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铁道学院
课程编号:15010020
课程名称:电力机车制动机
学时/学分:78学时/6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列车牵引计算、金属工艺学
适用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电力机车制动机、风源系统、基础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机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车制动技术,熟悉机车设备布置,为机车操纵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突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仅靠教材中的图文进行讲授,是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以增加教学的直观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大实验、实训的教学时数,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 掌握DK-1型电控制动机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2. 掌握DK-1型电控制动机的综合作用过程、制动机操作规程和实验步骤;
3. 掌握制动基本理论;
4. 掌握基础制动装置和停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5. 了解车辆制动机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二)分目标
1. 能拆装、检修制动机主要部件;
2. 能进行五、八步闸实验和综合作用实验,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3. 能理解车辆制动机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4.初步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5.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6. 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 教学内容
| 达到的知识、技能、
态度目标要求
| 学时
|
项目1机车制动系统
| 任务1:了解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 1.DK-1电空制动机的组成的工作原理;
2.空气控制部件(调压阀、均衡风缸、点空阀、压力开关、电控制动控制器、空气制动阀);
3.气动部件(中继阀、分配阀、总风遮断阀、紧急阀、电动放风阀)。
4.自动空气制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通过多媒体和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机车制动理念和基本作用原理
| 8
|
任务2:了解本课程的性质
| 1.制动机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意义
| 通过讲述和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
|
项目2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压缩空气源系统
| 任务1:了解韶山系列制动机风源系统
| 1.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压缩空气源系统的组成;
2.活塞型和螺杆型空气压缩机;
3.压缩机附件及辅助压缩机。
| 通过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风源系统的组成以及作用原理。
| 10
|
任务2:能简单处理应用风源系统故障
| 1.515KF风压继电器回复
2.总风缸压力范围
| 在了解风源系统的前提先,能检查出各种赛门故障。
|
项目3电控制动机综合作用
| 任务1:控制原理
| 1.电空位操作,电空制动控制器的综合作用;
2.电空位操作,空气制动阀的综合作用;
3.空气位操作,空气制动阀的综合作用;
4.制动机辅助性能检查;
5.制动机与机车其他系统配合使用;
6.制动机操作规程,实验验收规则;
7.讨论机车电空制动和车辆制动的配合问题。
| DK—1型电控制动机综合制动原理和机车车辆联合制动原理讲解
| 25
|
任务2:制动机试验
| 实验1:电空制动机的综合作用。
实验2:电空制动机的实验。
| 制动机试验,完全掌握制动试验
|
项目4基础制动装置和制动基本理论
| 任务1:机车基础制动装置
| 1.基础制动装置的形式和作用,制动倍率、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制动缸的作用
| 通过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机车基础制动装置的作用原理与组成
| 12
|
任务2:制动基本理论
| 2.制动管减压量与制动缸压力的计算,空气波与制动波,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动力作用
| 制动波速与制动倍率等问题的解析
|
项目5制动机常见故障处理
| 任务1:机车制动机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方法
| 1.能处理因各种电控阀误动作或不动作的故障2.学会机车重联、无或会送的制动机处理的方法
3.能处理各种赛门误动作原因。
| 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 8
|
项目6车辆制动机
| 我国现有普通客货车辆制动理论
| 1.客车104型车辆制动机;
2.货车120型车辆制动机;
3.F-8型车辆制动机;
| 我国现有主型客车货车的制动机类型介绍。
| 15
|
重载列车与动车组制动系统
| 1、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2、CCB2型制动机和LOCOTROL分布式动力系
| 统重载列车和CRH系列动车组制动系统的介绍
|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师应讲述我国主要制动技术基础。
2.教师要与时具进学习先进的电力机车制动技术,并在教授学生。
3.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结合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理论联系实际的将本课程内容完全教授学生。
4.教师教研组应该多多进行专业讨论方法,促进“多领域、多技术”的发展,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考核评价建议
1.理论闭卷考试,百分制。理论考试只能占70%,另外30%的平时成绩。
2.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不能单单看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要为“低考分、高能力”的特殊学生制定更好的考核方法。
3.要制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制度
(三)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1. 本大纲是根据2008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电力机车驾驶专业教学计划编制的。
2. 讲授车型以主型电力机车为基础,对其他型电力机车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3. 本课程实践性强,需加强直观性教学,应备有电力机车实物配件、模型及挂图。
4. 讲授中要强调总体概念,即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着重讲明物理概念,不强调公式的推导。
5.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电化教学等教学手段。特别是在讲授制动机组成和结构等内容必须结合实物、模型、示教板或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6. 建议书目: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电力机车制动机》,李益民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7.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教育书籍远远跟不上工作现场的技术更新的速度,因此要自行编写一些讲义,用于学生的再教育。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设备名称
| 单位
| 最低数量
| 备注
|
电控阀
| 个
| 5
| 供学生了解构造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套
| 1
| 模拟电控制动原理
|
|
|
|
|
|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电力机车制动机》课程的教学活动应该在信息化、实践化、理论化的平台展开。要接近铁路现场进行教学。
五、参考文献
!、李益民,《电力机车制动机》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2、武 汛,《LOCOTROLl分布式动力系统与CCB2型制动机》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