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内蒙古党委防范办、内蒙古高工委、内蒙古教育厅《关于在全区高校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严密防范邪教组织在高校进行渗透活动的意见》的精神,切实抓好我院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学院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取得成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师生的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警示教育,成立防范邪教与宗教渗透领导小组,以便组织和开展、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院长
成 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副院长、各处室、系(部)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组织研究阶段性重点工作,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实施统一指挥调度。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由保卫处负责人兼任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联络沟通等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保卫处处长
成 员:保卫处全体人员
二、主要内容
防范邪教工作要继续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主题,以防范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为重点,把邪教组织的反面案例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警示教育。把重点放在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上,立足于长期教育,着眼于建立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警示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邪教的危害,增强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使教师克服轻视邪教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做好警示教育宣传工作。可参照的资料有:《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提纲》和碟片《反对邪教,警钟长鸣》等。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宣传教育材料对师生进行教育。
(二)结合教育行风整顿,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并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
(三)警示教育要以建设“平安校园”为基础,努力扩大和深化教育效果。
(四)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要形式多样,各系(部)要结合班团队活动开展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鼓励学生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必须予以尊重。但大学生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更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审慎处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依法加强对大学生信教问题进行教育管理。
三、工作任务
(一)突出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对斗争形势的认识
1、加强内部教育。坚持定期向学院党委汇报师生思想情况,通报斗争形势,举办报告会,深入揭露“法轮功”作为西方反华势力政治工具的本质,使党政主要领导及学院各级党员干部抵御和平演变,充分认识反邪教斗争的性质特点,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充分利用媒体强化对学院师生的宣传教育。按照“突出重点、把握节奏、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标语、展板、校园网站等其他宣传平台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内容,扩大受教育面,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增强学院防思想渗透、反和平演变的意识和能力,维护我院政治稳定。
3、以“三结合三深入”为突破口,逐步提高全院师生防范邪教入侵的意识。一是加强针对性。把反邪教警示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向广大师生深入,逐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自觉崇尚科学、倡导新风、远离邪教。二是强化实用性。把反邪教警示教育与党内教育有机结合,使反邪教工作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家庭。继续深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进基层。三是提高教育性。把邪教警示教育与各系(部)科普教育、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使警示教育活动在学院更深入。
(二)突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机构网络和队伍规范化建设
1、把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部门。切实加强基层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任务、目标,确保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遇事有人干。
2、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各部门反邪教工作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基层反邪教干部队伍同邪教斗争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掌握斗争的艺术性,充分认识防范思想渗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取得实效
1、强化领导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各处室、系(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持之以恒地抓好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进一步把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各项工作按照职能分解到有各个部门,真正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2、强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法制理念、忠诚教育和保密教育。加强工作协调,讲究斗争策略,不断提高有效处置邪教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用先进文化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应对境外斗争复杂面的能力。
(五)细化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1、客观对待,做好正面引导工作,重视对宗教文化知识的教育,重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宗教文化及热点问题的探讨、研究,通过开设宗教文化类的有关的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同时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特别是在如何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相适应方面,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宗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通过多种手段澄清大学生对宗教道德作用、宗教信仰自由、科学家信仰宗教等问题的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对宗教的认识更加理性。同时从宗教中吸收有益成分,以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重视宗教文化知识教育,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
2、弘扬校园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作为创建和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积极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3、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对待学生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地加以引导。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时,既注重做到深入细致,又注重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作用,每年通过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深入研究并掌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从重建理性认识、完善自我意识、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学会情绪调节、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等方面人手,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
5、警惕和防范宗教对校园的渗透,构筑牢固的反渗透防线。尝试建立反宗教渗透网络,校园内的学生组织、统战、宣传、外事、教务、院系等部门加强相互联系,形成反宗教渗透的合力;加强对那些以学术交流活动为背景,进行宗教渗透的人士的了解,密切关注其动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归国留学人员、外籍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工作,既尊重其宗教信仰,确保其宗教活动在合法的宗教场所进行,又要引导他们遵守我国的宗教法规,不允许其在校园内传教和从事其他宗教活动。
四、方法步骤
学院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召开会议对学院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进行部署;二是成立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抓好学院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三是对教职工进行集中培训。
第二阶段:集中教育。这一阶段是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反邪教教育,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警示教育活动。一是要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主办1—2期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宣传专栏或黑板报;二是要通过专题讲座、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图片、光盘、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举办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专题讲座,使师生受教育面达到100%;三是开展好警示教育,将其列入学院教学计划,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政治课开展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同时,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警示教育内容;四是要组织开展好特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有效渗透思想教育;五是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的延伸,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内容,做好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各部门要及时对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做好上级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各部门要层层动员,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和深化认识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对待这项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切实加强组织工作。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维稳和防控网络体系,建立健全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档案管理体系,规范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的管理模式。保证必要的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经费。要确定责任领导,具体负责工作开展,切实把这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体作战的态势。
(三)各部门要认真安排和开展好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防范邪教和宗教渗透工作要坚持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不走过场。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力求抓实、抓细、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