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资源库建设实施

电力机车机械部分教学设计

2019年03月25日 13:14  点击:[]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电力机车机械

适用班级

 

任课教师

 

 

 

教务处编制


课程教学设计审批单

  

编制教学设计

简要说明

 

《电力机车机械部分》课程是电气化专业高等学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机车的基础知识、主型机车的部件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学习该课程前,应先修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的前提下进行。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电力机车检修》、《电力机车运用》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

主笔教师

签名

 

合作团队成员

签名

 

公共课教研组长审核签名

 

公共课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专业负责人

审核签名

 

系主任审核

签名

 

教务处

审批意见

 

 

 

盖章:

 

日期:

主管院长

批复意见

 

 

 

盖章:

 

日期:


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电力机车机械

英文名称

Electric locomotive machinery

课程代码

 

使用班级

 

授课时间

1学期          第1学期

学 时 数

课程总时数:   52           已完成时数:0

本学期

计划课时数及课时分配

本学期教学课时数                 

52

教学周数

 

周课时数

 

考试考查

考查

电力机车基本认知

 

车体及设备布置

 

转向架

 

车体与转向架连接装置

 

牵引缓冲装置

 

车体通风及空气管路系统

 

 

 

 

4课时

8课时

20课时

4课时

4课时

12课时

 

 

 

7.6%

15.3%

38.4%

7.6%

7.6%

23%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核心课(     )

先修课程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的前提下进行。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电力机车检修》、《电力机车运用》

后续课程

所选教材名称

(1)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主编 崔晶、王冰     中国铁道出版社

(2) 《电力机车机械部分》主编 丁菊霞、王凤臣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3) 《机车乘务员通用知识》 主编 铁道部机务局    中国铁道出版社

(4)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主编  张效融   中国铁道出版社

(5) 《电力机车总体》    主编  王冰      中国铁道出版社

 

对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措施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产品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色,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以主型机车讲解为重点,培养学生对机车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对机车的运用、检修能力为中心,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以技能考核要求为纲,紧扣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实训设备和,让教学过程尽可能体现学以致用

教学应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药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教师应根据每一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实践题题目既有应掌握的理论内容同时应涵盖铁路技能考核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出版社及作者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熟练掌握电力机车机械部分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到实际中;熟练掌握主要部件的结构、用途、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检查和日常保养,具备中级、高级电力机车检修工、学习司机的职业技能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严的科学作风,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电气化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分目标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其它目标

 

 

 

三、授课计划表

课次

学时

单元标题与内容简述

课堂教学模式及上课地点

是否使用多媒体

作业安排

主要知识点、能力点

1

1

4

电力机车基本认知

 

理论课 教室

 

掌握电力机车机械部分的组成及作用;了解主型电力机车的用途及参数并对电力机车的学习产生兴趣。会根据机车车型、判断其用途、轴式。

2

2

8

车体及设备布置

1. 电力机车车体

2. 电力机车车体设备布置

理论课 教室

 

1.掌握车体设备布置原则;掌握SS4改型电力机车车体内的设备布置;2.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熟记机车部件检查的顺序;3.培养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3

3

20

转向架

1. 电力机车转向架认知

2. 转向架轮对

3. 转向架轴箱及其悬挂装置

4. 转向架弹簧装置

5. 电机悬挂装置

理论课 教室

 

1)了解SS8型电力机车车体结构;

2)掌握车体的作用、组成和分类以及SS4改型电力机车车体结构及特

3)根据侧墙和底架的关系会判定车体的类型;

4)培养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4

4

12

体与转向架连接装置

1. 车体与转向架连接装置

理论课(实操)教室/实训室

 

1)了解其作用和牵引缓冲装置的组成;掌握车钩的三态作用;

2)养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创造能力。

 

5

5

12

车体通风及空气管路系统

1. 一车体的通风系统

2. 空气管路系统——风源系统

3空气管路系统——控制系统

4. 空气管路系统——辅助系统

 

理实一体化 实训室

 

1)了解通风系统设置的必要性和机车通风方式。

2)掌握三种工况下的控制风路;了解风源系统的作用、组成、通路和主要部件的作用;掌握保护电空阀的作用原理。

3)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6

6

40

 

 

 

 

 

7

7

2

 

 

 

 

 

8

8

2

 

 

 

 

 

9

9

2

 

 

 

 

 

10

10

2

 

 

 

 

 

11

11

2

 

 

 

 

 

12

12

2

 

 

 

 

 

13

13

2

 

 

 

 

 

1:“序号”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3.“教学模式”是指“理论课、实验实习、理实一体、参观调查、复习、平时测验、考试考查、机动或其它等“

上一条:《电力机车检修》课程设计 下一条:电力机车机械部分检查与维护 教学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