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
就业工作汇报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要内容
1、 学院召开会议,全面布置2011年的就业工作
2、 依据专业特点,制定了与就业挂钩的专业设置计划
3、 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宣传、联络渠道,使学生有更大的就业选择余地
5、 认真做好提前就业、离校顶岗工作
工作汇报
现将去年9月以来经法院就业的工作总结如下:
1、自2010年9月9日重新确立以院总支书记李勇镇为组长的就业工作指导小组以来,工作组便定期召开会议,制定阶段就业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时间表。将就业工作与就业人员的考核挂钩,定期对就业工作成员进行考核。同时,制定2010年-2011年就业工作计划,计划包括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并由学校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经法学院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寄给各毕业生家长,将家长也一并纳入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中来,力争使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
2、为了更加准确把握2011届毕业生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意向以及目前就业情况,方便各企事业单位查询毕业生相关信息,根据招就处的相关要求,对我院2011届毕业生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我院共有毕业生640人,其中工商管理72人,国际贸易40人,市场营销38人,法律事务31人,物流管理140人,会计电算化309人。
3、在本学期开学伊始,有部分学生确定了实习工作岗位。我院本着方便学生就业,鼓励学生就业的目的,制定了《提前离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学生确实有就业意向的,并且在实习后可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的,同时在确保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可以为学生办理提前离校手续。
4、积极联系企业,为学生扩大就业开辟通道。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联系多家用人单位,其中包括呼铁局劳动力调剂站、呼市邮政银行、用友公司、万达集团、百度内蒙古公司、内蒙活力奥克莱斯公司、百灵鸟广告代理中心、呼和浩特春花水务公司、赛汉王羊绒公司、邦德物流公司、唐星生物天津公司等等,并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今后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办理校园宣讲会、向企业直接推荐学生等方式推荐学生就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制定就业工作报名流程,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使就业信息能够在24小时之内就可通知到每位学生,随后组织学生报名,并在报名开始后24小时内,将报名信息汇总反馈给用人单位。该流程的制定,使就业信息反馈速度较之前明显加快,从而使就业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建立了11个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就业QQ群,QQ群的成员为2011届全体毕业生。QQ群的建立使得就业信息能够及时地通知到每一位毕业生。
6、广泛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宣传就业政策,制作个人简历、开展模拟面试,使毕业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针对择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政策。同时我院还邀请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来我院就就业发展前景、岗位要求的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
7、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工作。我院积极宣传“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和“大学生参军入伍“等政策,并组织毕业生报名,考试、面试等工作,鼓励学生多方就业,为学生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
以上是经法院就业工作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