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
实训室制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习实训 > 实训室制度 > 正文

实训室安全演练预案

2021年05月25日 16:23  点击:[]


一、演练的目的

为保障实训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我院制定了相应的实训室安全演练预案,此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面对突发事故可以保持冷静,迅速做出积极的避免更大伤害的决定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实训室人员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 )( )( )( )时——( )时在( )实训室进行。

四、演练类型

全面演练:针对实训室安全演练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实训室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的范围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工作。

3、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工作。

六、演练的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项目义务消防员。

2、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程的人员。

3、模拟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4、观摩人员:来自于学校实训室的实验人员以及观看演练过程的观众。

上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应佩带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1) 实训室人员按照相关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要求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2) 各演练的参与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3) 实训室负责提供演练参与人员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2、实施阶段

1)演练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演练中遇到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工作。

3)演练中遇到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工作。

八、对发生事故的具体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1、低、高压触电事故

实训室人员在接触电源时,因操作失误或者存在漏电现象,导致发生触电事故。附近的工作人员发现后,应立即将电箱内的开关拉下,使实训人员脱离低压触电,再到办公室报备。现场救护人员也应采取相应的救援,利用汽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一步医治。

实训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慎与外电线路的高压电裸漏部分相接触,发生高压触电事故,且实验设备压在身上。附近的工作人员应用竹竿等绝缘物将实验设备挪开,同时向120119以及供电部门拨打电话请求外部救援,通知现场救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2、物体砸伤事故

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譬如伤及头部和手臂,现场救护人员应立即对伤员伤口进行清洗并止血,最后用担架将伤员通过运输工具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3、火灾事故

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九、演练结果的总结评价

安全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总结,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实训室安全演练预案。

十、纠正和预防

1、认真作好本次预案演练的总结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2、加强对应急救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和救护能力的培训。

3、积极作好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工作。

4、在“预案”中及时补充完善外部支持单位的联络方式。

实训室安全演练的目的是让学院师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今后如遇安全事故,能够做到冷静对待,有条不紊的进行救援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