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室、系(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深化“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内教语用函〔2024〕13号)有关要求,现组织我院师生参加自治区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体悟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思想实践,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激发文化自信自强。
二、大赛主题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
三、大赛赛项(共4项)
1.“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
2.“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简称讲解大赛)
3.“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简称书写大赛)
4.“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简称篆刻大赛)
四、诵读大赛参赛对象与组别
全体师生:学生参加“职业院校学生组”(含中职和高职学生)比赛;教师参加“教师组”比赛。不得跨组别参赛。
每组可个人参赛,也可2人(含)以上组成团队参赛,参赛过程中人员不得替换、增加。
说明:组团参赛,学生必须为同一学校的学生;教师可以跨校组团参赛,但是报名只能以一个学校的名义报名参赛。
五、诵读大赛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计入总时长)。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二)形式、程序要求
1.形式要求:参赛作品要求为2024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3—6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视频注明参赛作品名称即可,不能出现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名字、部门等信息。
2.程序要求
(1)作品初选阶段:全院参赛师生可使用手机拍摄作品。以部门为单位,将视频、附件1《《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作品汇总表》(word版和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的pdf版)和附件5《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师专业技能竞赛项目申请表》于5月17日前打包发送到宣传统战部邮箱xctzb2012@163.com。文件夹命名“部门+诵读大赛”。
(2)作品精选阶段:甄选优秀参赛作品,5月21日宣传统战部组织校级诵读决赛(现场实地比赛),选取优秀作品推荐参加自治区大赛。推荐作品由学院帮助拍摄,提供资金、设备、视频制作、内容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三)其他要求
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鼓励以团队形式诵读,团队人数不超过20人。
每人最多可参与个人或团队诵读作品1个。每个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正确、规范填写参赛者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单位等信息,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六、讲解大赛、书写大赛和篆刻大赛参赛要求
(一)讲解大赛、书写大赛和篆刻大赛具体方案见附件2、附件3、附件4。
(二)以部门为单位,将参赛作品和附件5《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师专业技能竞赛项目申请表》于5月17日前打包发送到宣传统战部邮箱xctzb2012@163.com。文件夹命名“部门+**大赛”。
七、其他事项
(一)高度重视。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严格按照赛事要求,精心做好赛事安排和作品推荐报送工作。
(二)广泛宣传。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大赛主题,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动员、引导和鼓励师生踊跃参赛。
(三)严格作品审查。各部门要加强对推荐作品审查,
确保作品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参赛信息填报须准确、规范。作品标题、所在学校等信息须用全称,避免出现错别字、错误名称、不规范表述等。
(四)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任何部门不得以大赛名义向参赛者和参赛部门收取参赛费用。
附件:1.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作品汇总表
2.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
3.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方案
4.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方案
5.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师专业技能竞赛项目申请表
宣传统战部
202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