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铁道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设备、铁路线路与站场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铁道线路及站场》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了解线路构造和技术状态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了解站场设备布置的基本原理及各种车站布置图的采用条件。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铁道线路及站场》依照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设技能计理念,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铁路线路技术状态对运输生产的重要影响,具备对车站各项设备的及车站布置图应用特点分析能力,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作风,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分目标
1、知识水平:
(1)了解线路的技术状态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2)掌握线路及轨道构造、轨道平顺的技术标准。
(3)掌握单开道岔, 辙叉号数与列车通过速度的影响。
(4)掌握道岔配列形式、线路连接及车站线路有效长。
(5)掌握中间站的布置图型分析。
(6)掌握技术站的布置图型分析。
(7)掌握驼峰调车设备构造,了解驼峰各纵断面设计要求。
(8)了解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站场。
(9)了解铁路枢纽
2、能力目标:
(1)熟练分析中间站和区段站各项设备的作用及其对运营的影响。
(2)对不合理的车站图型能找出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情感目标:
(1)能够认识到线路及车站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全局分析问题的观念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3)将专业知识应用于铁路生产实践,服务于社会能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作任务
| 教学内容
|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
态度目标要求
| 学时
|
项目一
路基及桥隧建筑 物
| 任务1
路基
| 1.路基形式:路基组成;站场路基;路基病害。
| 了解路基组成,站场路基,路基病害。
| 4
|
任务2
桥隧建筑物
| 2、桥隧建筑物:桥梁;隧道;涵洞。
| 了解桥隧建筑物。
|
项目二
轨道
| 任务1
轨道的组成
| 轨道的六个组成部分;道岔分类;禁止使用的道岔;列车通过道岔的容许速度;
| 了解轨道的六个组成部分;道岔分类;掌握普通单开道岔构造;掌握禁止使用的道岔;列车通过道岔的容许速度;
| 6
|
任务2
轨道平顺的技术标准
| 直线轨道: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轨底坡。
曲线轨道构造特点;小半径曲线的轨距加宽;曲线外轨超高
| 了解直线轨道: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轨底坡。
掌握曲线轨道构造特点;小半径曲线的轨距加宽;曲线外轨超高掌握轨道的平顺标准及道岔对行车速度的影响。
|
任务3
线路的养护与维修
| 线路的养护与维修
| 了解线路的养护与维修
|
任务4
无缝线路
| 无缝线路。
| 了解无缝线路的优点及基本原理
|
项目三
道岔
| 任务1
单开道岔
| 单开道岔的构造,提速道岔概况
| 掌握单开道岔的构造,了解提速道岔概况
| 6
|
任务2
其他道岔类型
| 了解其他道岔类型的构造
| 了解其他道岔类型的构造
|
任务3
道岔的辙叉号数及允许过叉速度
| 道岔的辙叉号数及允许过叉速度
| 掌握道岔的辙叉号数及允许过叉速度
|
任务4
禁止使用的道岔
| 禁止使用的道岔
| 能判断禁止使用的道岔
|
项目四
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
| 任务1
线路平面
| 线路平面的组成;曲线附加阻力及其计算;缓和曲线
| 了解线路平面的组成;掌握曲线附加阻力及其计算;了解缓和曲线的作用
| 6
|
任务2
线路纵断面
| 线路纵断面的组成;单位坡道附加阻力的计算;限制坡度。换算坡度的概念及计算
| 了解线路纵断面的组成;掌握单位坡道附加阻力的计算;掌握限制坡度。掌握换算坡度的概念及计算
|
任务3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 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图
| 看懂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图
|
任务4
线路标志
| 线路标志的种类及其含义
| 了解线路标志的种类及其含义
|
项目五
限界和线路间距
| 任务1
限界
| 建筑接近限界:直线建筑接近限界,曲线地段建筑接近限界的加宽及其计算。
| 理解限界的规定,了解建筑接近限界,直线建筑接近限界,掌握曲线地段建筑接近限界的加宽及其计算。
| 6
|
任务2
线路间距
| 直线地段线间距;曲线地段线间距的加宽及其计算.
。
| 理解直线地段线间距;掌握曲线地段线间距的加宽及其计算.会确定线间距
|
项目六
站场基础知识
| 任务1
车站线路和线路间距
| 车站线路分类;道岔及股道编号;车站线路线间距离。
| 熟练掌握车站线路分类,道岔及股道编号,车站线路线间距离的确定。
| 8
|
任务2
道岔用中心线表示法
| 道岔辙叉号数及其采用规定;道岔的主要尺寸;
| 掌握道岔辙叉号数确定,掌握道岔用中心线表示法
|
任务3
相邻道岔中心间距离
| 道岔配列分类及其有关规定, 道岔配列计算。
| 道岔配列分类及其有关规定, 道岔配列计算。
|
任务4
线路的连接
| 线路的连接组合: 普通线路 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
| 了解线路的连接组合。
|
任务5
车站线路长度
| 线路有效长和容车数;警冲标、出站信号机、水鹤位置的有关规定;线路有效长的推算。
| 掌握线路有效长的推算。
|
项目七
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
| 任务1
会让站越行站
| 会让站越行站的作业和设备、布置图型
| 了解会让站越行站的作业和设备、掌握让站越行站布置图型
| 6
|
任务2
中间站
| 中间站概述
中间站图形
中间站到发线设置条件。
| 了解中间站概述,掌握中间站图形,理解中间站到发线设置条件
|
任务3
中间站改建。
| 中间站改建
| 了解中间站改建的几种情况
|
项目八
区段站
| 任务1
区段站概述
| 区段站的设置;区段站的作业、设备
| 了解区段站的设置;区段站的作业、设备
| 8
|
任务2
区段站图型
| 横列式;纵列式;客纵列式
| 掌握区段站图型中各项设备的合理位置分析,重点掌握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了解客纵列式图型
|
任务3
区段站运转设备
| 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机车走行线。
| 了解区段站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机车走行线的设置数量和位置。
|
任务4
区段站咽喉布置
| 区段站咽喉布置
| 了解区段站咽喉布置的要求和方法
|
项目九
编组站
| 任务1
编组站概述
| 编组站的作业及设备;编组站分类。
| 了解编组站的作业及设备;了解编组站分类。
| 8
|
任务2
编组站图型
| 单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 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
| 掌握单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 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图型中各项设备的合理位置分析,重点掌握图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
任务3
辅助车场和箭翎线
| 辅助车场和箭翎线
| 了解辅助车场和箭翎线对编组站的作用
|
项目十
调车驼峰
| 任务1
驼峰概述。
| 驼峰概述:驼峰分类;驼峰的组成部分。
| 了解驼峰概述:驼峰分类;驼峰的组成部分。
| 10
|
任务2
驼峰的峰高计算
| 机械化驼峰:驼峰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峰高计算;制动工具。
| 掌握驼峰的峰高计算
|
任务3
纵断面设计及制动能力计算
| 简易驼峰:驼峰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峰高计算。
| 掌握纵断面设计及制动能力计算
|
项目十一
高速及重载铁路站场
| 任务1
高速铁路站场
| 高速铁路站场
| 理解高速铁路站场的修建模式、布置特点、设计要求和原则、高速铁路车站布置图。
| 4
|
任务2
重载铁路站场
| 重载铁路站场
| 了解重载运输方式,站场布置特点、原则和要求,了解重载铁路站场布置图。
|
项目十二
铁路枢纽
| 任务1
铁路枢纽概述
| 铁路枢纽概述
| 了解铁路枢纽的总体布置
| 4
|
任务2
铁路枢纽类型
| 八种铁路枢纽类型
| 掌握八种铁路枢纽类型
|
任务3.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
| 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
| 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
|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教法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等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注意改革学习成绩的考核手段和办法,探索新的科学的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车站设备运用情况职业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建议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等教学方法,在正式的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考核评价建议
1、本课程应采用理论考核和实作考核相结合。
2、学生在完成实作题的同时提高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按照工作任务来组织专业知识,工作任务处于主题位置,专业知识处于背景位置,按照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理念选用教材或据如下体力编写教材;
1、教学目标
2、工作任务
3、实践操作
4、问题探究
5、知识拓展
6、练习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站场模拟沙盘一套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 实习基地
| 实习性质
| 实习岗位
| 可接纳
人数
实习生接纳人数
| 联系人
|
1
| 呼和车站
| 生产、顶岗实习
| 售票、客服、行包
| 60
| 王锦程
|
2
| 集宁南站
| 生产、顶岗实习
| 售票、客服、行包
| 50
| 曹有吉
|
3
| 包头站
| 生产、顶岗实习
| 售票、客服、行包
| 50
| 孙莉红
|
五、参考书
序号
| 书目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1
| 《铁路站场及枢纽》
| 刘其兵
马桂贞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2
| 《铁道概论》
| 佟立本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编写人: 侯立新
审核人:
编写日期: 2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