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从善如流是胸怀,应有海纳百川的气魄;从善如流是境界,当有登高望远的眼光;从善如流是水平,常在理智的选择中增长本领。在复杂现实、广大群众面前,领导干部甘当“小学生”,虚心纳谏,躬身问计,就会心明眼亮看问题、头脑清醒作决策、务实进取干事业,所谓“一言可以兴邦”,其意义正在于此。
v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改作风,难的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检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政治责任。只有在思想深处触动“密切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在党性修养上强化执政为民这个责任,才能将改作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只有持之以恒真转实改,才能彻底摒弃观望风、杜绝一阵风,打消干部群众顾虑,让民心与党心贴得更近。
v 转作风必须扎扎实实,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绝不能虚应敷衍,做表面文章;也不能时紧时松,搞“一阵风”。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以求实效为目的,以长效机制为保障,把精力更多放在“内功”上,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真办法;少一些应付上级的虚招,多一些认真负责的态度,务求使转作风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并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v 什么是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v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v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v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用改革精神打造现代政府,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一级跟着一级学,一级跟着一级干,我们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让人民坚定目标、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v “功成不必在我”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工作理念与干事要求。把这个源头理清了,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才会少些“今天上山、明天下河”的胡折腾,少些三五年改天换地的空豪迈,少些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而把眼光放于长远处,将心思用到打基础上,把精力贯注在实干中。各级干部更应深深懂得,功成之前,有无数前辈奠定了坚实之基;名就之际,不可抹杀诸多前任增续的砖瓦。“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换来永不停歇的“东流去”,才是最令人欣然之事。
v 政贵有恒。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接着一茬干,钉牢一颗钉子再钉下一颗。为官一方、为政一时,需要这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早日实现“中国梦”,应该有这样的历史观、发展观、政绩观。
v 一个人能够自警自律、拒腐守廉,就可以心灵放松、精神轻松,就可以整日愉快、永夜安眠。这样,干起工作来就能够敢抓敢管,动员群众来自然会一呼百应,即使教育别人来也多了些资格和底气。还是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v “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v 现实中有没有享乐思想严重的干部?有。有没有热衷于形式主义的干部?有。有没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有。这些人受不到惩戒,是社会的悲哀。如果再被提拔重用,那就会变成老百姓的愤怒。用人的导向,是社会公平中最重要的导向,用人的腐败,是社会发展中最危险的腐败。现在中央领导已经发出警告,希望所有的干部,都把“不玩虚招”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展现新作风,干出新成绩。
v 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容得下尖锐批评”,并不是听他的话说得有多动听多谦逊,关键看他的胸襟气度,看他的担责态度,看他的整改程度,亦就是说,只有做到敢于敞开胸怀听真话,勇于承担责任找根源,善于雷厉风行抓整改,才是唯一的标准、唯一的选择。
v 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不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才能深入群众“面对面”,消除隔膜“心贴心”,为民办事“实打实”。一些地方作风之所以转得彻底、群众普遍满意,就在于干部带着真情下去带着实情回来,带着责任下去带着任务回来,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最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v 为政以简,检的是党性,验的是思想,测的是人格。一心想着群众,脑子里总是转着现实问题,这样的“简单”,能减掉凡事俗务“废气”,使干部摆脱凡事俗务的困扰,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多一点时间深入群众、排忧解难。更能减掉不正之风的“毒气”,使干部冲破名利牢笼、远离腐化侵蚀,头脑更清醒,胸怀更坦荡,做事更端正。还能减掉人情纷扰的“俗气”,使干部不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所束缚,宁静致远,心灵放松,心情轻松,享受生活的美好。
v 在餐桌上,很能体现一个政党的精神追求,也能品出一个政党的严格自律。吃喝无度,对人对己都没有半点好处。
v 作风的转变,不只在形式的变化,关键在有真内容。是在形式上打转还是在内容上深化,是转作风还是作作秀,往往取决于“一把手”的态度。转作风有具体规定,也有明确要求,如果“一把手”不给力,把规定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把要求变成“口头禅”,光说不练,又如何让其他人心服口服、真转实改?对不良作风,“一把手”不警觉,安之若素、见惯不怪,最终大家也会坦然受之,变成“温水煮青蛙”。
v 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除去心中的凡尘,才能在心的宁静中感受幸福。
v 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