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当前中草药行业及内蒙古中草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了解及调研分析,结合内蒙古蒙中药材种植协会及其会员单位的意见,参考全国开设有中草药栽培专业的情况,制订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核心专业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以使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企业需求。
二、调研方式及对象
主要对内蒙古蒙中药材种植协会和会员单位之一的内蒙古芪源药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相关调研。通过开交流会、座谈会、讲座和参观企业的方式进行了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专业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等的调研。并与内蒙古蒙中药材种植协会签订了订单培养学生的协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自治区中草药种植产业,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中药行业是当今发展得最快的传统产业。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总价值已超过600亿美元,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国际传统药品市场将增长至1000万美元的销售规模。这无疑将给中国中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上,中国尚未走出原料输出国的圈子,这是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中药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药在治疗疾病、保健、美容、药膳等方面的消费量不断增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引种驯化、药用植物栽培及育种、中药材加工与饮片炮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生物技术制药、中药制剂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化化程度正在快速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
科学技术发展,保护药用动植物及昆虫资源,保护濒危野生药用动植
物种类,实施国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的蒙中药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材一直“只采不种”,而且对有的品种采取破坏性采挖方式,致使野生资源量越来越少。药材资源种植不力与大规模开发中草药的要求很不适应,从而形成了药材资源量少与中药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中草药种植的科技投入,挽救和恢复资源供应最是中草药产业化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我区的中药材在品种改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明显滑后与不足,在产业信息、服务体系、流通领域没有与国际、国内产业发达地区形成很好地对接,严重影响着内蒙古地区中药材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为了顺应我区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我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促进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中药材种植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引领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就需要中药材种植产业专门人才。
与我校合作的内蒙古蒙中药材种植协会,它是在政府加快向行业协会转移监管职能的大背景下,在内蒙占自区农牧业厅直接主管,具体指导。它将全区广大蒙中药材和产销户团结在协会周围,向会员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把握市场导向,向会员推广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扩大会员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以达到药材产销优质、高、稳产、高效的目的。这些方面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技能、懂政策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专门人才。
在这样的前提下,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在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下开设中草药种植方向,培养中草药种植、营销人才对促进我区中草药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国内相关中草药栽培专业的开设情况。
2018年,全国开设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学校共有18所,分别为云南农业大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西藏大学、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相关专业的设立,不能满足我区对中药材种植产业方面需求的专门人才。
(三) 本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和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草药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及营销等行业领域,可应职于中药材生产种植企业、加工企业、购销企业、制药企业以及医院药房,在中药材种植员(GAP基地管理员)、中药材加工工、 中药检验工(员)、 中药饮片鉴定师(工)、 中药饮片炮制师(工)、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 、中药保管贮藏员、中药验收员、中药养护员等岗位从事工作(见表1)。
表1 服务的主要职业岗位群及职业资格证
职业类别 |
职业岗位群 |
主要工作任务 |
职业资格证书 |
1.中草药种植 |
1.1中药材种植员 |
1.1.1中草药的种质鉴定与保藏 1.1.2中草药的种植栽培 1.1.3中草药田间管理(水肥、病虫害防治) 1.1.4中草药的采收与初加工(洁净、干燥、分级、包装、贮藏) 1.1.5中草药现代化种植技术 |
中级(或高级)工 |
2.中草药加工 |
2.1中药材加工工 2.2中药检验工(员) 2.3中药鉴定师(工) 2.4中药炮制师(工) 2.5中药调剂员(煎药师) |
2.1.1中药材饮片加工(净制、切制) 2.2.1中药饮片质量检验 2.3.1中药品种类的识别与数量的管理。 2.4.1中药材炮制:蒸、煮、燀、炒、炙等常用炮制方法操作 2.5.1药房中药的调剂、煎熬。 2.5.2中药品品种的采购。 2.5.3中药品的贮藏与养护。 |
中级(或高级)工 |
3.中草药仓储、物流、市场营销 |
3.1中药购销员 3.2中药保管贮藏员 3.3中药验收员 3.4中药养护员 |
3.1.1中药材市场渠道的开发与管理。 3.1.2中药材市场的调研与信息搜集。 3.1.3中药材品种、规格与外观质量的识别、鉴定与评价。 3.1.4中药材货物的调配、决策与营销技能。 3.2.1中药材的验收、入库、码放、保管、盘点、对账等。 3.2.2中药材仓库内货品和环境的清洁、整齐和卫生。 3.2.3中药材仓储相关单证的保管与存档。 3.4.1中药材的贮藏、检验及养护。 |
中级(或高级)工 |
2.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课程体系的建立,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体系模块化组织。即围绕专业职业岗位模块化组织、以职业知识技能项目为导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驱动。将课程体系分为: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模块、中药材加工技术模块(加工、炮制)、中药材质量检测与管理模块(分析、养护)和中药材市场营销技术模块(物流、营销)等4大模块(见表2-5)。
表2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模块(模块1)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主要支撑课程 |
药用植物识别与鉴定 |
1药用植物器官形态的识辨能力 2药用植物显微鉴别能力 3药用植物的基源鉴别能力 4药用植物各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能力 |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分类学》 |
药用植物种植环境分析、选地整地 |
1土壤因素检测与分析能力 2气候因素记录与分析能力 3产地适应性分析能力 4选地、整地与耕作能力 |
《土壤肥料学》 《农业气象学》 |
药用植物种子、种苗质量检验 |
1药用植物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能力 2.药用植物种苗质量检验与评价能力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
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及栽培 |
1药用植物播种、育苗与种植能力 2药用植物种苗生产与管理能力 3药用植物品种的引种与驯化能力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中草药组培快繁技术》 |
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观察、田间管理 |
1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能力 2药用植物的中耕管理能力 3药用植物水肥管理能力 4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
植物的采收与初加工 |
1药用植物的采收期、采收部位、采收方法的决策能力 2药用植物的采后初加工、规格等级划分能力 3药用植物的包装与贮藏能力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商品学》 |
表3中药材加工技术模块(模块2:加工、炮制、制剂)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主要支撑课程 |
中药材原药的识别与鉴定 |
1中药材道地产地的分析能力 2中药材药用部位的识别与鉴定能力 3中药材品质优劣的鉴别能力 4中药材及饮片标本的制作能力 |
《中药商品学》、《药用植物分类学》 |
中药材饮片的规格分类分级 |
1中药材饮片规格的分类能力 2中药材饮片规格的选择与评价能力 |
《中药商品学》 |
中药材饮片的切制规范化操作 |
1中药材饮片手工切制的稳定操作能力 2中药材饮片切制机械的操作能力 3中药材饮片切制机械的调节能力 |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商品学》 |
中药材饮片的炮炙 |
1中药材饮片炮炙方法的选择能力 2中药材饮片炮炙技术的应用能力 3中药材饮片炮炙的质量检测与评价能力 |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商品学》 |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 |
1中药制剂理论 2中药制剂生产技术 3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 |
《药物制剂学》 |
表4中药材质量检测与管理模块(模块3:分析、养护)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主要支撑课程 |
中草药药物鉴别、检验技术 |
1.中草药药物的基本组成和正确使用; 2.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 3.各类药物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4.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 5.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 |
《药物化学》、《中草药分析技术》 |
中药材养护技术 |
1.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2.影响中药品质变化因素; 3.中药包装目的意义、中药仓库及其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在现代化中药仓贮中的应用; 4.中药养护方法、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 |
《中药商品养护技术》、《中药商品学》 |
表5中药材市场营销技术模块(模块4:物流、营销)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主要支撑课程 |
中药材市场渠道的开发与管理 |
1中药材市场的开发能力 2中药材市场的运营能力 3中药材市场监管能力 |
《互联网+药品营销技术》 |
中药材的市场调研、信息搜集与定价 |
1中药材市场调研项目的确定与信息采集能力 2中药材市场信息的分析能力 3中药材商品价格形势的分析能力 |
《互联网+药品营销技术》 |
中药材货物的调配与运输 |
1中药材商品运输的调配能力 2中药材市场商品的筛选与布局能力 |
《互联网+药品营销技术》 |
5 中药材货物的营销与管理 |
1中药材营销网点的布局能力 2中药材的营销策略与技巧 3中药材营销网的运营与管理能力 4中药材营销团队的培训与提高 |
《互联网+药品营销技术》 |
四、调研建议
(一)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建议
1.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动手实践、创业能力。掌握中草药基本理论,具备中草药植物引种驯化、栽培、加工、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从事中草药植物引种栽培、育种,中草药销售与管理,技术开发推广等方面工作。
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能力为模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职业能力的考核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2.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生源变化、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人才需求动态,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补充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3.校企合作设计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紧密结合自治区蒙中药行业的发展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构建以中草药规范化栽培与管理,中草药品种识别、鉴定与选育,中草药加工、炮制及商品化生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与管理等领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的 “学训交替,循序渐进” 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该模式的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
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