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时:2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非机类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用途、热处理方法,能够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了解铸造、锻压、焊接工艺的特点。掌握一般机器中常用机构及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结构特点;掌握通用零部件的一般使用和维护知识。了解常用液压元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掌握机械加工方法基本原理、常用加工设备和工艺过程。
前导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加工或金工基本技能实训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重点掌握钢铁材料性能、特点及用途以及材料基本热处理工艺特点,能够根据机械零件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2. 了解铸造、锻压、焊接工艺的特点。
3. 掌握一般机器中常用机构及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结构特点。
4. 掌握通用零部件的一般使用和维护知识。
5. 了解常用液压元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
6. 熟悉机械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各种切削加工的特点及设备;典型零件切削成型加工方法及工艺过程。。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序号
| 单元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 (一)机械工程材料
| 理论
教学
| 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 常用金属材料。
3. 钢的热处理 。
4. 非金属材料。
5.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用。
| 重点掌握钢铁材料的性能、特点及用途;掌握机械零件的选材原则。
| 3
|
| (二)铸造、锻压与焊接
| 理论
教学
| 1. 铸造
2. 锻压
3. 焊接
| 了解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及其他成型工艺的特点;会确定典型零件的毛坯成型方法。
| 3
|
| (三)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装置
| 理论
教学
| 1. 机械传动概述
2. 平面连杆机构。
3. 凸轮机构。
4. 螺旋机构。
5. 间歇运动机构。
6. 带传动。
7. 链传动。
8. 齿轮传动。
9. 蜗杆传动。
| 掌握一般机器中常用机构及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结构特点。
| 3
|
| (四)常用机械零件
| 理论
教学
| 1. 轴。
2. 轴承。
3.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
4. 连接及连接件。
5. 弹簧。
| 掌握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原则和方法,以及通用零部件的一般使用和维护知识。
| 3
|
| (五)机械传动系统及其分析计算
| 理论
教学
| 1. 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了解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各自的特点;掌握机械传动系统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 3
|
| (六)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 理论
教学
| 1. 液压传动概述
2. 液压元件
3. 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
| 了解常用液压元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
| 3
|
| (七)金属切削加工概述
| 理论
教学
| 1. 切削运动和切削要素
2. 金属切削刀具
3.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型号
| 掌握机械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
| 2
|
| (八)常用切削加工方法及设备
| 理论
教学
| 1. 车削加工及车床
2. 铣削加工及铣床
3. 钻床及镗削加工
4. 刨削加工及刨床
5. 磨削及光整加工
| 掌握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特点、工艺过程及设备。了解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 2
|
学时合计
| 理论教学
| 22
|
五、教法说明
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生产录像进行形象教学。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 作业、出勤 20%
2、 期末考试 8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1.《机械基础》 刘跃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2.机械基础实验讲义 童玉清等编 2005.12
参考书:
《机械制造基础》 吴安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机械设计基础》 邓昭铭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