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训室安全教育手册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Manual

目 录
1.一般安全
1.1实训室安全守则
1.2实训室安全个人须知
2.实训室防火防爆安全
2.1实训室防火安全须知
2.2灭火基础知识
2.3如何进行灭火
2.4如何逃生?
2.5 如何安全疏散?
3.实训室用电安全
3.1用电常识
3.2 触电事故预防
4.实训室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5. 实训室测量仪器使用安全
6.常见警示标志及急救方法
7. 校园实训室安全事故
1 一般安全
1.1 实训室安全守则
实训室要指定工作人员负责对本实训室日常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凡是进入实训室工作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均要参加实训室安全知识培训。
实训室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并根据本实训室特点制订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张贴或悬挂在醒目处。
实训室要有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等,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先经过培训并按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
有危险性的场所、设备、设施、物品及技术操作等要有警示标志。
放置危险品的场所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要根据危险品的性质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实训室工作人员要按规范操作并做好个人防护。
实训室产生的废弃物要按有关要求进行分类并分别按规定进行处理。
实训室要保持通风,要保持消防通道的通畅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实验楼内走廊,除灭火器外,不准放置其他物品。
实训室要制订紧急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并张贴或悬挂在醒目处,要有逃生线路指示图,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以及危险品被盗、丢失、泄漏、严重污染和超剂量辐照等安全事故,须立即根据情况启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同时向学校主管部门和保卫部报告,必要时应通过学校主管部门向当地公安、环保、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经过和处理情况应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1.2 实训室安全个人须知
严格遵守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参加实验时,不能穿拖鞋、短裤。女士不能穿裙子,并应把长发束好。操作感染性、有毒物质或炙热物品时,必须戴上保护手套。
不准在实训室、库房、资料室内抽烟。
实训室内不允许用电炉烧水、做饭等,生活用品不能带入实训室。严格执行电气安装维修规程,严禁私拉线。
实验过程必须保持桌面和地板的清洁和整齐,与正在进行实验无关的药品、仪器和杂物不要放在实验桌面上。实训室里的一切物品务必分类整齐摆放。
熟悉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和紧急疏散方法,清楚灭火器材、安全淋浴间、眼睛冲洗器的位置。铭记急救电话。禁止往水槽内倾倒杂物和强酸、强碱及有毒的有机溶剂。
在不危及自身和他人重大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国家财产少受损失,措施包括自己采取行动,报警、呼叫他人及专业人员协助采取行动。在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重大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以采取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为重点,措施包括撤离危险现场,自救、互救、报警等。
实验、科研工作完成或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切断电、气源和关好门窗,收藏好贵重物品,有报警装置的必须接通电源,注意防盗。离开实训室前关好水龙头及检查可能引起水患的地方,预防水患及雨淋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
2.实训室防火防爆安全
2.1实训室防火安全须知
①实训室内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指定专人管理,全体人员要爱护消防器材,并且按要求定期检查更换。
②实训室内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氢气、氧气等)必须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训室,严禁烟火。
③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加热易燃液体必须在水浴上或密封电热板上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火炉直接加热。
④使用酒精灯时,酒精切勿装满,应不超过其容量的三分之一,灯内酒精不足四分之一容量时,应灭火后添加酒精。燃着的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以防引起灯内酒精起燃。
⑤易燃液体的废液体,应设置专门容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事故。
⑥可燃性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种钢瓶不得靠近热源、明火,禁止碰撞与敲击。
⑦实训室内未经批准、备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以免超出用电负荷。
⑧禁止在楼内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证消防通道通畅。
2.2灭火基础知识

几种常用灭火器
灭火器使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目的。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几类。



2.3如何进行灭火
◎煤气泄漏怎么办?
•迅速关闭燃气总开关或阀门,阻止气体泄漏。
•打开门窗,流通空气。使泄漏的燃气浓度降低,防止发生爆炸。
•如液化石油气漏气,在可能情况下,搬到空旷场所,防止液化石油气泄漏达到可能引发爆炸的程度。
•迅速疏散附近人员,防止爆炸事故构成人员伤亡。
◎人身上着火怎么办?
•切勿奔跑。
•最好脱下着火的衣服,俯伏及滚动身体灭火。
•旁人应以厚重衣物或被子覆盖着火部位,拍打熄灭火焰。
◎电器着火怎么办?
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如何使用室内消火栓灭火?
•打开销火栓门,取出水带和水枪。
•甩开水带,水带一头插入消火栓接口,另一头接好水枪。
•一人持水枪靠近着火区域,一人转开止水阀。

2.4如何逃生?


用湿毛巾等捂严口、鼻,弯腰走或匍匐前进。最好沿墙面逃生。
逃生过程中经过火焰区,用湿衣被等包裹头部和身体后再冲出火场。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或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室外着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可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遇火灾时切记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若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顶,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2.5 如何安全疏散?
•电梯不能作疏散楼梯,火警时严禁使用电梯
•实训室安全出口数不得少于两个
•消防通道不能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品
•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人员密集场所、地下建筑等疏散走道和楼梯上应设置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
疏散注意事项
•首先疏散能使火势扩大、有爆炸危险的物资
•重要物资疏散
•消防人员进出通道及时清理
•屋内有遇水燃烧的物品,须先疏散出来方可用水救火
•疏散物质放在火场的上风方向
3.实训室用电安全
3.1用电常识
•经常检查电线、插座和插头,一旦发现损坏,要立即更换;
•切勿带电插、接电源及电器线路;
•实训室内禁止私拉电线;
•没有掌握电器安全操作的人员不得擅自变动电器设施或随意拆修电气设备;
•启动或关闭电器设备时,必须将开关扣严或拉妥;
•实验时,应先接好线路,再插电源,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通过转接头连接过多的电器;
•仪器设备开机前要先通过阅读熟悉该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在用电炉、高压灭菌锅等用电设备过程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
•人员若较长时间离开房间或电源中断时,要切断电源开关;
•保持电线和电器设备的干燥,防止线路和设备受潮漏电;
•清洁电器用具前要先切断电源;
•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或触摸电器用具;
•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与人体分离后,再实施抢救。
3.2 触电事故预防
◎绝缘:用绝缘层把带电导体隔离,使人体不可能直接接触导体,以达到安全目的。
◎绝缘电阻:不低于导体电阻的1000倍。
◎屏护:应醒目牢固,以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
◎间隔:保持一定空间距离。
◎定期检查:检查线路、电器设备接地情况,注意负荷大的电器用粗电线。
◎安全电压:国际C85805-85安全电压标准中规定有五个等级,即6V,12V,24V,42V,56V……
◎安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低于30mA。动作切断电源时间短于0.1秒。
4. 实训室土工建材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只有经过培训和考核,并经管理人员允许,才可以使用仪器设备做指定的实验;
清楚仪器每个按钮的位置及用途,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立即停止操作;
遵守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勿贪图省时省力而走捷径;
在操作某些仪器时,衣帽穿戴要符合要求,不能佩戴长项链或者穿宽松的衣服;
要确保有关的安全罩安装妥当方可正常运作,如果对仪器的某活动部分的安全性有怀疑,应立即停机检查;
当仪器在运转的过程中有杂音或其他的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关机并通知仪器主管人检查;
在清洁、维修仪器时,应先断电并确保无人能开启仪器;
由于误操作仪器而发生事故,须及时向教师及实训室报告。
5.实训室测量仪器使用安全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仪器的安装
1.在三角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角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二)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弄或行人、车辆碰撞。
2.在打开物镜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镜头,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镜盖。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4.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5.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6.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三)仪器的搬迁
1.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之后再搬迁。
2.短距离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其方法是:先取下垂球,检查并旋紧仪器连接螺旋,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经纬仪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水准仪的水准器向上);再收拢三脚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严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
3.搬迁时,小组其他人员应协助观测员带走仪器箱和有关工具。
(四)仪器的装箱
1.每次使用仪器之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2.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脚螺旋调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手取下仪器。
3.仪器装箱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放妥后,再拧紧制动螺旋,然后关箱上锁。若合不上箱口,切不可强压箱盖,以防压坏仪器。
4.清点所有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五)测量工具的使用
1.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画。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
2.皮尺的使用:应均匀用力拉伸,避免着水、车压。如果皮尺受潮,应及时晾干。
3.各种标尺、花杆的使用: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横向压力,不能磨损尺面刻画的漆皮,不用时安放稳妥。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
4.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能施以重压。
5.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的使用: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
6.一切测量工具都应保持清洁,专人保管搬运,不能随意放置,更不能作为捆扎、抬、担的它用工具。
6.常见警示标志及急救方法
起火:有机物着火应立即用湿布或砂扑灭,火势太大则用泡沫灭火器扑灭。电器设备起火,首先切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能用泡沫灭火器。
触电:首先拉开电闸切断电源,或尽快地用绝缘物(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开,必要时再进行人工呼吸。
割伤:先将在伤口中的异物取出,伤势不重者用生理盐水或硼砂液洗伤处,再涂上紫药水,必要时再撒上消炎粉,用绷带包扎。伤势较重先用酒精洗消毒,再用纱布按住伤口,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
烫伤:被火、高温物体或开水灼烫后,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洗灼伤处,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7. 校园实训室安全事故
2018北京·爆炸事故
201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实训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经查明,该起事故直接原因为:在使用搅拌机对镁粉和磷酸搅拌、反应过程中,料斗内产生的氢气被搅拌机转轴处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继而引发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引起周边镁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烧,造成现场3名学生烧死。
事故调查组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该校党委书记等12人被问责。同时认定,该大学有关人员违规开展试验、冒险作业;违规购买、违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对实训室和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2016北京·火灾事故
2016年1月10日上午11时许,北京化工大学一化学实训室突然起火,并伴有刺鼻气味的黑烟冒出。起火时室内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校方表示,实训室内存放化学药剂的冰箱因电路老化自燃,引发火灾。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实训室工作人员已将明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实训室内并无有毒化学品。
2015北京·爆炸事故
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二层的一间实训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根据安监部门通报,爆炸是死者在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