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作中,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这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学生人身安全的核心,是保证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实现双赢的纽带。根据我院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情况,人员交流主要有方式以下三种情况。
一、 辅导员与企业人员的交流
在顶岗实习中,每个企业都安排专职辅导员跟班,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纪律,并帮助学生完成与企业管理人员、师傅的沟通交流。辅导员是企业管理人员与学生期间的桥梁,可以向企业传递学生的生活基本要求,并向学生传达企业的规章制度等。辅导员与企业人员共同来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做心理动态辅导,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保证了学生安全的实习和愉快的生活。
二、 专业课老师与企业顶岗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交流
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完成毕业论文,所以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学生顶岗期间要深入到企业,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进行专业辅导。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有:(1)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会定期到企业与学生会面,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2)网络沟通包括,微信、QQ、邮件等方式沟通指导和沟通论文的开题报告、系统的设计、书写等工作,同时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相关负责人汇报,保证学生的安全愉快的完成顶岗实习。
三、 教研室教师与企业人员的交流
1、积极推进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开展科技咨询。我院要求高级职称的教师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较弱,而我院教师又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容易实现优势互补。我们着力服务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我院汽车专业的教师参与过的企业的技术支持有以下:
①与教学用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示教板与发动机实训台架研制。(深圳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②参与教学用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示教板的升级改造。(鄂尔多斯学院)
2、我院汽车教研室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已经实现常态化。这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来说教师的到来也是有利的,提高了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同时,还能通过教师加强了与顶岗实习学生的感情交流,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学院大力支持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去,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通过一年的试运行,实际情况还是比制定的机制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如下问题要解决:
1、教师参加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学任务重,其次是激励机制不到位。解决办法是,减轻企业挂职锻炼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把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加进工作量里,提高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度。
2、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革、创新不够深入。教师与企业技术进行交流时,仅仅局限于提出技术问题的解决建议上,还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攻坚克难的项目当中。需要学院与企业探讨制定更可行的推动机制。
3、辅导员与企业与学生的沟通不够。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和企业联系的纽带,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情况,这个工作不能滞后,否则直接影响校企合作工作的效益。所以,辅导员下厂的次数和质量有待提高。
机电学院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