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
现将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中青明电〔2020〕24号)转发如下。请结合我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部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
二、总体安排
1.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学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宣讲、生产劳动和地摊经济等实践活动,同时讲好抗疫故事,为全面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聚力量、作贡献。
2.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技能培训、医疗扶持、电商带货、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推普助力脱贫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
3.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员鼓励在乡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
4.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招募志愿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食野味,提高环保意识,助力生态建设。
5.开展喜迎党的百年华诞系列活动。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伟大胜利,组织开展以“踏访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参观红色基地、体验红色之旅”为主要内容,以历史调研、考察学习、巡讲交流、艺术创作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策划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用好用活线上线下红色资源,讲好历代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引导师生到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实地学习了解相关历史,进行革命传统再教育,接受革命精神再洗礼。
6.专项活动——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大力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社区报到、兼职锻炼等为主要方式,到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兼任基层工作助理,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生需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选择“实践教育”-“返家乡”栏目了解家乡社会实践岗位信息,或自主关注家乡所在地团组织通知,根据要求申请参与此专项。
三、工作流程
1.线上创建。根据团中央和自治区团委的有关要求,所有社会实践团队(不包括个人分散实践)均需在全国“三下乡”官网报备系统和自治区“志愿北疆”APP上及时注册账户并进行团队创建,所有学生均需在“志愿北疆”APP上实名注册账号;二级学院(部)实践活动前和结束后,需在“志愿北疆”APP上发布签到、签退任务,并告知实践团队成员及时领取保险。请于8月7日前将团队信息登记表(附件1)发送至团委邮箱。各二级学院(部)报备情况将计入年度社会实践考核工作成绩,未完成报备的团队和未完成注册的学生将无法获得暑期三下乡活动表彰资格。(注:各级别团队都需进行官网报备,若一个团队分为若干分队开展实践活动,请以小分队为单位进行报备)
2.组织实施。经学院审核备案后,各实践团队在暑期由指导教师指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以上6项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委统一为实践团队配备条幅,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可以统一服装,号召队员在实践活动中亮明团员身份,举团旗、戴团徽、唱团歌。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团队成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汇报制,各团队负责人必须向所在学院团总支书记进行安全报备。有任何异常情况二级学院(部)团总支书记要及时向院团委汇报。团队实践活动顺利结束后,各二级学院团队在团委微信工作群报备。
3.新闻宣传。在暑期实践活动期间及过后,各二级学院(部)要重视和加强新闻宣传,扩大有效影响覆盖,加强舆情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在微信工作群实时报送,团委定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请认真做好典型选树宣传,用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影响教育更广泛的青年学生,开学后各二级学院(部)将优秀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4.总结表彰。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根据各二级学院(部)实践工作的完成情况,重点对返家乡活动覆盖和工作落实情况、在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学生申请参与情况、推送活动情况及在全国“三下乡”官网报备系统和自治区“志愿北疆”APP上注册登记、报备使用情况等进行总结表彰,对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
四、有关要求
1.聚焦主题,突出育人功能。各学院(部)要坚守实践育人初心,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和系列回信精神为重点,结合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深切感受人民领袖春风化雨般滋养青年心灵的精神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大思政”育人工作综合改革、构建“三全五育”集成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2.就近就便,守住安全底线。各学院(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各二级学院(部)团总支书记书记要全面跟踪了解本院所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度,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及时在工作群进行报备(团队名称、服务地点、服务人数及服务内容和形式);要加强安全保障,参加团队实践的师生在“志愿北疆”APP上发布签到、签退并领取保险。实践活动期间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与处置。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家学生以家乡为主开展社会实践,尽量减少活动半径;以学生个人实践为主,畅通个人申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渠道;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3.创新形式,充分激发活力。各学院(部)要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加强过程管理、宣传报道、典型总结,广泛组织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2020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等系列线上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联动。
4.加强组织,确保实践成效。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严实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摆拍走秀”;要深入实际,理解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各学院(部)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做好本地、本院参与社会实践人员的审核、跟踪、统计等相关工作。
2020年9月5日前,请各二级学院(部)将每个服务团队的社会调查报告(总结性文字、活动照片)、专项活动——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人员统计表(附件2)电子版发至团委邮箱,调查报告不少于2000字,活动照片不可以插入总结文字里,须以附件的形式单独添加发送。
团 委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