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互助、共同奋进的历史。蒙古族有句谚语:井水里没有鱼,枯树上没有叶。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党委、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维护地方稳定、推动地方发展的生命线。
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贯彻落实“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坚持把示范创建作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抓手,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融合发展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从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人文与旅游系
2021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