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建设(2017)

2019年01月29日 20:41  点击:[]

 

药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团队是一支由13名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博士3人,硕士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具有双师素质型教师11人)。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在教学、团队建设、科研、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以科研促教学,开展科研工作

团队成员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进行科学研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使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2017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由团队主要成员组成的《生物技术创新科研团队》成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科研团队;《花青素提纯及其抗氧化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创新人才团队》于20177月申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的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团队,已通过百人计划管理部门审核。获得内蒙古教育厅项目2项。

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和内容聚焦于内蒙古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在完成呼和浩特市重大科研项目《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基础上,建成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分离提纯中试生产线。20175月,形成的《紫色马铃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及中试生产线》参加内蒙古首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并获银奖。

二、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

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为地区经济服务。学院在团队现有研究基础上,组建了政校企合作示范实体---呼和浩特马铃薯食用菌研究院。

20173月国家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李纪恒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云光中等领导到实训场地紫色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生产车间进行视察,对紫色马铃薯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以及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寄予希望,并勉励团队成员要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

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培育、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农村精准扶贫等工作。团队多名成员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服务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遍乡村,为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种田培训,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同时开展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与讲座。

 

   教学团队获内蒙古首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并获银奖

 

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种田培训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等领导来我实训基地视察

 

上一条: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下一条: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典型案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