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开

首页 / 三务公开 / 党务公开 / 正文

关于征集第十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重点培育项目的通知

2024-04-19 11:19 来源: 阅读:

各处室、系(部):

2023年学院组织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国赛和省赛中均取得新突破,在国赛中共有3个项目获铜奖。在省赛中共有5个项目获奖,其中,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1项,并获得职教赛道“优秀组织奖”,另外还有18名学生获得专升本免试资格。报名参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目前,第十届大赛启动在即,各校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精神,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做好第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备赛工作,学院希望各系(部)尽早规划、尽早发现、尽早培育。现决定,启动学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重点培育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遴选范围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赛。大赛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国际赛道、萌芽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学主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职教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个赛道的赛事及同期活动。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项目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项目遴选要求

项目遴选以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有较大创新和多年积累,已取得一定成果,有相关论文、专利、荣誉称号支撑。鼓励重大、重点科研转化项目、往届获奖项目积极申报。

(一)项目创新性好。项目能够从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发明专利和论文)。

(二)团队结构合理。团队由学生和指导教师构成,人员配置、专业结构、分工协作较为合理,成员相对稳定。

(三)商业模式清晰。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完整、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展现团队的商业思维。

(四)社会价值高。项目能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有积极推动作用。

(五)专创融合度高。项目能体现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的成果,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等模式在项目的产生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参赛组别及要求可参考第届大赛通知https://cy.ncss.cn/information/2c93f4c6859b204501884cd553b50055

、项目遴选工作

(一)挖掘动员

请各(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遴选条件和要求重点挖掘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优秀项目。积极走访课题组、科研团队,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大赛活动,深入挖掘毕业五年内的校友资源(即2019届及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生),推动创新实践项目、科研成果的利用和转换,并认真填写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第十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重点培育项目情况统计表中各项内容。如项目较为成熟也可额外采用PPT展示。

(二)推荐报送

(部)对申报项目需进行初步筛选再推荐报送,需汇总报名信息,2024430日前将重点培育项目统计(电子版和PDF盖章版)发送至组委会办公室团委邮箱tqzj@hhvc.edu.cn邮件主题和文件请命名为:(部)名称+重点项目申报+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

(三)项目遴选

学院赛事组委员将组织专家对报送项目进行评价,遴选优秀项目进入第“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重点培育项目库。

(四)项目培育

分批分类对重点培育项目进行跟踪调研,项目需制作PPT。学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培育、打磨,详细安排另行通知。

本通知为项目培育工作通知,学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通知及方案另行发布。未尽事宜可参照学院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赛事要求开展前期准备。各系(部)上报重点项目后期可以继续打磨,不断完善调整。


联系人:孙青

联系电话: 0471-6586221

邮箱:tqzj@hhvc.edu.cn


附件:《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第十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重点培育项目情况统计表》




 

202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