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养,4月2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4号教学楼320教室开展了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谢昌霞主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杨丛林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首先由谢昌霞院长讲话。她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育有德之人,必先有有德之师,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任。每一位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后,谢昌霞院长带领大家观看了由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本节目由思想解读人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和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以立德为主题,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针对“为什么要立德?立什么德?怎样立德?”这三个问题,从崇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德——勤学、明辨、笃实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两位教授的精彩讲解使得大家对立德树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谢昌霞院长要求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和宗旨,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明辨、笃实;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学生和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
国际教育学院
201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