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新航标职业英语·实用英语核心语法成果

2021年09月08日 17:20  点击:[]

一、成果简介

“新航标职业英语 (New Beacon Vocational English)”系列教材诞生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开局之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系列教材入选“十二五”和“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新航标职业英语·实用英语核心语法》是新航标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中的基础教材。2013年教材编写组在总结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新航标职业英语·实用英语核心语法》这套教材。教材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职业性、实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及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

编写组由13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全部为一线教师,大多数从事英语教学十五年以上,熟知课程特点和学情,具有丰富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经验。教材于2013年8月出版,2021年6月修订,累计使用数量11979册。

教材构建了以英语句法为基础的简洁的语法体系。包含十大语法点,分别是句子成分与句型、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虚拟语气、附加疑问句、It 在句子中的用法、强调和倒装。例句多为职场情境常用句。如:It is reported that this medicine is effective against lung cancer.( 据报道,这种药对肺癌有疗效。),这些句子既含有行业词汇,又通俗易懂。每章包含语法短文,主体内容、思维导图和练习题。在修订时,加入二维码,教师和学生可以扫码获取题库、课件等。

教材的编写体现如下特点:

1 实用性。

在编写体例上,本套教材摒弃了传统英语语法教材中的一些冗长的词法。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薄弱点做讲解,如:定语从句、虚拟语气、主谓一致、状语从句等。教材中所涉及的例句和练习题难易适中,符合大纲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及要求。

2 针对性。

编写组经验丰富,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典型语法错误,选择了十大语法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层次性。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良莠不齐,习题设计中充分体现个体差异。基本练习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强化练习满足高段学生的练习需求。

4总结性

教材由一线教师十几年语法教学的讲义和总结编辑整理而成,经过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印证,对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学有重要意义。

5 延伸性。

教材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延伸。配合高职高专其它教材,扩展了英语教学空间,使得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另外,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的行业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 创新点

教材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1 具有鲜明的职教特点,例句主要是职场情境中常用句子。句中包含行业英语词汇,为学生学习行业英语打下基础。

2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语法框架和逻辑思维关系。同时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内容。

3 简洁实用的内容为学生的语法学习减轻了负担。精心选择十大关键语法点作为教材核心内容。在选择中主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既不能是琐碎的语法点,也不能是晦涩的语法点。既要兼顾到基础,又要提质培优。同时还需考虑学生易错点。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编写组发现了如下问题:

1编写组发现英语语法教材大多数适用于本科院校,缺少适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语法教材。

2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未建立完整的英语语法体系。

3高职学生英语课程开设一年,学程短,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英语学习的各项技能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

为使其顺利地进行英语交际,需编写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满足其学习需求的语法教材,在教师、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教与学的顺畅沟通。

教材用难易适中的语言和例句突破各个核心语法点的关键。减轻了繁琐的语法讲解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让其对英语学习效果有所期待。关注个体,分层次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兼顾到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成就感,给每个学生以提升的空间。

教材属于基础英语范畴,在教学中,主要把本教材和综合教材并行运用,互相促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基础英语学习中的句子构建。在学习行业英语之前,抛砖引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教材已经使用了8年,通过传统讲授式教学和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在师生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传统讲授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语法点的同时,建立语法错题库,反复操练,掌握语法点。

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方法,课前布置相关语法点练习题,课上针对典型的问题和错误进行分析,构建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通过满意度调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学生觉得教材比较符合他们的英语基础水平,能够理解并记住关键的语法点,并应用于听说读写的实践中。


上一条:以科研创新为引领,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 下一条:《电力机车控制》课程改革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