设备实训台(各系),各种传感器系列实验箱2套,电控汽车喷射系统组件(各型)10套,汽车智能诊断仪金德K81,红旗、捷达、别克、丰田技术资料等

汽车专业群一体化教学,电控发动机及电控系统拆装、检检测实训、校内外培训与鉴定

刘红

62

62

 

 

10

扩建汽车整车故障诊断、维修实训室

整车,电脑解码器金德K81,电脑解码器元征X431A+电脑解码器,便携式发动机分析仪,配套技术资料

汽车专业群一体化教学,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泊检测实训、校内外培训与鉴定与企业共同研发项目

刘红

80

40

30

10

11

新建汽车综合检测线

底盘测功机,轴重仪制动,测滑,车速表检验台,全自动灯光,声级计,控制电脑和软件系等

满足学生试验、实训教学;

满足为社会服务,科研使用

包海臣

30

 

 

30

12

新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在线检测实训考核系统、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实训台、纯电动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实训台等

新建新能源汽车检修实训

刘红

117

100

17

 

13

扩建汽车修理厂

汽车修理厂设备补充

学生校内顶岗实习

张世昌

80

40

30

10

合计

 

527

340.6

136.4

50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在巩固、稳定原有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合作内涵,使企业利益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校企双赢的共同发展。据此再拟建9个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7个,扩大“实训厂区”;与呼和浩特市利丰汽车行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青岛五菱汽车等合作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实施“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良好基础。建设项目见表3-5-2-1。

3-5-2-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拟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负责人

经费预算及进度(万元)

2016

2017

2018

小计

1

呼和浩特市利丰汽车行有限公司

包海臣

1

1

1

3

2

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

殷晓飞

1

1

1

3

3

青岛五菱汽车

刘红

1

1

1

3

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刘红

1

1

1

3

5

包头华源众诚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郭建东

1

1

1

3

6

内蒙古亿阳汇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郭建东

1

1

1

3

7

恒生矿业有限公司

刘英

1

1

1

3

8

鸿富锦天津分公司

殷晓飞

1

1

1

3

9

华泰汽车

刘英

1

1

1

3

10

呼和浩特起亚汽车4S店

李培丽

1

1

1

3

11

呼和浩特雷诺4S店  

李培丽

1

1

1

3

12

长城哈佛汽车4S店

刘红

1

1

1

3

13

呼和浩特哈飞4S店

陕路凯

1

1

1

3

14

内蒙古奥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郭建东

1

1

1

3

15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赵生虎

1

1

1

3

16

上海大众4S店

赵生虎王美

1

1

1

3

17

鄂尔多斯市庞大华明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苏军

1

1

1

3

合计

17

17

17

51

(六)实习实训内涵建设

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汽车实训基地。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工作过程和任务来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布置及设备配置,按照当今汽车后市场的需求,在各个实训室引入相应的岗位和实训内容,并引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行业标准,实现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管理,汽车修理厂市场化运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提高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校内实训实习管理

 “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按照维修车间、公司要求,完善成套的现场管理制度。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实训目标系列化,实训过程规范化,实训结果标准化,实训考核定量化。

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专职教师和企业骋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考察。建立实训档案,确保每个学生的实训质量,以便学生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时有针对性的安排,做到人尽其才。

    2.校外顶岗实习机制

 校外顶岗实习由学院教务科统一安排,会同顶岗实习企业的指导教师来共同完成顶岗实习教学计划。以企业管理为主,专业教研室专人带队辅助管理,分成小组进行顶岗实习。经费投入及建设计划见表3-6-1。

              3-6-1 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和制度建设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制度建设项目

   建设标准

    资金投入预算

负责人

建设团队

2016

2017

2018

1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资料及设备管理

按现代维修企业的管理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1

1

1

殷晓飞

赵金成、郭建东、石茂玉、包海臣

2

各类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

1

1

1

殷晓飞

张世昌、张红喜、刘红、张斌、李文生、包海臣

总    计

         6

(七)社会服务

1.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充分发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的职业技术培训功能,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劳动部门携手为社会开展汽车修理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500人次/年。驾校面向高职园区内六所院校的50000多名学生和2400多名教工及社区人员提供驾驶员培训服务。按每年入学新生的10%计算,即参加汽车驾驶培训500人次/年。

2.专业科技服务

充分发挥汽车专业实训基地作用,成为呼和浩特地区中小型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以不同形式为中小企业进行设备维修、设备技术改造和升级,同时对合作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建设期内,使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益达12万以上,促进我院教师产学研积极性的提高。

3.对外交流与合作

重点对口支援大学城各职业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同时扩大示范效应辐射周边地区兄弟院校,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计划培训呼和浩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教师10人次/年;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培训企业员工30人次/年。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安排详见表3-7-1

3-7-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安排表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要求

服务单位或服务领域

经费

责任人

技术服务

提供汽车技术服务,开展汽车高新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合作企业

3

殷晓飞

承办技能大赛

行业、企业、职业院校。

社会培训

职业技

能鉴定

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培训500人次/年。

汽车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社会专业技术人员。

3

师资培训

培训教师10人次/年。

区域内同类院校。

行业企业培训

共培训企业员工30人次/年。

合作企业

对口支援

开展师资培训,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区域内同类院校

3

小 计

9

(八)专业群建设

1.建设思路

根据汽车制造业和汽车后市场的岗位需求,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带动 “ 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车辆工程”专业快速发展,形成汽车专业群整体发展的格局。

继续改善专业群校内实训条件,增设汽车营销实训室、多媒体仿真实训室、钣金喷漆实训室,为专业群提供更好的汽车技术实训条件。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改善结构、补充所缺、适当扩大教学团队规模、提高“双师”素质。

专业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参照重点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开展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建设2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下图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及其对应的职业岗位。                                      

 

 

 

 

 

 

 

3-8-1-1 专业群及其对应的职业岗位

2.建设内容

1)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和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重点建设两门核心课程分别是《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电路分析》。专业群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见表3-8-2-1。

  

3-8-2-1专业群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规划  单位:万元

序号

课程名

建成时间

建设内容

经费

负责人

建设团队

1

《汽车销售与服务》

2018年

1.核心课程标准

2.电子课件建设

3.建成网络教学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库

3

刘红

绍辉 李培丽  

2

《汽车电路分析》

2018年

3

包海臣

  张明星 陕路凯

合计

6

 

2 精品课、微课和慕课建设

在精品课程的平台上积极开展微课和慕课的建设。专业群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见表3-8-2-2。

3-8-2-2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单位:万元

序号

课程名

建成时间

建设目标

经费

负责人

建设团队

1

《汽车电路分析》

2018年

院级

3

包海臣

  张明星 陕路凯

2

《汽车销售与服务》

2018年

续建

3

刘红

王绍辉 李培丽

                         合计

     6

3)特色教材、讲义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团队,根据专业群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组织编写出适合本专业的特色教材。教材必须以岗位能力为依据,适用一体化教学、项目训练,具有实用性强的特色。专业群特色教材、讲义建设计划见表3-8-4-1。

 

 

3-8-3-1专业群特色教材建设   单位:万元

序号

教材名

建成时间

建设内容

经费

负责人

建设团对

1

《汽车销售与服务》

2018年

1.电子课件建设

2,实训课题PPT建设

2.建成网络教学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库

4

刘红

王绍辉 李培丽

2

《汽车电路分析》

2018年

4

包海臣

  张明星 陕路凯

合计

8

4)教学团队建设    

按照专业群建设思路,组建专业群教学团队。以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汽车电子专业带头人一名;培养汽车电子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骨干教师6名,引进骨干教师2名。

                  3-8-3-2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单位:万元

专业群师资队伍培养项目

姓名

  培养目标

培养途径

金额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

待定

成为该专业带头人,

1.熟悉该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2.能够开发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两门以上教材;

3.能够胜任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引进(从企业或高校引进符合专业带头人的标准)

清华大学汽车学院进修半年以上,德国培训一个月。

15

 骨干教师培养

刘英、苏军、殷晓飞、张明星

1.熟悉汽车电子应用技术;2.能够胜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相关电路分析及实践教学。

上海大众进修3-4个月

14

刘红

1.熟悉汽车营销方法;

2.能够策划营销方案;

3.能够胜任营销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商贸大学进修半年

5

骨干教师聘用

待定2人

能够胜任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企业

12

     合  计

46

6)专业群实训设备建设  

汽车电子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所开设课程,有一大部分与汽车检测专业相通,可实现资源共享,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加部分设备,即可满足专业群需要。

 

3-8-3-3专业群实训设备建设计划    单位 万元

专业群

实习实训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预计总价

功能

负责人

汽车电控实训室

CAN-BUS教学系统

5

5

汽车电子检测实训

刘红

汽车电子控制实训系统(全车控制系统)

5

20

汽车电子传感器通用测试系统

6

5

DP-51PRO.NET型单片机综合开发平台

10

4

汽车商务实训室

汽车销售与管理软件与设备

2

20

汽车营销实训

 

刘红

总计

54

四、预期效果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逐步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家级示范专业,在西北地区起到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示范作用。

    1.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

    形成了“前校后厂,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中突显“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理念,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92%以上。

    2.成为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示范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带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并取得实质性阶段性成果,形成良好的教学运行模式;建成了一支双师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改善了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使实训设备数量和质量满足教学需要,构建出良好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使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成为可以向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推广的示范专业。

    3.社会服务的示范

充分发挥高水平示范性专业的作用,承担起示范院校的责任,技能鉴定考核500人次/年,为企业培训员工30人次/年,培训教师10人次/年,同时成为自治区同类院校的教师培训基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示范基地。

五、经费预算与进度

本项目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两个专业的发展。项目建设总经费1000万元,其中举办方投入资金711万元,学校投入资金289万元。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0万元,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134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46万元,实习实训条件建设581万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9万元,专业群建设120万元。

项目经费预算与进度,见表5-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项目资金预算汇总表和表5-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进度表。

表:5-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项目资金预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举办方投入

学校投入

 

2016

年度

2017

年度

2018

年度

小计

2016

年度

2017

年度

2018

年度

小计

车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2

1

1

4

 

 

 

 

4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1

1

1

3

 

 

 

 

3

制度建设

1

1

1

3

 

 

 

 

3

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10

6

20

20

学习领域标准建设8门

 

 

 

 

8

8

8

24

24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6门

 

 

 

 

6

6

6

18

18

精品课程6门

 

 

 

 

6

6

6

18

18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6门

 

 

 

 

8

8

8

24

24

教学资源库建设6门

 

 

 

 

8

8

8

24

24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

 

 

 

 

2

2

2

6

6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

 

 

 

 

7

12

7

26

26

骨干教师

 

 

 

 

16

16

16

48

48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7

7

6

20

20

聘任兼职教师

 

 

 

 

12

12

12

36

36

青年教师培训

 

 

 

 

8

4

4

16

16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硬件建设

340.6

136.4

50

527

 

 

 

 

527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7

17

17

51

 

 

 

 

51

内涵建设

1

1

1

3

 

 

 

 

3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技术服务

 

 

 

 

1

1

1

3

3

社会培训

 

 

 

 

1

1

1

3

3

对口支援

 

 

 

 

1

1

1

3

3

专业群

建设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2门

2

2

2

6

 

 

 

 

6

精品课程建设2门

2

2

2

6

 

 

 

 

6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2门

3

3

2

8

 

 

 

 

8

师资队伍建设

15

15

16

46

 

 

 

 

46

实训条件建设

18

18

18

54

 

 

 

 

54

合  计

402.6

197.4

111

711

95

102

92

289

1000

 


 5-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项目建设进度表

建设内容

2016年度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7年度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8年度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汽车专业校企

合作

平台

建设

预期目标:

成立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设立专业建设工作部和社会服务工作部,组建专家组、校企合作办公室,建章立制,制定年度专业建设工作计划。

验收要点:

1、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文件、委员会章程、运行管理办法;

2、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及例会记录。

负责人:刘红 、张红喜

 

预期目标:

成立1个企业专家工作站和3个教师工作站,制定企业专家工作站及教师工作站管理相关制度。

验收要点:

1、企业专家工作站及教师工作站成立文件,会议记录、报告;

2、企业专家工作站及教师工作站管理制度、功能与职责;

3、企业专家工作站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运行机制;

4、教师工作站师资培养运行机制。

负责人:刘红 、张红喜

预期目标:

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职能,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平台,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目标。

验收要点:

1、年会相关资料(会议记录、决议等);

2、企业专家工作站及教师工作站运行记录,成果材料;

3、“校中厂”、“厂中校”全年接纳100人次实训任务;

4、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部、社会服务部工作总结。

负责人:刘红 、张红喜

运行

机制

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调研,制定实施方案。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双赢分析材料;

2、兄弟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研报告;

3、校企合作工作运行机制实施方案。

负责人:包海臣、郭建东

预期目标:

优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施方案。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运行资料;

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施方案修订稿。

负责人:包海臣、郭建东

 

 

预期目标:

完成各运行机制方案的评审、验收及总结。

验收要点:

1、各运行机制方案的评审报告;

2、各运行机制方案的总结及验收报告。

负责人:包海臣、郭建东

 

 

制度

建设

预期目标:

制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初稿。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初稿;                  

2、《专业建设工作部管理细则》初稿

3、《教师培训与企业锻炼实施细则》初稿;

4、《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共建共管细则》初稿;

5、《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细则》初稿;

6、《社会服务部管理细则》初稿。

负责人:殷小飞、赵生虎

预期目标:

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初稿。

验收要点:

1、管理制度实施小结;                  

2、管理制度修订稿。

负责人:殷小飞、赵生虎

 

预期目标:

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

验收要点:

1、专家评价意见、企业反馈意见;

2、各项制度实施总结报告;

3、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制度汇编。

负责人:殷小飞、赵生虎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预期目标:

初步形成 “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合作企业、汽修厂、驾校为依托,深化“前校后厂”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手段,为实现“学训交替”的教学运行提供保障。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模式论证材料准备。

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

深化 “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继续优化“学训交替”运作方式,解决好分段教学时间与企业生产矛盾的关系,逐步完善“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总结材料。

2、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

完善“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模式论证报告。

负责人:刘红

 

学习领域标准建设

预期目标:

在企业专家和校内外课程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参照汽车维修岗位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重组,启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路分析》8门课程标准开发。

验收要点:

1、提供8门课程标准准备材料;

2、提供8门课程标准论证准备报告。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在企业专家和校内外课程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参照汽车维修岗位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重组,完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等8门课程标准开发。

验收要点:

1、按照新的课程体系,确定学习领域各单元的内容,学时和主要情景的设计;

2、完善8门课程标准材料;

3、完善8门课程标准论证报告。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在企业专家和校内外课程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参照汽车维修岗位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重组,完成《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路分析》等8门课程标准开发。

验收要点:

1、按照新的课程体系,确定学习领域各单元的内容,学时和主要情景的设计;

2、提供8门课程标准材料;

3、提供8门课程标准论证报告。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预期目标:

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形成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框架,组建课程团队,到企业进行调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启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门专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等6门课程开发的调研与论证,确定课程开发的框架;

2、组建课程团队,到企业进行调研,课程开发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完善6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

验收要点:

1、完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等6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完成6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启动《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续建《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1、组建课程团队;

2、探索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建设模式,按实际工作任务划分教学单元;

3、聘请现场技术专家、课程建设专家参与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考核方法等方面开展课程建设。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完善6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的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

验收要点:

1、完善《《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等6门精品课程开发。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课程评价贯穿于课程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完成6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开发的学习情景、开发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制作、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标准。

2、完成《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达到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标准。

3、完成《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达到自治区级优质精品课程标准。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预期目标:

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际,体现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验收要点:

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门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负责人:各教材负责人

 

预期目标:

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进展,结合教学设备,开发实用、好用的教材。

 

验收要点:

1、按教材编写实施方案的进度开展工作;

2、提供6门教材的部分样章。

负责人:各教材负责人

预期目标: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际,校企合作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验收要点:

 1、 提供《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门教材样本。

负责人:各教材负责人

教学资源库建设

预期目标: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重点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

验收要点:

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资源开发实施方案;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重点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

验收要点:

1、课件开发实施方案;

2、提供部分专业标准库、专业信息文献库、多媒体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等。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重点加强网络教学课件开发,完成网络资源库建设。

验收要点:

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汽车车身修复与涂装》、《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资源库开发。

负责人:各课程负责人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监控和评价的调研。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监控和评价的调研报告;

2、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资料;

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

构建质量标准、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

验收要点:

1、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资料;

2、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内外双指导教师制度;

3、各方考核标准及评价标准。

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涵,形成规范与稳定的质量评价制度。

验收要点:

1、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资料;

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3、企业考核的评价制度;

4、职业技能鉴定材料。

负责人:刘红

 

教师队伍建设

引进与培养专业带头人

预期目标:确定1名校内专业带头人和1名企业专业带头人为培养对象。

验收要点:

1、全面启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主持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和核心课程建设。

责任人:堵根民

预期目标:继续培养,逐渐成熟。

验收要点:

1、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主持课程体系改革和核心课程建设;

3、基本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4、参与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

责任人:堵根民

预期目标:完善培养,成熟。

验收要点:

1、在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主持完成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核心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

3、指导青年教师;

4、参加企业技术改造;

5、完成特色教材编写并出版;

6、完成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责任人:堵根民

骨干教师

预期目标:

确定6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引进2名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1、4名培养对象具有汽车维修资格证书;

2、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责任人:赵生虎

预期目标:

继续对8名骨干教师的培养

验收要点:

1、有4名培养对象具有汽车维修技能资格证书;

2、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责任人:赵生虎

预期目标:

完善对8名骨干教师的培养

验收要点:

1、全部培养对象具有汽车维修技能资格证书,能承担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

2、完成精品课建设。

责任人:赵生虎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拟定10名专业教师为培养对象,到校内企业及相关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更新知识。

验收要点:

1、有50%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责任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继续对10名专业教师的培养,到校内企业及相关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更新知识。

验收要点:

1、有80%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责任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完善对10名专业教师的培养

验收要点:

1、完成对14名专业教师的培养,到校内企业及相关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有90%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责任人:张世昌

聘任兼职教师

预期目标:

聘请4名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1、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让其参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实习;

2、邀请行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

责任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聘请4名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1、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让其参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实习;

2、邀请行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

责任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聘请4名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1、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让其参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实习;

2、邀请行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

责任人:张世昌

青年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新招1名青年教师。

验收要点:

1. 采用一对一帮带的方法,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2.到汽车维修企业实践锻炼等,逐步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综合能力。

责任人:张丽霞

预期目标:

新招1名青年教师,分方向培养2名年轻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

验收要点:

1.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技术1人;

2.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1人;

责任人:张丽霞

预期目标:

新招2名青年教师,,完成4名年轻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验收要点:

1. 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达到“双师”素质要求。

2、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技术1人,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1人,汽车电路检测2人。

责任人:张丽霞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汽车发动机构造检修

实训车间

预期目标:实现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检修和常见故障排除的实训功能。按照专项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开展学生的校内实训。

验收要点:

1、完成发动机实训车间的建设;

2、在车间内完成发动机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3、完成各车系30台发动机及翻转架的购置,发动机实训工位数到40个;

4、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课题与实训指导书。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成发动机实训车间、课题的建设;实训车间正常使用;能完成教学、实训培训、鉴定等工作。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示范。

验收要点:

1、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开出率100%;2、为专业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提供发动机实验和实训服务;

3、为社会提供发动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4、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服务。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

1、完善车间的全部建设内容,成为地区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实训基地;

2、为兄弟院校、社会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验收要点:在完成实训、培训、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

责任人:刘红

 

 

汽车底盘构造检修实训车间

预期目标:实现汽车底盘的拆装、检修和常见故障排除的实训功能。按照专项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开展校内实训。

验收要点:

1、完成底盘实训车间的建设;2、在车间内完成底盘构造与检修一体化教室的建设;3、完成电控转向、悬挂实训台、传动系总成、制动系实训台ABS示教板、麦弗逊悬架教学系统的购置。

4、与企业共同开发汽车底盘实训课题。修订补充实训指导书。

责任人:郭建东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成底盘实训车间、课题的建设;实训车间正常使用;能完成教学、实训培训、鉴定等工作。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示范。

验收要点:

1、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开出率100%;2、为专业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提供发动机实验和实训服务;

3、为社会提供发动机项目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4、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服务。

责任人:郭建东

预期目标:

1、完善车间的全部建设内容,成为地区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实训基地;

2、为兄弟院校、社会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验收要点:

在完成实训、培训、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

责任人:郭建东

 

 

 

汽车变速器一体化实训室

预期目标:实现汽车手动、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检修和常见故障排除的实训功能。按照技能模块化课验收程体系要求,开展校内实训。

验收要点:1、完成拆装用手动和自动变速器的购置;2、完成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与企业开发实训课题。

责任人:殷晓飞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成变速器实训车间、课题的建设;实训车间正常使用;能完成教学、实训培训、鉴定等工作;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示范。

验收要点:1、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开出率100%;2、为专业群(汽车电子技术、车辆工程等)提供发动机实验和实训服务;

3、为社会提供变速箱项目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4、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服务。

责任人:殷晓飞

预期目标:完善车间的全部建设内容,成为地区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实训基地;2、为兄弟院校、社会提供专业优质服务;3、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的示范。

验收要点:在完成实训、培训、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

责任人:殷晓飞

汽车电器

原理与维修实训室

预期目标:完成汽车电器、电路实训条件,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验收要点:

1、完成仿真设备的安装、调试;

2、完成二手车的购置;

3、完成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责任人:张明星

预期目标:建成较完善的电路实训室,实现常见汽车电器和电路方面实习的校内化。

验收要点:

1、进一步完成仿真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实训项目指导书建设;

2、完成二手车的购置和实训内容;

3、满足学生能够实习实训。

责任人:张明星

预期目标:完善车间的全部建设内容,成为地区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实训基地;2、为兄弟院校、社会提供专业优质服务。3、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的示范。

验收要点:

1、在完成实训、培训、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

责任人:张明星

汽车电子检修实训室

预期目标:具备汽车常用电子产品部分实训条件,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验收要点:

1、自制电动车窗等实训设备;

2、参考技术资料,完成常见汽车电子设备实习课题制订。

责任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完成汽车电子实训车间、主要设备和课题的建设;实训车间正常使用;能满足教学、实训等工作。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音响、中控门锁等设备的购置。

2、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开出率100%;2、为专业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提供实训服务;

3、为社会提供电子检修项目的培训;

4、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服务。

责任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完善汽车常用电子产品实训条件,满足学生实习需要。2、为兄弟院校、社会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验收要点:

1、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培训学生200人次;2、为专业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提供实验和实训服务;3、为社会提供汽车电子项目的优质培训服务;4、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服务。

责任人:包海臣

电控发动机实训室

预期目标:基本满足汽车电控发动机实训条件,满足学生对各种检测仪器使用的实习需要。

验收要点:

1、完成4台整车的购置;

2、完成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的购置;

3、完成各种传感器实验箱和电控系统组件的购置;

4、完成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完善汽车电控发动机实训条件,满足学生对各种检测仪器使用的实习需要。实训室正常使用;完成培训和鉴定工作;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样板。

验收要点:

1、完成教学考核台架等设备的购置;

2、完成相关课的设置;

3、完成实习教材的编订;

4、按教学计划实训项目开出实训课题并完善;

5、为专业群服务,为兄弟院校提供服务。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成为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的汽车电控发动机实训、服务基地。

验收要点:

1、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培训学生300人次;;

2、为专业群提供电控发动机实验和实训服务;

3、为社会提供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4、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服务。

责任人:刘红

汽车空调检修实训室

预期目标:基本满足汽车空调实训条件。

验收要点:

1、完成2台空调设备的购置;

2、完成一体化教室的规化建设。

3、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

责任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完成汽车空调实训条件,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

验收要点:

1、完成多媒体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2、完成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

3、完成实训课题建设。

责任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检调检修实训室正常使,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的需求为兄弟院校提供服务和示范。

验收要点:

1、教学计划内实训项目开出率100%;为专业群和辐射专业提供空调检修实训。

责任人:包海臣

 

汽车整车故障诊断维修实训室

预期目标:对现有整车进行故障诊断实训,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课题和项目。

验收要点:

1、完成多媒体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2、购置部分二手车;

3、购置部分解码器;

4、购置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

5、购置举升器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实现对整车常见故障的设置及排除;学生通过实训可在学校掌握常见车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验收要点:

1、完成全部规化设备、仪器的购置、并完成全部安装和调整;

2、完成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实训教材的编写。

3、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课题和项目初步完成。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实训室正常使用,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满足专业群、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的需求;为其它学校及社会提供服务和样板。

验收要点:

1、有完善的校企共建实训资料;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居前位。

责任人:刘红

汽车综合检测线

预期目标:

进行建设一条检测线的市场调研,对内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教师搞科研,对外提供检测服务。

验收要点:

完成建设检测线的调研报告;

责任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完成检测线的规划设计方案。

验收要点:

1、完成场地建设方案;

2、完成设备购置方案;

责任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建一条检测线,对内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教师搞科研,对外提供检测服务。

验收要点:1、完成场地建设;2、完成底盘测功机、轴重仪、制动、测滑实验台的购置;3、完成全自动灯光仪、废气分析仪的购置;4、完成电脑软件的购置。

责任人:包海臣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规划及方案制订。

验收要点:

1、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调研报告;

2、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方案。

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完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新建,采购相关教学设备,实训室投入正常使用。

验收要点:

1、购置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在线检测实训考核系统;

2、购置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实训台、纯电动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实训台、综合诊断仪器等;

3、购置混合动力、纯电动新车。

4. 采购教学一体化设备。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实现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常见故障的设置及排除;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满足专业群、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的需求;为其它学校及社会提供服务和样板。

验收要点:

1、完成全部规化设备、仪器的购置、并完成全部安装和调整;

2、完成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实训教材的编写。

3、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课题和项目初步完成。

责任人:刘红

汽车修理厂

预期目标:

1、建成汽车修理厂;

2、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训功能得以发挥。

验收要点:

1、修理厂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

2、“前校后厂”的培养模式得以实施,并积累一定的经验。

3.能在厂内完成部分实践内容。

责任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1、完善的汽车修理厂;

2、不断扩大业务量。校内顶岗实训的能力不断提高

验收要点:

1、基体上具备二级修理厂的条件。

2、能容纳本专学生校内顶岗实习。

责任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1、在汽车修理行业有一定知明度。

2、业务量较大。

3、校内顶岗实训规范化。

验收要点:

1、完全具备二级修理厂的条件。

2、能完成本专学生校内顶岗实习。

责任人:张世昌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

扩建3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建3个校外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1、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

3、学生顶岗实习记录、实训报告。

负责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扩建3个校外实训基地; 新建3个“厂中校”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1、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2、学生顶岗实习记录、实训报告;

3、“厂中校”基地建设方案;

4、“厂中校”基地设备清单、协议、验收报告。

负责人:张世昌

预期目标:

扩建2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建3个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的运行。

验收要点:

1、实训基地运行及管理情况资料;

2、部分学生实习教学记录及实习鉴定;

3、“教师工作站”运行记录。

负责人:张世昌

 

实训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

验收要点:

1、实训室实训计划和管理制度;

2、校内实训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

3、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4、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办法;

5、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管理办法。

负责人:殷晓飞

 

预期目标: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

验收要点:

1、学生校内外实训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2、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负责人:殷晓飞

 

预期目标:

完成校内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融入汽车文化。

验收要点:

1、校内实训项目操作规程;

2、学生实训及教师指导档案资料库;

3、汽车企业文化长廊。

负责人:殷晓飞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预期目标:

提升教师的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验收要点:

1、解决1项企业技术难题的相关材料。

负责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

继续选派教师到为企业解决更多生产技术难题,各项产值收入达3万元以上。

验收要点:

1、解决2项企业技术难题的相关材料。

负责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

升级汽车培训项目,继续选派教师为企业解决更多生产技术难题,各项产值收入达5万元以上。

验收要点:

1、有1名教师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的相关材料;

2、解决3项企业技术难题的相关材料。

负责人:包海臣

预期目标:

汽车专业师资培训10人次,面向社会开展其它各类培训3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00人次。

验收要点:

1、培训协议;

2、培训计划与方案。

负责人:殷晓飞 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汽车专业师资培训10人次,面向社会开展其它各类培训3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00人次。

验收要点:

1、培训协议;

2、培训计划与方案。

负责人:殷晓飞  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汽车专业师资培训10人次,面向社会开展其它各类培训3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00人次。

验收要点:

1、培训协议;

2、培训计划与方案。

负责人:殷晓飞  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与兄弟学校签订对口支援意向书,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专业教师4人。

验收要点:

1、对口支援院校意向书;

2、培训教师个人总结及相关学习材料。

负责人:殷晓飞

预期目标:

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专业教师4名。

验收要点:

1、受援院校教师个人总结及相关学习材料。

负责人:殷晓飞

预期目标:

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专业教师4名。

验收要点:

1、受援院校教师个人总结及相关学习材料。

负责人:殷晓飞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优质核心课程

预期目标:

启动《汽车电路分析》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续建《汽车销售与服务》核心课程。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电路分析》、《汽车销售与服务》课程开发的调研与论证,确定课程开发的框架;

2、组建课程团队,到企业进行调研,课程开发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负责人:课程负责人

预期目标:

完善2门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

验收要点:

1、完善《汽车电路分析》、《汽车销售与服务》专业群课程开发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制作、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

负责人:刘红 李文生

预期目标:

完成2门工学结合的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开发,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实施生产性实训、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上有所创新。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电路分析》、《汽车销售与服务》2门专业群核心课程开发的教学课件开发、教学视频制作、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

负责人:郭建东 包海臣

专业群精品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

启动《汽车电路分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续建《汽车销售与服务》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1、组建课程团队;

2、探索课程建设模式,按实际工作任务划分教学单元;

3、聘请现场技术专家、课程建设专家参与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考核方法等方面开展课程建设。

负责人: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完善2门工学结合的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

验收要点:

1、完善《汽车电路分析》、《汽车销售与服务》课程开发的学习情景、开发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制作、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

负责人: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完成2门工学结合的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

验收要点:

1、完成专业群的《汽车电路分析》、《汽车销售与服务》精品课程开发。

负责人:包海臣

刘红

专业群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预期目标:

为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际,体现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验收要点:

1、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2、启动2门课程教材编写。

负责人: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结合专业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际,体现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验收要点:

1、提供《汽车电路分析》专业群教材样章;

2、提供《汽车销售与服务》专业群教材样章。

负责人:包海臣 刘红

预期目标: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际,校企合作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验收要点:

1、提供《汽车电路分析》专业教材样本;

2、提供《汽车销售与服务》专业群教材样本。

负责人:包海臣 刘红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确定汽车电子专业带头人一名;确定6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引进2名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1、8名培养对象具有汽车维修高级工资格证书;

2、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

继续对1名带头人和8名骨干教师培养。

验收要点:

1、全部培养对象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责任人:刘红

预期目标:

完善对1名带头人和8名骨干教师培养。

验收要点:

1、全部培养对象能承担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

2、完成相关核心课、精品课、教材等建设。

责任人:刘红

专业群实训条件建设

预期目标:

制定汽车电控实训室、汽车商务实训室建设方案,

验收要点:

1、实训室新建方案;

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

完成汽车商务实训室软件与仪器设备招标及购置。

验收要点:

1、招标文件;

2、仪器设备。

负责人:刘红

预期目标:

完成汽车电控实训室仪器设备招标及购置。

验收要点:

1、招标文件;

2、仪器设备。

负责人:刘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