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分析总结

2019年01月30日 23:36  点击:[]

一、 运行情况

通过与企业合作,我们深深体会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企业最有发言权;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学生受社会的欢迎程度。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和管理优势,把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办出特色,使高职教育走上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我院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稳步运行,2015年12月与利丰车行签订合作;2017年10月与广汇集团签订合作; 2018年5月与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签订合作,目前为止学校和企业对双方的工作都有较好的满意度,这三家企业都将挂牌,成为我们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2018年运行情况如下:

(一) 学生顶岗实习

2018年6月底我院先后送出汽车检测与维修1班37人、汽车检测与维修2班42人、汽车电子班42人分别前往鄂尔多斯奇瑞汽车、广汇集团、利丰泰诺4S店、利丰庆吉4S店顶岗实习。鄂尔多斯奇瑞汽车的实习岗位是操作工,广汇集团实习岗位有客服、销售、保险、售后等,利丰泰诺4S店的实习岗位有客服、销售、保险、售后,利丰庆吉4S店的实习岗位有售后和销售。每个合作企业都派一名辅导员跟踪学生的实行状况,学生实习情况稳定,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较高。

(二) 服务企业

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企业对大部分学生的表现是认可并给予了鼓励,但是企业反映了有几位同学有迟到、经常调岗位等问题。这种情况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并严重感染其他实习的同学,所以下一步对这种有恶劣态度问题的同学进行思想辅导并根本上解决问题。

汽车教研室的教师下厂子跟企业进行了几次技术交流会,并给企业的一线工人做了讲座和员工培训。

(三) 统一管理学生效果良好

1、辅导员与企业人员共同管理。每个企业都有安排专职辅导员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因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不太适应企业的生活和习惯,辅导员与企业人员共同来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心理动态等趋向,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保证学生的安全实习和愉快的生活作保障。有时辅导员是企业管理人员与学生期间的桥梁作用,可以给企业传递学生的生活基本要求,并给学生传达企业的规章制度等。

2、专业课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起到辅助作用。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同时也完成毕业论文的书写任务,所以每位学生都有一名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来沟通和指导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有:(1)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会定期到企业与学生会面;(2)网络沟通包括,微信、QQ、邮件等方式沟通指导和沟通论文的开题报告、系统的设计、书写等工作,同时也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实习情况,会及时汇报给学校,保证学生的安全实习。

二、 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顶岗实习工作运行正常,学生的岗位专业对口,实习状态稳定,与企业的交流也很顺利。但是刚刚步入稳定期,经验还比较欠缺,潜在的存在很多问题。

1. 校企合作层次不够深入

(1)学校把校企合作当作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践环节,学校仍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讲座、举办报告会、送学生去企业实习的形式上,合作定位在培养结果,即就业阶段的合作,而不是培养过程的合作。属于是短期的粗放型的合作。

(2)而企业本质上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投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岗位和捐赠一些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合作。把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当做是临时应急之用。这些信息的反馈告诉我们:校企合作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层面上合作。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

2.企业合作缺乏动力和热情

(1)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市场经济体,对学校而言利大于弊,即能培养合格人才,又能促进就业,更能提高学校的声望,对企业来说,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抽调技术骨干培训学生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2)企业的生产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产订单多时,学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问完成而不能给与支持;当学生到了参加实践的时候,可能企业因生产订单的减少而无法正常安排,也影响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企业担心留不住人才,半年到一年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实习,但是有些学生实习时间结束会离开企业,也导致企业的被动状态。

三、改进措施

1.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的可行性政策,校企合作仅通过通知、条例、决定、办法、意见等一般性政策性支持是行不通,应有相应的政府政策,特别是法律、法规来调节、规范推动工作。

2.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化

(1)校企合作的深度,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参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学生培养的核心环节。打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加深校企合作层次。由学校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企业在几年内免费使用学校的场地,这样的合作方式使企业有很高的积极性;企业工程师在现场悉心指导,他们既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技能训练的指导老师。通过职业体验式的实训训练模式,做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同步、学校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使学生在就业以后能学以致用。

(2)教研室的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设备更新及技术服务的项目当中,为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

(3)让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也要参与到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当中,这样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上一条:2016年汽车维修专业各项制度细则实施总结 下一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评价细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