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中学学习

  • 发布时间:2013-12-06
  • 来源:
  • 点击:[]次

对大学学习的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

和中学时代相比,大学里的学习在目的、内容、方法、环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最根本的不同是,大学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进入大学后,没有了老师手把手地教,没有了成堆的家庭作业,也没有与课程相配套的辅导材料,你可能对如何学习感到茫然无措。由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同。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

1.培养目标

中学实行的是普通基础教育,大学则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中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大学主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2.教学内容

中学阶段,一般只开设10门左右的课程,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里所开设课程分公共课、专业课等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又由许多门课程综合而成。一般来说,专科要学习30门课程左右,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学习内容的广度和课程的难度都比中学大得多。

3.考核方式

大学实行学分制。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必修课是指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取得本专业学位证、毕业证所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前者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而后者则是面向全校学生。只有按规定选修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才能毕业。

4.教学方法

中学课程少、教学时间多、节奏慢,老师讲得细,学生通过听课、做作业来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大学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由多种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支撑的“复合式灌输+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主要讲重点、难点和疑点,着重训练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5.教学管理

中学是“教师+家长”式的管理,学生的自由空间不大;而大学则强调“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在大学里,上课再没有人天天盯着,自修时间也完全由自己去计划安排。因此,要取得好成绩必须靠同学们自觉自律。

上一条:心海导航——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的前途担忧,怎么办?
下一条:心理调适DIY——增强记忆力的条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