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2025-03-20 14:05 来源: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培养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科技能力和学术精神,按照“挑战杯”赛事整体工作安排和自治区相关工作要求学院团委决定启动第十“挑战杯”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竞赛组织

(一)竞赛组织工作由学院分管领导牵头,团委、教务发展规划与科技处等部门和学生会共同参加,做好校赛组织工作和全区竞赛的组织、推报工作具体工作由学院团委总体落实

(二)学院团委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学术指导与校赛评审。

(三)各系(部)做好参赛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及推荐工作。

三、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一)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须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紧扣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服务、助力节水行动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三)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四)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五)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D表需推荐人本人填写。E表无需填写,但须附于申报书后。所有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正反面打印,此申报书可复制。序号、编码不需填写。

(六)附件4《作品申报书应严格依照附件5.1、5.2第十“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格式统一要求进行填写。

四、实施步骤

本次竞赛全部作品申报均在自治区组委会指定的网络平台备案。作品项目名称、作者及团队成员、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录入后不得更改(平台入口另行发布)不经指定网络平台申报的作品将没有资格参加各级赛事

(一)宣传发动阶段:即日起至2025331日,各系应具体部署竞赛准备工作,大力宣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重要意义,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赛。

(二)系(部)初赛阶段:即日起至202547日,各系可结合学科和专业实际开展初赛,选拔推荐优秀项目

(三)作品申报阶段:2025472025年4月10日,各系初评结束后,根据《竞赛推报项目数分配表》(附件8)推荐作品,并报送如下材料:

1.附件4《作品申报书》(后附作品论文,须单独建立文档,内容请严格按照《第十“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格式统一要求》撰写

2.附件6《系(部)竞赛报备表》

3.附件7《作品汇总表(请严格按照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汇总表进行作品汇总,请不要修改表格样式)

4.附件9《系(部)获奖项目公示》

5.调查报告、学术论文须同时上报第一指导教师的核查说明,核查说明须框架合理、内容翔实,查重率符合学术规范要求(不高于15%),并由第一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请将以上材料电子版报送至团委邮箱tqzj@hhvc.edu.cn。电子版报送时,每件作品单独建立文件夹(包含附件4、6、7、9和核查说明),文件夹以(系部+作品名称命名 。报送材料以压缩包形式统一发送,所有纸质版材料(各一份)报送至乐群楼团委210办公室以上内容报送前请各系(部)核实并确保准确无误,所有信息报送后将不予受理任何变更。

  1. 校赛决赛阶段:拟于2025415日前(具体日期另行通知)举办校决赛(网评+现场路演答辩),遴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参加2025“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五)自治区级复赛阶段(20255-6月)

    自治区复赛分2个环节。第一环节:由自治区组委会秘书处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核,填报信息错误或不符合章程相关规定的作品将直接淘汰并不再补充。第二环节:组织网络评审,由自治区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盲评,确定拟获三等奖作品及进入自治区决赛作品。

    (六)自治区决赛(2025年6月30日前)

    自治区评委会按照评审规则对进入决赛作品进行线下评审,分别评出若干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并按要求推报高奖次作品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五、材料要求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学术论文+支撑材料,8000字以内),论文须为中文,外文论文须有中文翻译,支撑材料可包括对论文的进一步阐释、已发表刊物论文页扫描件、影响因子证明、查新证明、检索证明、实验相关照片、图片、扫描件等。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调研报告+支撑材料,调研报告类15000字以内,论文类8000字以内)内容需为中文,支撑材料可包括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调研过程的问卷、访谈记录、照片、发表的相关论文、相关单位(机构)的反馈、相关奖励证明等。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研究报告+支撑材料,研究报告8000字以内),研究报告可图为并茂,要写出作品制作的目的意义、制作过程、结果、创新点、实际应用情况(或应用前景)、存在不足及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工作,报告中需包括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支撑材料可包括获得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奖项证书、鉴定证书、应用证书、应用证明及其他资质材料等。申报书和作品分别装订拉杆夹,作品中应隐去学校、单位、指导老师信息,涉及作者的人名信息可以保留,以验证专利等信息真伪。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系(部)要统筹做好竞赛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竞赛氛围,鼓励组建跨系部、跨学科、跨年级的竞赛团队,充分发挥学科集群优势

    (二)强化培育,保证质量。各系(部)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质量。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加强对参赛团队的指导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帮助参赛团队做好选题和材料撰写工作。

    (三)精心组织,加强审核。各系(部)要安排专人负责竞赛组织工作,加强对推荐作品的审核把关,确保作品的原创性、真实性,根据赛程安排,按时做好材料上报工作。

     

    联系人:孙青

    联系电话:6586221

    团委邮箱:tqzj@hhvc.edu.cn

     

    附件:第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相关资料

     

    202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