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先进事迹|耕耘教坛,桃李芬芳——记人文与旅游系李夏老师的教改之旅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创新为翼,矢志不渝地铺就教改之路,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佼佼者。她,就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人文与旅游系的李夏老师。



一、创新为翼,矢志铺就教改路

1991年9月,李夏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踏入了中学的讲台。因为热爱,她潜心教学;因为钻研,她不断创新;因为职守,她坚持教改。作为语文教研主任,她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她亲自为老师们讲解语文教改示范课,通过了新课标的“达标课”“优质课”“创新课”。2008年9月,硕士毕业的李夏老师进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将中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语文教改,继续在教改之路上坚定前行。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她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并亲自带队参加大学语文技能大赛,推出了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八步教学法”,现已被大学语文团队广泛推广运用。

二、精进技艺,照亮教改前行路

进入学院不久,李夏老师被专业课程深深吸引,并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有资格担任《互联网广告策划与营销》《融媒体内容创作》等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在学院教改春风的沐浴下,她践行跨学科教改,将“八步教学法”的部分环节运用于《互联网广告策划与营销》的教学中。“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与专业技能的需求性,让她下定决心继续精进教学技艺。于是,她去学习了“工坊式教学法”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李夏老师的课上,能为自己生产的产品做策划方案并拍摄广告视频,真是快意极了”。经过不断地践行和反思,她终于总结出了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互联网广告策划与营销》工坊式教学法。



三、心海扬帆,教改路上花满径

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从教34年的李夏老师为了进一步探索教改方法,又毅然学习了心理学知识,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助力教改之路。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她将认知发展、思维发展、情感和交友需求、独立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融入教学,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释放内心的同时,激发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格品质。学生们都说:“在李夏老师的课上,可谓是兴趣盎然、激情四射,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四、春华秋实,教改之树硕果累累

2024年6月21日下午,李夏老师所带的2022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14个工坊在观摩课上展示了自创的广告策划方案与广告视频。他们通过PPT、视频、现场制作等多种形式,向在场的领导、师生们展示了广告策划与营销技能,同时也显现了他们在写作、编辑、摄影等方面的技能,彰显了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其中,“眸光”工作的智能变色眼镜为眼增添神奇色彩;福星”工作坊的“狂欢之椅”让辛苦学习、工作的人们有了解压神器;“基因重组工作坊的机械义肢为残障人士带来新希望“奶酪之王”工作坊的营养奶酪给关注健康的养生族带来福音等等。每个工坊都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从选题、调查、策划、拍摄等,凝结了工坊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他们真正体会到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正含义。看着收益颇多的学生们,李夏老师欣慰至极,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五、领航前行,拓宽教改新视野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李夏老师发挥着灯塔般的引领作用。她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活动,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和改革心得,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她还注重团队建设,通过组织教师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功不唐捐,她的辛勤付出和优异成绩得到了广泛认可。老师们总是愿意和李夏老师一起参加比赛,一起探讨教改,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她所带班级的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她还被评为年度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成为了众多教师学习的榜样。

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李夏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决心。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教改不负酬勤者,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伟大事业中。

 

上一条:先进事迹|刘春玲:立身职教,躬耕育人桃李满园
下一条:先进事迹|周威:在职教沃土里辛勤耕种的园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