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
搞好实训室(及实验室 ,下同)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实训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大事,为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环境污染和防盗窃工作,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一、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训室安全,以防止各种不测事故的发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系、实训室要经常进行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二、实训室工作人员应准确记住实训室水、电、气闸的位置开关方向。工作结束后和离开实训室前,应关闭一切水、电、气闸。
三、初次进入实训室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必须首先接受安全教育,了解了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后,方可开始实训操作。非实训人员不得随意进行操作。
四、任课教师要配合实训室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凡遇有危险性的实训,任课教师必须首先讲清操作规程、安全事项,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后才能让学生动手操作。
五、要加强安全用电的管理,实训室配电线路、装置(开关、插座、保险盒等)必须布局合理、完整无损,带电部分不得外露,经常检修维护线路,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
六、做好实训室的防火工作,使用和放有易燃、易爆品的实训室应严格遵守安全防火要求,严禁动用明火和能引起电火花的电气设备,室内应配备适用足量的消防器材。
七、环保是实训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凡能产生“三废”的教学实训和科研工作要解决好“三废”处理问题。
八、各实训室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室的具体情况制订防火、防盗、防爆、防毒、防腐、防触电、防烫伤等实施细则,建立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在必要的地方,钉挂安全警示牌。实训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际消防、消毒知识,配有必要的消防、消毒用品,以防一旦出现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