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同学们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同学们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同学在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为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在就业之前表现出复杂、矛盾的心理。有的同学对未来工作期望过高,有的同学产生了焦虑、急躁、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整个职业生涯和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呢?(1)客观地认识自我。就业的过程是同学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很多同学在就业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大多是由于同学们不能够客观地认识、接受和评价自我。在就业之前,客观地评价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那么,怎样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呢?
首先,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个性是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以自己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表现出来,同时支配着自我的行为。同学们在就业之前,要考虑到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智能特点等。气质特点和性格特点对同学们顺利求职、成功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的知觉速度、思维灵活度是不一样的:有的表现为机智敏捷,有的则表现为呆板迟钝;有的表现为沉着冷静,有的则表现为冒失鲁莽;等等。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工作中,如果同学们的优势和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就有利于同学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适时地实现角色的转变。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面临毕业,同学们要认真地树立角色意识,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尽快由“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人”角色。
(3)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同学们都企求人生旅途一帆风顺,但旅途之中不可能总是万里无云、风平浪静,生活总是安排给你更多的磨难和挑战。每当遇到风波,只有迎风而战,力挽狂澜,才能最后成功地到达彼岸。
(4)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社会竞争不仅冲击着同学们的事业和生活,也冲击着同学们的思想和心理。现实中,很多同学的竞争意识不够强,有的不敢参与竞争,有的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显得手足无措,这显然会让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那么,怎样形成积极的心态呢?
一方面,同学们要敢于竞争。大学生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同学们敢于竞争的能力,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无一不和竞争联系在一起。但是同学们自身的竞争意识在大学阶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面临新的挑战,强化竞争意识是同学们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同学们要善于竞争。善于竞争需要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竞争状态。在求职之前,要注意自己的期望值是否恰当,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如果求职的期望值过高会使自我心理压力加大,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焦虑不安,就会影响同学们水平的正常发挥。另外,在面试中,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得体,努力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以良好的情绪对待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面试后,不论成败与否,都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