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法学系教师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共探团结奋进新征程

时间:2024-12-12   编辑: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点击:[]

为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显著提高,深刻认识到各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明显增强。2024年12月10日下午,经济管理与法学系全体教师满怀热忱,齐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开启了一场以“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深刻文化之旅与思想洗礼之行。

当教师们踏入基地,仿若踏入了一部鲜活的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史书长卷。在讲解员的悉心引导下,他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那些见证着历史变迁的珍贵文物、详实的史料记载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犹如一颗颗璀璨星辰,串联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岁月长河中孕育、发展与升华的壮丽轨迹。从古老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交融互鉴,到近代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热血篇章;从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的蓬勃发展,到新时代背景下 “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每一段历史都深深震撼着在场教师的心灵,引发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度思考与强烈共鸣。

展厅内,一幅幅展现内蒙古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的精美画卷,与各民族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场景相互辉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壮美草原画卷背后,是各民族同胞齐心协力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经济的不懈努力;繁华热闹的城市景象、安居乐业的乡村新貌,凝聚着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团结奋斗精神,在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教师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无不为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亲如一家、和衷共济的深厚情谊所打动,更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倍感自豪。

参观过程中,教师们深刻领悟到,“建设美丽内蒙古”是实现“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这一伟大事业的核心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内蒙古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始终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共同绘就了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而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灵魂的塑造者,教师们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让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参观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拓展与视野的开阔,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与精神的升华。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新的起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激发学生为 “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而努力学习、拼搏奋进的热情与决心。以教育之笔,绘就民族团结的斑斓画卷;以智慧之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道路。

此次组织教师参观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彰显了经济管理与法学系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践行。未来,经济管理与法学系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



经济管理与法学系

2024年12月11日


上一条:经济管理与法学系党总支开展2024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
下一条:经济管理与法学系开展 第十二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 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