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国际教育部组织23级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及部分美术教师前往内蒙古美术馆进行参观学习,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沉浸式艺术体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及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成长。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作品展”中,师生们首先领略了以草原文化为核心的展览。通过动画、数字媒体等现代手段将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转化为互动性强的“潮酷”艺术,为师生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展览不仅展现了呼伦贝尔独特的自然景观,更深入地传达了该地区的丰富人文精神。
在木刻艺术展区,学生们被传统木刻技法和民族融合的作品所吸引。细腻写实的作品、套色以及黑白木刻和色粉作品,都让学生们驻足良久。部分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绘画技艺,现场交流创作灵感,感受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
随后,师生们移步至书法展区,品鉴了当代书法创新作品,感受到了汉字艺术的深厚底蕴。书法作品以静态的形式传达了动态的美感,让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着,团队赴雕塑艺术馆参观学习。馆内陈列的雕塑作品以写意手法呈现中西文化交融,令学生们深刻体会到雕塑作为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雕塑展区,学生们的目光被民族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意作品所吸引,如《草原丝路》系列动态雕塑和《北疆四季》光影装置等,这些作品为他们的毕业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此次活动,通过联动本土艺术资源,使学生们通过近距离接触木刻、书法、雕塑等不同媒介的作品,实现了从“技法模仿”到“文化理解”的认知转变,得以从多个角度构建“大艺术观”,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教师团队也在观摩学生创作与展品互动的过程中,更新了专业知识理解,并发现了课堂中可深化的教学切入。




国际教育部
2025年4月25日