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
(中草药方向)
(2017-2021)
二零一七年九月
一、 专业建设基础
(一)产业背景分析
中药行业是当今发展得最快的传统产业。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总价值已超过600亿美元,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国际传统药品市场将增长至1000万美元的销售规模。这无疑将给中国中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上,中国尚未走出原料输出国的圈子,这是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中药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药在治疗疾病、保健、美容、药膳等方面的消费量不断增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引种驯化、药用植物栽培及育种、中药材加工与饮片炮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生物技术制药、中药制剂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化化程度正在快速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保护药用动植物及昆虫资源,保护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种类,实施国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的蒙中药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材一直“只采不种”,而且对有的品种采取破坏性采挖方式,致使野生资源量越来越少。药材资源种植不力与大规模开发中草药的要求很不适应,从而形成了药材资源量少与中药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中草药种植的科技投入,挽救和恢复资源供应最是中草药产业化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我区的中药材在品种改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明显滑后与不足,在产业信息、服务体系、流通领域没有与国际、国内产业发达地区形成很好地对接,严重影响着内蒙古地区中药材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为了顺应我区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我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促进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中药材种植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引领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就需要中药材种植产业专门人才。
(二)人才需求分析
截至2017年,全国开设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学校共有18所,分别为云南农业大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西藏大学、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相关专业的设立,不能满足我区对中药材种植产业方面需求的专门人才。
内蒙古蒙中药材种植协会,是在政府加快向行业协会转移监管职能的大背景下,在内蒙占自区农牧业厅直接主管,具体指导下成立的。它将全区广大蒙中药材和产销户团结在协会周围,向会员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把握市场导向,向会员推广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扩大会员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以达到药材产销优质、高、稳产、高效的目的。蒙中草药学会和它的会员单位,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技能、懂政策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专门人才。
2017年4月27日,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与内蒙古蒙中药材种植协会签订了中草药栽培加工方向的学生订单培养协议。
在这样的前提下,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在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下开设中草药种植方向,培养中草药种植、营销人才对促进我区中草药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三)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优势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于2003年在原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生物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筹建。该专业的建立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形式的需求,旨在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2004年正式招生,通过十多年的建设,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自筹办以来,一直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2006年承担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药品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实训基地》项目,累计投入专项经费400万元,建立了完整的校内实验室。经过专业教师的协同努力,2006年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08年《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内教高函[2008]号)。2010年药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内教高函[2010]号)。
2.本专业现有基础
(1)师资力量雄厚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名(其中博士4名),占92%,;副高以上职称10人,占83%;专职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8人,占66%。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 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近五年专任教师主编、参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13本。主持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主持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重大科研项目2项,主持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普通科研项目1项,主持内蒙古自然基金3项。科研经费累计达到200多万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园艺技术专业现有教师12人,专任专业教师10人,兼职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具备高级职称的4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6人。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8人。形成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三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40多篇,出版教材10余部。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5项。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和园艺技术专业,集中了两大专业的优秀教师,师资力量雄厚。
(2)初步建立了“工学结合、多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实行“工学结合、多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素质教育贯穿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训交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初具规模
①校内实训室功能情况
表1 校内实训室功能情况表
名称 |
功能介绍 |
主要设备 |
房间号 |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 |
1.培养液的配制(母液的配置、工作液的配制); 2.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3.植物离体胚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茎尖脱毒培养等无菌培养技术; 4.愈伤组织的诱导等。 |
净化工作台、生化培养箱、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台式高速离心机、电子恒温不锈钢水浴锅、电子天平、铝合金光照培养架、酸度计、烘箱、冰箱等。 |
301 |
植物栽培实训室 |
1.植物播种技术; 2.植物苗期管理; 3.植物无土栽培; |
管道式无土栽培床;立式无土栽培架;墙壁式无土栽培架;花架;花盆等。 |
430 |
生物 技术 实验室 |
1.离心、透析、电泳、层析基本操作 2.蛋白质的性质检验及含量测定 3.糖类的性质检验及含量测定 4.蛋白质电泳实验 5.蛋白质的盐析、层析实验 |
电泳仪、电泳槽、层析系统、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离心机、电子天平、酸度计、超净台、药品柜等。 |
404 |
药物 制剂 实训室 |
1.粉碎、过筛和混合设备基本操作。 2.液体制剂、乳剂、混悬剂制备与鉴别。 3.酊剂和流浸膏剂。 4.栓剂、糊剂、散剂、颗粒剂制备和质量检查。 5.中药口服液制备。 6.膜剂、固体分散剂制备。 |
单冲压片机、固态药品包装机、液体药品包装机、膏状药品包装机、万能粉碎机、药筛、乳钵、电子天平、水浴锅、电热烘箱、冻干机等 |
515 |
生物化学实训室 |
1. 完成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如蛋白质的性质检验及含量测定、糖类的性质检验及含量测定和蛋白质电泳实验等。 2. 完成分析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滴定分析、重量分析、仪器分析等。 |
水浴锅、电炉、电子天平、超净台、药品柜等 |
234 |
②校外实训条件
现有校外实训基地一处,即土左旗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实习基地,共有260亩地,4个大棚,可供学生进行中草药的栽培育种实训的开展。
另外,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中草药班)目前与中草药协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中草药协会也负责为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提供校外实训基地。
(4)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在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实习实训的内涵建设。配套了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方法;校企合作成立实习实训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实习实训教学工作小组,规划指导和落实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初步形成了学生顶岗期间校企双方双重管理的运行机制,保证学生实习实训质量。
二、专业建设规划
(一)建设思路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实施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内教发【2013】9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学院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新“院内学仿真、院外顶实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突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注重专兼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完善科学、长效、过程化、人性化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二)总体目标
依托蒙中草药协会和相关协会单位,深化校企合作,紧密结合自治区蒙中药行业的发展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构建以中草药规范化栽培与管理,中草药品种识别、鉴定与选育,中草药加工、炮制及商品化生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与管理等领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的 “学训交替,循序渐进” 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创建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体系模块化组织。即围绕专业职业岗位模块化组织、以职业知识技能项目为导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驱动。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打造精品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开发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培养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比例高,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校企共建相对稳定的再现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把本专业打造成培养中草药种植加工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辐射带动内蒙古地区同类专业的发展。
(三) 具体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工学结合的 “学训交替,循序渐进” 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中草药规范化栽培与管理,中草药品种识别、鉴定与选育,中草药加工、炮制及商品化生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与管理等领域,分段进行单项技能训练,集成综合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基于工作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模块、中药材加工技术模块(加工、炮制)、中药材质量检测与管理模块(分析、养护)和中药材市场营销技术模块(物流、营销)等4大模块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重点建设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2门校企合作的特色教材。
表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表
课 程 名 称 |
建 设 内 容 |
开始时间 |
完成时间 |
药用植物学 |
①制订课程标准 ②实验实训指导书 ③制定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 ④制定电子教案、试题库、多媒体课件、视频 |
2017 |
2018 |
中草药分析技术 |
2017 |
2019 |
中草药炮制技术 |
2018 |
2020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
2018 |
2021 |
表3 特色教材建设规划表
课 程 名 称 |
建 设 内 容 |
开始时间 |
完成时间 |
中草药组培快繁技术 |
市场调研、制定课程标准、建设方案、特色教材和电子教材等。 |
2018 |
2020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
2018 |
2021 |
3. 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理论水平培养
希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来更新本专业教师职教理念,一方面派本专业教师到各职业技术学院观摩学习,把握高职教育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组织邀请职业教育专家讲学,从而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理论水平。
(2)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培养
目前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具有专任教师6名,到2021年,专任教师要达到12名。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100%。教师要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制定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计划到2021年安排5名教师到中草药相关企业进行锻炼实习。另外要在研究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实现本专业教师人人有项目,人人搞研究,实现到让科研带动教学,让教学促进科研的管理理念。承担的课题项目都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立项的,通过课题研究,迫使教师本人必须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必须亲自动手参与研究,进而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从而使教师业务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3)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究经验、成果、动态方面的交流探讨,互相切磋,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学带科研的良性互动,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通过举行课堂教学评比、说课评比、教师教学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学习教学技术、应用教学技术的热情,促进教师快速提高教学水平。
(4)外聘兼职教师培养
制定外聘教师的方案,收集外聘教师的信息,明确外聘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外聘教师的工作的管理和考核,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科研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完成某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参加校外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现有兼职教师2名。到2021年使外聘教师的人要达到5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实践课学时比例达总实践课的30%以上。
表4 专业带头人建设规划表
专业带头人 |
培养方式 |
培 养目 标 |
完成时间 |
1名 |
内部培养 |
1.具备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研及教改项目研发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提高专业开发能力、高职理论水平、具备最新的建设思路,主持专业建设各方面工作。 3.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 4.牵头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建设。 |
2020年 |
培养时间 |
人数 |
培养方式 |
培养内容 |
培 养目 标 |
2017-2018年 |
5 |
内部培养 |
学历提高、专业技能训练、高职教育理论学习、行业发展形势研究,企业锻炼,国培。 |
掌握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完成一些相关科研项目的合作开发,能够编写专业教材,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篇,具备“双师”素质,承担至少2门专业课程。 |
2018-2019年 |
2 |
2019-2020年 |
2 |
2020-2021年 |
1 |
表5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表
表6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建设规划表
培养时间 |
人数 |
培养单位 |
培养方式 |
2018-2019年 |
1 |
中草药行业相关企业 |
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必须以全脱产形式在实践锻炼单位接受学习和培训 |
2019-2020年 |
2 |
2020-2021年 |
2 |
表7 外聘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表
培养时间 |
培养方式 |
工 作 内 容 |
2017-2018年 |
企业引进 |
1.教学任务 2.校外教学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 3.顶岗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 |
2018-2019年 |
2019-2020年 |
2020-2021年 |
4.实训基地建设
到2021年,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综合教学环境。在现有的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药用植物、中药商品标本成列室和中药加工实训室2个校内实训室。
进一步完善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即土左旗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实习基地),可供学生进行中草药的栽培育种实训的开展。
表8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表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预 期 功 能 |
主要设备 |
完成 时间 |
建设 类型 |
1 |
药用植物、中药商品标本成列室 |
承担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分类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的实训任务。 |
常见药用植物标本、常见中成药商品标本 |
2019 |
新建 |
2 |
中药加工实训室 |
承担中草药炮制技术、中草药加工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实训任务。 |
变频卧式风选机、剁刀式切药机、平锅式炒药机、可倾式蒸煮锅、高温电热煅药机、翻版式烘干机等。 |
2020 |
新建 |
表9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
名 称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品牌专业 |
|
|
1 |
|
教坛新秀 |
|
|
1 |
1 |
人才培养模式 |
完成 |
|
|
|
专业带头人 |
|
|
1 |
|
骨干教师 |
5 |
2 |
2 |
1 |
“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 |
90% |
|
95% |
|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
2 |
1 |
1 |
1 |
优质核心课程 |
1 |
1 |
1 |
1 |
特色教材 |
|
|
1 |
1 |
校内实训室(新增或改造) |
|
1 |
1 |
1 |
“校中厂”实训基地 |
|
|
1 |
|
校外实训基地 |
1 |
1 |
1 |
1 |
科研项目 |
|
1 |
1 |
1 |
药品生物技术(中草药方向)教研室
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