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学生、家长、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以自主改进和持续创新为动力,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为保障,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
依据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其子规划,构建由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各子规划目标、院部发展规划目标、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成长成才规划等构成的层级分明、内容关联的目标体系,即形成目标链。
依据学院目标体系,制定完善各部门工作标准、专业分类建设标准、课程分类建设标准、各专业建设标准、各课程建设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等,确保呼应与支撑相关发展目标,构建由各层面工作标准构成的内容关联、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即形成标准链。
依据学院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各部门、各岗位发挥主体作用,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主动创新,抓住“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推进各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实时分析数据、发布预警、诊断问题、及时改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初步形成循环提升的质量改进螺旋。
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校园管理平台,包括专业发展中心(含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施)、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全面发展中心、学院质量管理平台。逐步实施“过程采集”和“实时采集”,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注重状态数据的深度应用,实现与学院各类数据平台(报表)的数据共享和全方位比较。
将学院绩效考核工作与诊改工作相融合,以考核性诊断促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制度,切实把控质量全程,强化长期动态的过程性诊断、前瞻性预测,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生成全过程,逐步构建富有内生动力的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观,推进质量立校战略实施,研究、传播齐文化中有关工匠精神、质量文化的优秀成分,构建“三维三全”文化育人体系,不断丰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内涵,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误、褒奖改进、追求卓越的现代质量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