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信息化建设助推学院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019年01月23日 17:24  点击:[]

1、学院形成了信息化1+3混合智慧校园建设云模式:以学院自建为1个中心,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对学院全网进行运维管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共同参与学院信息化服务;同时与经验丰富的软件厂商进行深度校企合作,通过这种信息化1+3混合智慧校园建设云模式的积极探索,形成有序、高效的智慧校园。

2、学院引进了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开发的CRP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是以教学为核心覆盖学院管理的,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具有源头唯一、实时采集、共同维护、信息共享的特点,有效的解决了原有信息孤岛问题。对于流程全生命周期处理,管理与监控,为学生、教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大厅, PC及微信平台一体化,是全国首家使用SAAS化流程中心的平台的高校,有效解决网上办事问题。

3、网络课程与教改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学院于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合作完成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基本建设并开始推广使用,至今已使用九年,平台现有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建设平台、项目化教学平台、教学播客、课程联盟和资源中心六大模块。学院现开设网络课程320门,学生注册用户43976人,累计访问量超88万人次,已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17门,院级精品课73门,在建精品课71门。

学院2016年起开展了学院优质资源共享课程项目建设工作,出台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管理办法》,明确了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奖励经费,2016-2017年间,完成了23门课程立项和19门课程的中期验收。通过一年多的建设,累计制作上传微课视频、动画、课件、虚拟仿真等各类资料超2000个,极大的丰富了现有教学资源,同时开展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也初见成效,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脱颖而出。2017年,学院徐莉莉老师被教育部在线教育中心评为“智慧教学之星”;学院包春红、康利平等四名老师在自治区2017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5、建成了国家数字资源中心设在学院二级单位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现有数字化教学课程1337门,包含媒体16307个,其中学历教育1262门,资格认证课程75门。

上一条: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示范建设加强社会服务 下一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资源库建设稳步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