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能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马列教研部尽管二00七年一月筹建起来,但为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特作如下规定。
1、课程建设的内容
①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
②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③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④课程的教材建设;
⑤课程的教学设施建设;
⑥课程相关教学文件资料的完整性;
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与鉴定。
2、重点建设课程的确定
①重点建设课程是指覆盖面较大、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起重要作用的课程。
②各系教研室均应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分期分批确定重点建设课程。
③重点建设课程要制订详细的课程建设方案,分析课程现状,提出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实施步骤、主要措施等申报材料,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确定。
3、合格课程的标准
①配备有数量足够,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讲教师,能适应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需要。教师教学、科研及教研成果突出,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教研论文。
②有符合培养目标和反映我院专业特点的、有所创新、能反映本学科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注重素质培养的高水平的教学大纲,使用稳定的、质量较好的国家规定的统编教材,教案、实践、社会调查指导书或基本要求等教辅材料齐备,对自学、作业、讨论、实践教学、社会调查等要求明确。
③基本具备培养学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条件,实践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基本上能满足教学要求,处于完好状态、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较好。
④有较高的课堂授课质量,实践教学质量基本达标。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熟悉教材,讲解透彻,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思维,采用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多数相关课程的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反映良好。积累了同类课程的有关教学资料(国内外教材、专著、习题集、参考书等),建立了试题库并正常运转使用。
⑤重视教学管理工作,课程组教师能坚持执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备课、辅导答疑、批作业、分析试题和学生成绩,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完备的管理制度,经常开展集体备课、试讲、互相听课、观摩教学等活动。注意课程质量检查,听取师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⑥课程综合评估达到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