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 发布时间:2012-12-03
  • 来源:
  • 点击:[]次

大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关键是提升和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努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努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是必要条件。心理卫生知识是指有关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和工作适应能力,以预防和矫治心理疾病的只是和技术的综合。了解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是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理论武器和导向,也是保持心理健康发育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2、 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心理卫生学认为,自我意识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性因素,也是衡量人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都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即健全的身心是以健全的自我意识为基础的。就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正处于分化、矛盾、再统一和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促进自我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增强自信、克服自卑的有效方法。

3、 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健康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的适应能力,这既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基础,更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的途径、方式很多,可以从书本上学、向他人学,更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向生活本身学,向挫折和困难学。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充满矛盾、错综复杂的实践活动,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心理、磨练意志、丰富经验,而且可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4、 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鼓足勇气”等等。

5、 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时,当自己心理问题比较重,经过努力无法自拔、摆脱时,应大胆、积极、主动、及时地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以减轻并缩短心理痛苦,避免心理失衡乃至失常。心理咨询是指咨询人员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帮助咨询对象认清和解除心理问题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服务的。

上一条:你的能量源——创意
下一条:体验登天的感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