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沙,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细看了看说:“你将会世界闻名!” “预言”应验了,这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一位工人下班了以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你或许听过这些故事,但未必会去想其中的道理。其实,世上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是女巫给了居里夫人一种“成功”的信念;那位工人则是自己害死了自己,望着被关死的铁门,心想:“完了,这里零下几十摄氏度,我肯定要被冻死了!”这就是“心理暗示”,它能引导人走向成功,也能致人死亡。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上课时,一个人“打哈欠”,许多人往往跟着“打哈欠”;有人咳嗽,你的喉咙也会发痒;看见别人赛跑,自己也不知不觉得动起脚来。
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是这种观念在其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如望梅止渴: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自我暗示则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如:刚刚学骑自行车的人骑车上街,心理特别紧张,怕撞到别人,心里紧张,默念“别撞上,别撞上”,可结果却偏偏撞上。参加重大考试,告诉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可往往是脑中一片空白……这其实都是心理暗示的原因,告诉自己“别撞上,别紧张”的潜台词就是“我一定会撞上,我一定会紧张”!是自己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自我暗示魔力的发现者--20世纪初法国一名叫古尔的药剂师讲到:曾有一位得了顽症,没有处方的病人缠着他买药,无奈之下药剂师给了他几片毫无药用的“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顽疾!也有的病人被误诊为“癌症”,结果几月后真患上了癌症,郁郁而终。由此可见,不同的自我暗示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成功学里有一句名言:“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这里所说的“意念”也就是“自我暗示”。同样,一切失败、一切贫弱,也始于一个意念。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习惯于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暗示,便决定了自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从而也就导致自己有什么样的行为和选择以及精神状态,这就是一个人弱与强、贫与富、失败与成功的基本原因。
让我们把握积极的心理暗示,做生命和生活的主人,从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