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铁道机车专业教学计划

2016年04月14日 18:00  点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铁路运输企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电工、电力机车制动工、电力机车副司机等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方向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城市地铁、轻轨及城际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管理一线的技术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使学生毕业后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电力牵引及供电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职业岗位知识

毕业生应具有计算机、工程机械应用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知识;掌握电力机车及城市轨道车辆方面的构造、运用、检修知识。

(二)职业岗位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机械钳工、电气钳工中级技术工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电工、电力机车制动工中级技术工人的基本检修技能;具有中级电力机车副司机有关机车运用,机车保养、检查、试验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处理电力机车一般故障的能力;具有城市轨道车辆的运用与保养及城市轨道运用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班组、车间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能力。

(三)职业岗位素质

毕业生应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服务的政治思想素质;懂得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进步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职业资格考级、考证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二级合格证书;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合格证书;获本专业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电工、电力机车制动工、城市轨道车辆运用副司机等岗位中至少一个岗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修业年限及毕业条件

修业年限: 三年。

毕业条件: 实现培养目标,达到培养规格。本专业三年应修读的总学分为157学分,其中必修课为79学分,选修课为78学分(包括任选课12学分)。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学生经过实践教学环节后,应达到相应岗位中级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主要实践教学安排如下:

该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专业认知阶段、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专业技能训练阶段和生产实习阶段四个环节。

1.专业认知阶段  学生在第二学期,结合已学的铁道概论课程,到铁路行车一线各单位进行观摩实习,以了解铁路运输各部门工作情况,初步了解铁路运输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性质。

2.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学生在第二、第三学期,经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要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钳工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专业技能训练阶段  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课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实习、实训等。其目的是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加深专业综合理解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4. 生产(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在所有专业课都学完之后,进行生产(顶岗)实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具体内容是:电力机车运用实习;电力机车检修实习。学生经过生产(顶岗)实习后,达到该岗位中级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教学安排表

(一)铁道机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   (见附表1-1)

(二)必修课、选修课分配表   (见附表2)

(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见附表3)

六、课程设置及说明

本专业开设课程总学时258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1304学时,实践教学为1278学时,159.5学分。

(一) 公共必修课478学时,23.5学分 (略)。

   (二)专业必修课 (含入学教育与军训、毕业设计与论文、顶岗实习)   1578学时 90学分

1.高等数学  52学时  4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函数、数列极限与一元函数函数极限、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等。

设置目的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

2.机械制图  52学时  4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常用几何图形画法,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三视图,向视图、局部剖视图、斜视图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圆柱的截割和相贯知识,轴测投影和基本概念、轴测图的画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有关知识,画草图的方法以及识读复杂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能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工程图样。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综合训练。

    3.机械基础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机械传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机械润滑、密封、安全保护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常用机构的传动原理和应用,了解通用零件的性能、标准和应用,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实物教学、练习。

4.金属工艺学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金属材料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铸造工艺、压力加工工艺、焊接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零件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特点及主要用途,掌握热处理的概念、分类、工艺特点及应用,掌握金属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等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普通热处理工艺的操作方法、钳工的操作技能、手工电弧操作技能和车工操作技能。

5.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本课程电工部分学习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电工测量等。介绍直流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力拖动,常用的直流控制电机、其他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电动机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变压器原理及常用变压器。电子技术部分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应用技能。包括: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基本运算放大器、整流与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逻辑电路、脉冲电路的应用等。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阅读、分析一般电路图的能力,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检测一般电路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实训相结合。

6.铁道概论  52学时  4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铁路运输生产的基本知识,铁路运输生产组织、铁路运输的性质、任务及铁路发展方向;铁路主要技术装备、线路、站场设备、供电系统、机车、车辆、信号、通讯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关系,对铁路运输生产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观摩实习。

7.电力机车电机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牵引变压器、脉流牵引电动机、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维修保养要求。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基本掌握脉流、交流牵引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了解牵引电动机运行特性与电力机车牵引特性曲线的关系,了解机车电气调速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8.电力机车电器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电器的基本理论,机车受电弓、主断路器、调压开关、司机控制器、两位置转换开关等电器的型号、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在机车上的作用,接触器、继电器、传感器的型号、结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机车主要电器部件的维护、试验方法与故障处理;机车运行中主要电气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牵引电器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独立完成机车主型电器的检修及处理一般故障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9.电力机车机械部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电力机车的总体布置原则及要求,主型电力机车总体布置结构;车体、转向架结构及在静、动状态下的受力分析,转向架的走行性能;电力机车走行部件的拆装、吊运、检修;电力机车机械部分一般零部件的修复方法及机械装置作用不良的处理方法;走行部装配尺寸的测量、调整及质量鉴定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机车机械部分基础知识,具有机械部分主要零部件的维护保养技能。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10.机车电力电子技术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晶闸管等电力电子元件的结构原理,整流电路、逆变电路、交流调速技术的结构原理,并了解新型元器件的结构原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车电子电路原理,具有分析整流、逆变电路的能力、具备对机车电子电路常见故障处理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11.电力机车制动机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电力机车制动机的风源系统、管路系统、制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检修、日常维护与保养,制动机试验台的构造、工作原理、试验操作程序及制动机主要部件在试验台上的试验步骤与调整方法,制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方法,车辆制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及制动专业计算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机车制动机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具有电车机车制动机主要部件的检修、试验及一般故障的分析、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12.电力机车控制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电力机车控制的基本理论,主型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技术参数。电力机车电气线路的结构、电路原理图、主要配线图;车载微机控制基本知识;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常见电路故障分析、判断及处理方法。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机车控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机车电路图,会分析处理电路的一般故障。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13.入学教育、军训  60学时   2学分

主要内容  军训:主要进行基本军事训练。入学教育:主要进行纪律教育和专业教育。

设置目的  通过军训,可使学生学习有关军事知识和军事条令,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各种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遵守学校纪律,树立专业思想。

教学方式  实训。

14.专业认知实习   30学时   1学分

主要内容  结合铁道概论课程内容,了解铁路运输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及工作内容,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设置目的  通过专业认知实习,可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企业总体状况及本专业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地位和作业。

教学方式  观摩实习。

15.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   30学时   1学分

主要内容  熟悉常用电工工具的分类、规格、使用与维护;常用导电材料、绝缘材料、磁性材料的名称、规格及用途;具备常用低压电路的检修和维护;电气控制基本环节的接线;常用电子电路的装配的能力。

设置目的  通过电工电子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学会使用电工仪器、仪表,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教学方式  实训。

16.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60学时   2学分

主要内容  介绍机械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分类、规格、使用与维护;车工、焊工等的操作技能。

设置目的   通过钳工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机械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分类、规格、使用与维护;

(2)初步具有机械钳工、车工、焊工等的操作技能,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教学方式  实训。

17.电力机车检修综合技能训练 30学时  1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训练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制动机等有关机车配件的检修工艺及其专业技能训练操作内容、要求以及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设置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制动机等机车配件的检修工艺及其专业技能训练操作内容。

教学方法    现场观摩、实训。

18.电力机车运用综合技能训练 30学时  1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训练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制动机等有关机车运用方面的基本技能。

设置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具有协助司机操纵机车运行、正确识别铁路行车信号、独立完成机车机械部检查及机车一般故障的分析、处理等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   实训。

19.技能培训及鉴定  60学时   2学分

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设置目的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至少获得一个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教学方式  对岗位工种进行理论辅导、技能训练。

20.毕业设计(论文) 60学时  2学分

主要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及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置目的  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方式  辅导。

21.顶岗实习   390学时   13学分

主要内容  深入生产一线,熟悉电力机车检修、电力机车运用、铁道牵引供电方面接触网维修、变配电日常工作内容。

设置目的  通过现场实习,使学生熟悉电力机车检修、电力机车运用、铁道牵引供电方面各岗位的工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掌握各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方式  现场实习。

(三)选修课  其中限选课414学时36学分,任选课130学时10学分

22.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机车运用组织管理,电力机车乘务员一次作业标准化过程,机车检查、运用、维护与保养,乘务员自检自修范围,故障应急处理办法及“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内容。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协助司机操纵机车运行、独立完成机车机械部检查及机车一般故障的分析、处理等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23.电力机车检修基础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电力机车段修规程、检修主要设备、机车损伤机理、零件修复方法和修理工艺等机车检修基础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机车的修理制度和零件修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24.电力机车乘务作业 72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与电力机车司机所完成的机车一次性乘务作业过程、机车检查保养、机车自检自修与故障处理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相关的专业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机车操作、机车检查保养、自建自修、电气故障检查及电气故障应急处理技能。

教学方法  讲授、现场观摩、实训。

25.列车行车安全装置  78学时  6学分

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安全理论、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信号、无线列车综合通讯设备、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轴承温度监测装置及机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基本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了解现代安全理论、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信号、无线列车综合通讯设备、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轴承温度监测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构造及相关的操作,并能熟练运用机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相结合。

26.城市轨道车辆电子技术  54学时  4学分

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及车辆电子装置两部分。介绍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常见电力电子电路及其控制技术,及城轨车辆专用电力电子装置。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车辆电力电子装置的故障处理和检修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

27.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  54学时  4学分

主要内容  介绍轨道交通车辆风源系统、管路系统、制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检修、日常维护与保养,制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方法,制动计算知识。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动系统主要部件的检修、试验及一般故障的分析、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

28.城市轨道车辆控制技术  54学时  4学分

主要内容  介绍车辆控制的基本理论,交、直流调速理论,主型城轨车辆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技术参数。车辆电气线路的结构、电路原理图、主要配线图;车载微机控制基本知识;车辆电气试验程序,常见电路故障分析、判断及处理方法。

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车辆电气线路原理图分析车辆电路的一般故障,并进行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

                                      编写人:许瑞利

审核人: 

编写日期:2016年4月14日

 

上一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铁道学院铁道机车专业建设规划 下一条:关于成立铁道学院示范院校建设领导小组的决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